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5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观察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1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分为治疗组(A组60例),中药对照组(B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C组25例)分别采用补肾冲剂、乙肝清热解毒冲剂和干扰素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患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标志物及B超等项目。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8.3%,临床疗效优于B组(P<0.05),与C组疗效无显差异(P>0.05);肝功能3项指标治疗后、随访1年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性差异(P<0.05)。A组治疗结束时HBcAg、HBV-DNA明转率分别为38.6%、39.65;随访半年时HBg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1.8%、32.1%,提示补肾冲剂对于慢性乙肝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梳理并探讨中药治疗肝癌实验研究的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及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的中药治疗肝癌实验研究,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5月31日。提取纳入文献的发表时间、研究药物、肝癌模型、应用系统生物学技术等信息构建数据库并对提取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735篇,包括中文文献612篇,英文文献123篇;涉及中药复方的研究532篇,药对18篇,单药185篇。使用频率排在前三位的复方依次是扶正抑瘤方(3.13%,23/735)、鳖甲煎丸(2.45%,18/735)、小柴胡汤(1.22%,9/735),排在前三位的药对分别是白花蛇舌草-半枝莲(0.41%,3/735)、当归-红芪(0.27%,2/735)、姜黄-海带(0.27%,2/735),排在前三位的单药依次是白花蛇舌草(2.31%,17/735)、半枝莲(1.22%,9/735)、丹参(0.95%,7/735)。肝癌模型为细胞株的文献328篇,动物模型的文献...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研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虽有全国标准,但执行者不多,主要原因为诊断过程中易有分歧,难于操作。要实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规范化,首先应对中医证型的约定性进行研究,包括证型的名和实,具体说就是证型的名称、证型所辖证候的专属性、数量和如何量化等。其次是对中医证型的真理性进行研究,包括规范化证型的合理性验证。并认为必须引入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生命质量量表的制订方法,在证型研究中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从五个方面 ,即 :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与NK细胞的关系、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与红细胞及其他免疫功能的关系。指出 ,实证多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增强或接近正常 ;虚症多有细胞免疫降低 ,以脾胃阳虚型最为突出。免疫功能的检测对证型的制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所指的肝病实际上包括多种现代医学之肝脏和非肝脏病变所发生的多种病证或疾病,涉及内科、妇科、肿瘤科、儿科等专业领域.自古中医药对于各种肝病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养生预防等有很多论述,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在某些方面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PKB)信号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肝星状细胞表达骨桥蛋白(OPN)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X-2人肝星状细胞株,予TGF-β1(终浓度2.5、5、10、20μg/L)刺激24 h或予TGF-β1(终浓度10μg/L)刺激12 h、24 h、48 h;先经PI3K/PKB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0.1μmol/L)预处理1 h,再予10μg/L TGF-β1刺激24 h,收集细胞,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PN表达情况。结果:TGF-β1能够促进LX-2细胞表达OPN,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其表达量随着TGF-β1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经wortmannin预处理再予TGF-β1刺激的LX-2细胞,与对照组相比,OPN表达受到明显抑制(P0.01)。结论:TGF-β1对LX-2人肝星状细胞OPN表达具有诱导作用,此作用可能受PI3K/PKB信号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 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 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作用9 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夜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在浓度为0.001mol/L以下时对HepG2.2.1 5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低于25%).在浓度为1000 μmol/L到0.1 μmol/L之间,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均高于50%,而对HBeAg的抑制率均低于50%;浓度为0.001 mol/L时对Pre-Sl的抑制率分别为53.58%、59.33%.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两者无显著差别,且对HBsAg和Pre-S1的抑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年1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前言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引起国内外专业工作者的关注。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的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某些进展,但尚未形成规范的诊疗常规或指南,因此,在临床研究工作中遇到了某些工作难题。纵观国外肝病领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已形成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规范化治疗CHB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中医证候量表对594例轻度CHB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纳入的患者进行聚类,并结合变量频数分析对证型归属进行判定.结果:收集的轻度CHB病例均以肝郁脾虚为主要证型,在此基础上合并有6个兼证,分别为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62.80%)、肝郁脾虚兼肝肾阴虚证型(24.24%)、肝郁脾虚兼肝郁化火证型(5.05%)、肝郁脾虚兼肝胃不和证型(3.70%)、肝郁脾虚兼中气亏虚证型(2.53%)和肝郁脾虚兼瘀血阻络证型(1.68%).肝郁脾虚兼湿热阴虚血瘀证型又进一步分为5个亚型,分别为脾虚为主型(45.30%)、普通型(22.52%)、气滞为主型(17.70%)、湿热为主型(10.46%)、肾虚为主型(4.02%).结论:肝都脾虚证型为轻度CHB的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ALT轻度升高(1~2倍正常值上限)的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年龄及HBV DNA水平对其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入组病例中符合条件者,行B超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检测HBsAg、HBeAg滴度及HBV DNA水平.比较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情况及年龄(≥40岁和<40岁)、HBVDNA水平(≥105拷贝/ml和<105拷贝/ml)对其的影响.两样本构成比的比较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89例HBeAg阳性与126例HBeAg阴性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26和3.46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2.543和5.024,P值均>0.05).≥40岁组中,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G3、G4)所占百分比(32.9%)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16.4%),x2=8.777,P<0.05;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77,P>0.05).HBV DNA≥105拷贝/ml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17.5%)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7.3%),x2=8.851,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227,P>0.05).HBVDNA<105拷贝/ml的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轻度炎症(Gl)所占百分比(29.6%)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6.9%),x2=6.357,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肝脏病理炎症和纤维化轻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2和2.11,P值均<0.05).结论 ALT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状态与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关.年龄≥40岁的HBeAg阳性患者中、重度炎症比例明显升高;不同HBV DNA水平的HBeAg阳性与阴性患者肝脏炎症分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