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342篇
预防医学   10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0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转移性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的临床特征、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及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kinase,mTOR)抑制剂系统性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8年3月93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转移性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international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 database consortium,IMDC)预后模型对患者进行预后危险分层。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生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93例转移性pRCC患者中Ⅱ型占95.7%(89/93),Ⅰ型占4.3%(4/93),伴肉瘤分化占11.8%(11/93),中位年龄为50.0(22~87)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3.1个月,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为(31.5±5.9)个月(95% CI为19.9~43.1)。采用IMDC预后模型进行分层,低、中、高危患者分别占14.0%(13/93)、46.2%(43/93)、39.8%(37/93),低、中、高危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00.0±32.8)、(38.3±8.2)、(16.4±1.2)个月,高危与低、中危患者的O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低危与中危患者的O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93例pRCC患者的一线靶向治疗的总中位无疾病进展(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时间为(6.6±0.5)个月,低、中、高危患者一线靶向治疗的PFS分别为(17.5±5.7)、(7.1±2.3)、(5.2±1.5)个月,高危与低危患者、高危与中危患者的PFS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  结论  转移性pRC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点,IMDC预后模型可用于预测转移性pRCC患者的TKI一线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晚期黑色素瘤组织中磷酸化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phosphorylated retinoblastoma,p-Rb)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 至2014 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科住院治疗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6 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原发灶肿瘤组织中p-Rb 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期等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晚期黑色素瘤组织中p-Rb 的阳性表达率为57.6%(38/66)。非肢端的皮肤型、肢端型及黏膜型的p-Rb阳性率分别为73.7%(14/19)、63.0%(17/27)和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p-Rb 在不同基因突变亚组中的阳性率亦不同,BRAF突变组为83.3%(5/6),C-KIT 突变组为100.0%(2/2),N-RAS突变组为100.0%(9/9),PDGFRA突变组为50.0%(1/2),2 个基因突变组为50.0%(1/2),基因野生型为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Rb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分期、溃疡、血清LDH水平无相关性(P>0.05)。p-Rb 阳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较阴性患者略短(30.0 vs 39.2 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5)。结论:超过半数的晚期黑色素瘤组织中有p-Rb 的阳性表达,非肢端的皮肤型中p-Rb阳性率高于肢端型、黏膜型,且携带c-KIT 和N-RAS突变的患者黑色素瘤组织中p-Rb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然而伴随其显著疗效的是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观察帕博丽珠单抗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初步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单抗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因子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入组一项"帕博丽珠单抗作为二线治疗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Ⅰb期临床研究(Keynote-151)"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分期、原发部位、既往化疗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及基线外周血细胞计数,以及药物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和疗效相关信息。不良事件根据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Adverse Events,CTCAE)4.03版评价,疗效根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1标准评估。结果:帕博丽珠单抗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达88.9%(48/54),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0%(7/54),无死亡病例;肝毒性是导致中断和终止用药的主要原因;分析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所观察各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不良事件的发生与疗效相关分析提示白癜风(P=0.001)和甲状腺功能异常(P=0.007)与疗效相关。结论:帕博丽珠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以1~2级为主,耐受性较好;肝毒性对试验药物应用影响最大;白癜风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均可能是疗效较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6.
7.
唐碧霞  斯璐  郭军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6):857-860
中国首个原发研制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toripalimab)于2018年12月27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审批,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从Ⅰ期临床试验开展到最终上市,前后历经3年的时间。这是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突破,为中国医药自主研发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奠定了基础。本文对特瑞普利单抗在黑色素瘤治疗领域的相关临床研究予以总结,并结合国际上抗PD-1抗体在黑色素瘤研发领域的发展,分析特瑞普利单抗的研发前景,以期指导中国黑色素瘤的诊治。   相似文献   
8.
刘煜  郭军  晏斌  刘胜京  郭俊  赵丰  王福 《世界中医药》2020,15(8):1192-1195
男性不育症中,精液分析多种参数异常且无法找到明确病因的称为特发性男性不育症,其发病率不断提高,给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家庭带来精神及经济负担。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传统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特发性男性不育症时具有优势,郭军教授认为该病以肾脾两虚为本,为体内湿热形成奠定基础,患者久病无子嗣,肝气不畅则郁结,气血津液运行不通则夹血瘀湿热等有形实邪,另外怪病多痰。故对于特发性男性不育症,治法注重补泻兼施,扶正祛邪,补益脾肾为主,对于湿热、痰湿、瘀血则清热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并举验案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贵州省道真县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及媒介伊蚊种类及其密度,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个案调查表对2016年7月道真县马尔代夫归国人员中的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ELISA方法对归国人员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采用人诱法和布雷图指数(BI)法对媒介伊蚊密度进行调查。结果26名归国务工人员中,登革热IgM抗体阳性6份,其中临床诊断病例5例,疑似病例2例,隐性感染者1例,罹患率为30.77%。7例患者经治愈出院,其余19人隔离观察14 d未发病。道真县玉溪镇、河口乡和棕坪镇的媒介伊蚊监测人诱停落指数为2.4只/(人·h),超过C级[人诱停落法≤1.5只/(人·h)]水平;BI为7.0,略高于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BI≤5)。结论该起登革热输入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引起本地流行。  相似文献   
10.
颌面颈部非金属异物的超声诊断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B超对颌面颈部非金属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12例颌面部非金属异物进行B超检查并将B超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B超检查结果经手术证实,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准确度、尤登指数,分别为92.22%、90.90%、0.09、0.08、91.96%、0.83。结论 B超在对颌面颈部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