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全球第二位致死原因,急需提高整体防治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疗效。国医大师刘嘉湘先生融汇中西医学治疗肿瘤的优势,于1972年首先系统提出“扶正法”治癌的观 点,经过长期系统研究,构建了“道、法、术、理”完备的“扶正治癌”学术体系,推动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从以“消 瘤为主”向“以人为本,人瘤并重”转换,提高了晚期肺癌的疗效,5年生存率达到24.22%的国内领先水平。本文 分别从机体免疫调控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衰老的角度揭示“扶正治癌”的科学内涵,并引入抑制静止期癌细 胞等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期进一步突破制约癌症防治效果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与临床特征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收集多中心284例确诊为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CTC,研究CTC与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类型等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同时对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进行检测,研究CTC表达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CTC阳性表达在性别、年龄间无统计学差异;不同的TNM分期患者的CTC阳性表达差异显著(P<0.05),CTC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137,P<0.05)。CTC阳性肺癌患者的PT水平降低(P<0.05), CTC阳性表达率与PT呈负相关(r=-0.128,P<0.05);有远处转移的患者FDP、FIB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PT、TT水平均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患者,经相关性检验FDP、FIB、PT与转移呈正相关(P<0.05),TT与转移呈负相关(r=-0.281,P<0.05)。结论 循环肿瘤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相关,CTC表达阳性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3.
精准模拟肺癌发病病理过程的动物模型是促进肺癌基础和转化研究的关键,而目前常用的皮下移植瘤模型难以体现肺脏的基质环境特征。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可客观、动态地评价肺癌的肿瘤负荷变化及转移发生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肺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可解决以上难题,充分体现肺癌的发病学特征。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 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TX)原位模型和类器官模型也可部分体现肿瘤微环境和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均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特发膜性肾病患者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与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经参芪膜肾方或经典的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和无效的IMN病例,分为中药有效组(36例)、中药无效组(11例)、西药有效组(18例)和西药无效组(15例)。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并应用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芯片检测全基因组基因拷贝数,应用CNVhac软件进行拷贝数变异( CNV)分析。结果:中药有效组与中药无效组在第5、第6及第8染色体上检测到的CNV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位于6号染色体上的HLA族基因在中药有效组多数病例中表现为拷贝数扩增,而中药无效组的多数病例则表现为拷贝数缺失。西药有效组与西药无效组之间未检测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CNVs。结论:基因背景差异可能是导致参芪膜肾方取得不同疗效的基因水平机制,HLA的同族基因拷贝数变异影响参芪膜肾方疗效的发挥,前者有望成为该方治疗IMN的疗效预测因子,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15年前。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治疗心力衰竭的禁忌药。但随着对心力衰竭的过程认识不断加深,发现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血液动力学恶化背后,存在着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而且这两大系统激活程度与长期预后恶化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能够拮抗这两大系统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应用于临床成为必然,而且果然不负重望。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估计2012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45.6万例,占全部癌症发病的3.2%,因食管癌死亡40万人,占全部癌症死亡的4.9%[1]。食管癌死亡占全部癌症死亡的构成比是全部癌症发病中食管癌发病所占构成比的150%,表明食管癌预后极差[2]。中医中的“噎嗝”表现以进食时吞咽困难、哽咽不顺、饮食难下或食入即吐为主症,与食管癌表现十分相似[3]。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外药效评价重楼皂苷Ⅰ对肺癌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重楼皂苷Ⅰ干预CTC细胞24 h、48 h、72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CTC凋亡与周期情况。结果重楼皂苷Ⅰ能够显著抑制CTC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诱导CTC细胞核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使凋亡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并将CTC细胞的周期阻滞在G0/G1期。结论重楼皂苷Ⅰ通过诱导CTC凋亡,抑制细胞从G0/G1期向S期转化,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免疫指标及血清sB7-H3的影响,从共刺激分子对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面,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解毒方。两组均以21天为1个治疗周期,疗程为2个周期;观察中医证候评分、体力状况评分(ECOGPS),以及免疫指标(CD3~+、CD4~+、CD8~+、IL-2)、血清可溶性协同共刺激分子sB7-H3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咯痰、胸闷、口干等积分及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乏力、纳呆、失眠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ECOGP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COGP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COGP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IL-2及sB7-H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D4~+、IL-2、sB7-H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益气养阴解毒方能改善肺癌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提高机体CD4~+细胞的比例及IL-2的水平,降低血清sB7-H3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重视人体正气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关键作用,强调“调和阴阳,以平为期”,刘嘉湘教授创建“以人为本”、“顾护正气”为核心特征的“扶正治癌”学术体系,强调调控机体内在抵抗力(含免疫功能)以防治恶性肿瘤;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已经在泛癌种范围内得以确认,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治愈癌症”的疗法。从肿瘤免疫学角度深入研究人体“正气”的科学内涵及其在肿瘤发病中的作用,将促进中医学与肿瘤学的互促互融,进一步提高我国中西医融合防治恶性肿瘤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远处转移是导致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肺癌转移的整体防控效率亟待提高。基于适应性免疫调控为主的免疫靶向治疗已经在晚期肺癌实现疗效的突破,充分证实了免疫编辑理论指导临床的重要价值,但对早期根治术后的远处转移的防治仍缺乏高水平临床证据,提示肺癌转移的发生有适应性免疫之外的机制。因此,本文聚焦探讨固有免疫紊乱与远处转移发生的关系,讨论了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间的作用机制,调控固有免疫细胞防治肺癌转移的临床应用以及固有免疫细胞作为生物标志物丰富转移评估体系的价值。将固有免疫紊乱融合入肺癌转移的核心机制,创新提出“正虚伏毒”学说并构建转移特异性研究平台以探索免疫细胞间、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间的作用机制,寻找防治肺癌转移的关键靶点群,研发综合免疫疗法促进肺癌转移防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