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皮下注射益赛普25 mg/次,每周2次,同时口服甲氨蝶呤10 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10 mg,每周1次,疗程12周.结果:40例患者完成了试验,治疗12周后,试验组PASI50,PASI75,PASI90的比例分别为90.91%,81.82%,63.64%;对照组分别为61.11%,38.89%,22.22%,PASI75和PASI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比甲氨蝶呤起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
<正> 儿科疾病比成人更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选择药物对小儿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要选择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的药物,而且还要注意到不同年龄的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由于体重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于小儿各脏器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本文就儿童用药方面应注意的问题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的病因包括糖代谢障碍、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脂代谢紊乱、大量细胞因子的激活、氧化应激以及遗传学因素等[1]。由于DKD一旦进入临床期,肾脏损害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在治疗方面,必须在DKD尚处于第Ⅰ~Ⅲ期时就给予针对性的防治,才能有利于控制和延缓肾脏病的进一步发展[2]。目前西医在防治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大咯血属中医“咳血”、“便血”范畴,见于肺结核空洞形成而引起的大量咳血。近年来我科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同时加强辨证施护措施,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主方,笔者用以治疗妊娠恶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寻常痤疮患者血清中花生四烯酸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寻常痤疮患者血清中花生四烯酸的水平并探讨其在痤疮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ELASA分析法,对40例痤疮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花生四烯酸进行测定。结果痤疮患者血清中花生四烯酸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花生四烯酸可能参与痤疮炎症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喷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 b治疗重症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4例重症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喷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 b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止疱时间、皮损消退时间及50%皮损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1);治疗15 d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个月,观察组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9.03%( P <0.05)。结论喷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重症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可缩短病程,减少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在琼脂平板打孔测定法中,溶菌环直径的测定时间,报道相差甚远;我们根据本实验的条件,通过测定不同时间各浓度溶菌环直径,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找出了最适的测定时间。  相似文献   
10.
脑膜炎双球菌感染的主要特点是鼻咽带菌者多,是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几年有关流脑免疫学的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一般认为脑膜炎双球菌侵入人体后,主要产生体液性免疫,并在呼吸道可刺激诱生局部分泌型IgA(SIgA)。但对于流脑带菌者的免疫功能,国内则尚未见报道。本文拟从这一方面进行探讨,为防治流脑提供科学依据。于1981年3~4月对中小学生的112例流脑带菌者和104例健康者进行了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皮肤试验及血清中IgA、IgG、IgM和唾液中SIgA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