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三十余年来,在全国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医体质学说取得了显著进展,形势喜人.但也应看到,体质学说内涵深刻,要真正搞深搞透它,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我们应在既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勇于开拓创新,努力促进中医体质学说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质与脉的关系,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但尚缺乏专题论述.作者有鉴于此,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以古代有关文献为主要依据,以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为切入点,对诸家名论进行评议,分析了脉诊在体质辨识上的作用和原理.  相似文献   
3.
略论中医的衰老学说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对人体衰老的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其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措施和方法丰富多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特色鲜明。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关于衰老的原因及其相关理论,着重阐述了引起衰老的三种主要观点,即肾衰说、脾虚说和郁滞说。二是关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对策。强调"摄生"是养生保健的核心内容,并对其具体举措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精神修养、体育锻炼、顺应自然和药物调养等作了发挥。三是关于去伪存真,更好为现实服务。认为当前抗老防衰的重点应放在"亚健康"和中老年人群,并对中医衰老学说中掺杂的不合理成分,主张应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原则,有分析有批判地加以吸取和传承。全文文献依据充分,学术研讨深刻,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切合实用,体现了继承中有发扬,整理中见提高,对人们极为关切和广泛开展的养生保健、抗老防衰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伤寒温疫条辨》为清·杨璿所撰。杨璿字玉衡,号栗山老人,四川成都人,约生于公元1705年(卒年不详)。杨氏有鉴于“世之凶恶大病,死生人在反掌间者,尽属温病,而发于冬月之正伤寒,百不一、二,仲景著书独详于彼而略于此”,而世之医者,“无人不以温病  相似文献   
5.
略谈古籍保护在中医文献整理研究上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特制定和下达了有关文件,指示要切实加强我省古籍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了相关的任务和具体措施。笔者从事中医药图书管理和文献整理研究工作多年,通过文件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喻昌,字嘉言,明末江西南昌人,所撰《秋燥论》(载《医门法律·伤燥门》),对秋燥的病因,病机和证治,作了很大阐发,从而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贡献卓著。兹就其主要学术论点和成就,探讨如下: 一、辨正经义,倡“秋伤于燥”论点《内经》对四时之气以伤为病有不少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喻氏认为,上述“秋伤  相似文献   
7.
<正> 开窍法是采用芳香通灵的药物,以清透热邪,开闭通窍,使昏瞀的神志恢复清醒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温病邪热内陷心包,或痰浊蒙蔽心窍而出现神志昏蒙,或谵语如狂,或不语如尸厥等危重症状。它是一种拯危救急的措施,于热病急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概况急性外感热病过程中,常会出现神志异常的症状,如《伤寒论》记述的蓄血证之“其人发狂”,或“如狂”;阳明腑实证之“谵语”,或独语如见鬼状”,甚或“发则不识  相似文献   
8.
张山雷是近代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中医教育家和临床家,在医林享有盛誉。该文从评议百家,精于小学,在文献整理研究上成就突出;育桃栽李,培养后继,为中医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勤于实践,着力创新,临床卓然成家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张氏在中医文献研究、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认为其洽学精神和学术思想及经验是很值得后世称道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其重要的举措.众所周知,中医和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素有"国粹"之美誉.就拿中医来说,她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深深根植于华夏土地,备受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的喜爱,并日益走向世界.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医案又是中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国学大师章太炎对此有极高的评价,尝谓:"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说过:"宋以后医书,唯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