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是一种病因不明,正常颅压下脑室扩大,临床表现为步态异常和/或痴呆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疾病。对分流术反应不一。目前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分类诊断以及辅助预测试验如脑脊液外流阻力、短期脑脊液体外引流等将有助于选择可从分流术中获益的病人。本文对以上方面及术后随访等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五苓散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28例,两组均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3天治疗组加服五苓散,对照组加服安慰剂,每天1剂,分早、晚口服,7天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治疗前及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转向步数、Evan’s指数,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术后3个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80.8%),好转3例(11.5%);对照组治愈14例(51.9%),好转11例(40.7%)。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MMSE评分升高(P0.05),转向步数及Evan's指数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术后3个月MMSE评分升高(P0.05),180°转向步数降低(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INPH疗效优于单用分流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苓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以扩血管、营养神经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五苓散汤剂,对照组加用中药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随访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旋转180°步数及Evan’s指数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2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和55.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MMSE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组内比较,两组旋转180°步数与Evan’s inde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及随访2个月后比较,旋转180°步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的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的步态障碍与认知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刨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9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大量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患者,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是合理有效的措施,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在入院24小时及1周内的死亡率虽都无显著差异,但限制性液体复苏组1周时的死亡率要更低,出院时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预后良好(GOS分级Ⅳ~Ⅴ)的比率则更是显著高于常规液体复苏组。结论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比较1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组和130例未复发组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其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本组血肿复发率为10.3%;影响血肿复发的因素有:术前凝血功能障碍、双侧血肿、引流时间<3天、CT表现为高密度影(P<0.05或P<0.01).结论 影响CSDH术后血肿复发的因素多样,术前排除手术禁忌证、术中彻底清除血肿、术后充分引流并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有效降低术后血肿复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轻型颅脑损伤(mTBI)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mTBI患者73例并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谷维素10mg+吡拉西坦0.8g/次,3次/d),天麻钩藤饮组(研究组)采用常规西药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5g/次,3次/d),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后第3、7、10、14天血清S-100β、IL-6、TNF-α水平及第2代运动脑震荡评估量表(SCAT-2)评分、标准化脑震荡评分量表(SAC)评分。结果治疗第3、7、10、14天两组血清S-100β、IL-6、TNF-α水平逐渐降低,但研究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下降值更大;同时点的SCAT-2、SAC量表评分表明,研究组上升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病情好转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可减轻mTBI患者的炎症反应产生脑保护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硬脑膜夹层应用云南白药对兔重型颅脑创伤后颅内压、脑血流量和脑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硬脑膜夹层云南白药组(A组)、静脉甘露醇组(B组)、口服云南白药组(C组)和空白组(D组),制作重型颅脑创伤模型,行颅内压(ICP)监测,记录平均动脉压(MABP),计算脑灌注压(CPP),经颅多普勒(TCD)测定脑血流量(CBFV)。行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气分析并计算动-颈内静脉血糖差(Glua-jv)、颈内静-动脉乳酸差(Lacjv-a)以及脑氧摄取率(CEO2),并进行数据比较。结果:治疗第12h至36h:A组ICP高于B组,CPP和CBFV低于B组(P0.05)。第48h:A组ICP高于B组,但低于C组和D组;CPP低于B组,但高于C组和D组;CBFV高于C组和D组(P0.05)。第60h至96h:A组ICP低于C组和D组,CPP高于C组和D组,而CBFV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第36至96h:A组Glua-jv值高于B组、C组和D组,Lacjv-a值低于B组、C组和D组,CEO2值高于B组、C组和D组(P0.05)。结论:硬脑膜夹层导入云南白药能在脑组织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通过增加脑组织的氧代谢效率改善脑细胞缺氧和能量代谢障碍,改善脑微循环,从而改善细胞性脑水肿,降低脑血流阻力,达到降低ICP,增加CPP和CBFV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祖鹏  张昕  黄李法  李徐  徐震  竺国充 《浙江医学》2015,38(22):1816-1819
目的分析自发性小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随访分析82例小脑出血后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患者,对研究对象10项基线特征进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患者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随访期内死亡患者53例,4例失访,中位生存期(四分位数间距)为22.0(38.0)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原发性心脑血管事件(P=0.013)、脑室积血(P=0.019)和GCS评分≤5分(P=0.013)为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样表明原发性心脑血管事件(HR=1.959,95%CI1.082~3.545)、脑室积血(HR=2.019,95%CI1.165~3.948)、GCS评分≤5分(HR=1.813,95%CI1.008-3.261)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但无统计学意义(P=0.812)。结论小脑出血昏迷患者的病死率仍较高,决定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原发性心脑血管事件、脑室积血和GCS评分≤5分。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下卷·瘫痿论》,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此方为治疗气虚血瘀证的名方,主治中风之后遗症。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研究及学习,发现在现代诊疗过程中,补阳还五汤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之一,常选用单方加减或联合其他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且治疗予方中延续传承了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在原方中重用黄芪的思想,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非常可观,取得满意的疗效并得到医者及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缺血对照组(25只)、安宫牛黄丸治疗组(25只),缺血组和治疗组再各分为12h、24h、3d、7d、14d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治疗组大鼠给予安宫牛黄丸0.5g/2mL灌服,1天1次,直到各亚组时间点;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同时予等量生理盐水灌服.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70蛋白含量.结果:安宫牛黄丸治疗组较缺血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减少(P<0.05),缺血组HSP70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于3天达最高峰,然后逐渐降低.在缺血再灌注3天后开始,安宫牛黄丸治疗组HSP70阳性细胞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显微镜下见HSP70细胞主要表达于缺血半暗带区.结论:安宫牛黄丸治疗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