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通过骨髓腔输液与常规静脉输液对于院外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北京急救中心中区分中心院外救治的创伤失血性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骨髓腔穿刺组(IO,n=50)和常规静脉穿刺组(IV,n=50)。分别应用骨髄腔穿刺或常规静脉穿刺进行快速补液治疗。比较建立补液通道所用的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现场救后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骨髓腔穿刺组建立有效补液通道时间明显比常规辞脉穿刺组短(P<0.05),骨髓腔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骨疏腔穿刺组现场救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骨髓腔穿刺组发生液体渗漏的患者明显少于常规静脉穿刺组(P<0.05)。结论常规静脉穿刺对救治环境和患者自身条件有一定的要求,院外现场急救因其特殊性有时难以保证常规静脉穿刺的顺利进行。采用骨髓腔穿刺建立补液通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输液通路穩定性高,方便及时给予抢救药物,可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骨髓腔穿刺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院外现场抢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为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应用风险,提高医疗设备的应用安全与质量,本文通过品管圈活动,采用PDCA方法,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的实际情况,按照组圈、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讨论、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对全院医疗设备维护种类和维护项目进行完善和改进,提高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率和完好率,构建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和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院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9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912例ADR中,年龄大于60岁患者占31.91%,以抗菌药物诱发的ADR居多(32.02%),静脉滴注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74.12%),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6.18%),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55.92%)或者好转(42.76%)。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药品ADR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表现和反应,合理指导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严浩  李贝 《北京医学》2015,37(11):1089-1091
目的 探讨院外亚低温治疗与心肺复苏同时进行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回顾分析北京急救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院外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经心肺复苏(CPR)自主循环恢复后送至院内再行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治疗(mild hypothermia therapy,MHT)组33例,心肺复苏与亚低温治疗同时进行.对比两组患者CPR前的肛门温度,到达医院时肛门温度以及达到目标温度所用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复苏后第1、3、7天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存活例数.结果 MHT组到达医院时,有5例肛温达到目标温度,平均肛温(34.7±0.8)℃,低于对照组的(36.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T组达到目标温度平均用时(3.0±1.8)h,低于对照组的(5.7±2.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后当天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1.5)vs.(6.8±1.3)];复苏后第7天,MHT组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2.1±1.6)vs.(9.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HT组最终存活9例,对照组存活6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院外心肺复苏的同时开始亚低温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脑保护效果,增加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院外抢救心脏骤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RH)和开腹子宫切除术(RAH)2种方法对宫颈癌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00年~2012年期间发表的对比LRH和RAH 2种方法用于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使用Revman5.1软件统计并进行meta分析,并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文共收录12篇文献,其中共有958例宫颈癌病人,LRH组467例,RAH组391例;LRH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RAH组病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儿童期髁突骨折数字化三维影像,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CT获得儿童髁突骨折影像资料,利用Mimics 10.1软件进行髁突及骨折游离段的三维重建,建立下颌骨、髁突及游离段的三维数字模型。根据此模型分析诊断并设计治疗方案或手术计划、模拟手术。结果在三维方向上真实再现了髁突及骨折游离段的解剖形态,精确显示骨折类型及游离段与髁突的位置关系,为髁突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治疗设计及具体的手术过程等提供准确依据。结论采用软件重建方法获得的三维数字影像,为儿童期髁突骨折的影像诊断及手术设计等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36例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 Gy,1次/d,总剂量60~80 Gy.结果:完全缓解16.7%(6/36),部分缓解52.8%(19/36),稳定27.8%(10/36),进展2.8%(1/36),总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椎间孔镜(PELD)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高信号区(HIZ)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6年1月-2018年1月完成PELD联合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资料,最终纳入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32~70岁,平均52.5岁。分别于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患者腰腿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75 min;出血5~10 mL,平均6 mL。术中无硬膜囊撕裂、脑脊液漏、椎间盘炎等并发症出现;术后3个月1例患者同节段复发,予以椎间孔镜翻修。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37例患者术前腰、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83±1.26)和(8.25±0.23)分、出院时为(2.80±1.34)和(3.07±1.25)分、术后1个月为(2.14±1.15)和(2.38±1.27)分、末次随访为(2.05±0.79)和(1.64±0.52)分;术前ODI评分为(75.31±15.34)分、出院时为(28.14±8.53)分、术后1个月为(16.16±7.58)分、末次随访为(11.42±4.1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其中优30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59%。结论 PELD联合射频臭氧消融术治疗合并HIZ的LDH疗效确切,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改善,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