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9篇
  5篇
中国医学   48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相关的理化指标与中医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501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数据为基础,运用贝叶斯网络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结果发现空腹血糖异常的患者以阴虚热盛多见,餐后2h血糖异常的患者以阴虚多见,糖化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以阴虚热盛多见。血脂异常者以气虚为主,血压异常者伴见血瘀。结论:通过统计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际,所得中医结论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苏格兰院际间指南协作网(SIGN)以及指南研究和评价国际协作组织(AGREE)等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开发与评价机构关于指南制定方法学的研究,介绍循证性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程序与方法,以期为中医相关指南的制定提供方法学支持.  相似文献   
3.
自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近者奇之,远者偶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之说后,后世便约之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之制,其中君臣佐使之义显然.但后世医家对七方的价值迨无定论,而任应秋氏认为:远不如徐之才"十剂"切合实用.我们认为,七方的界定对方剂配伍的指导意义确实不大,而最切合实际又有实用价值的,莫过气味配伍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诊断系统的研究与验证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的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现代数学方法对诊断因子进行筛选、赋值 ,建立了数学模型 ,研制成功中风病诊断系统。经过临床测试 ,该系统具有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可以纠正辨证因人而异的弊端 ;其可计量性为疗效评定和科研病例观察提供了客观依据 ,减少了人为因素和随意性的影响 ,为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药颤振平治疗老年颤证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观察中药颤振平胶囊治疗老年颤证 30例 ,总体临床疗效进步率 2 3.33% ,总有效率 80 .0 0 %。单纯中药组疗效与中药合西药组疗效近似。实验研究提示颤振平胶囊能增加脑干组织中单胺递质(NA、DA)的含量 ,增加利血平化小鼠的体重 ,增加正常小鼠的自主活动。小鼠口服最大耐受量未见毒性反应或死亡。  相似文献   
6.
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构建中医临床评价体系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中国临床研究评价,是中国医药研究发展之重心,应用循证医学构建中医临床研究评价体系,其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中医临床研究评介中心,通过中医药虚拟网络连接,协作开放,资源成果共享的完整体系,科学、系统地评价中医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疗法的临床疗效,提高中医药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多层的服务于政府职能部门,国内外中医临床和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其发展的思路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从中医药的临床优势和特点出发,应用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及信息技术在内的方法和技术,能够充分反映了中医药临床疗效优势的综合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标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同时开展中医药临床评价中心和数据库(Database)的建设以及专业人员的培训,选择有代表性的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及其相关中医证候为示范,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系统,科学地开展中医临床评价体系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基因芯片 ,是基于原位杂交原理 ,利用高速机器人点样或光导原位合成技术 ,将大量的核酸分子以一定的顺序或排列方式高密度地固定在固相基质上 ,并利用标记的样品探讨针对大量的基因表达进行监测的技术[1] 。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对微量样品中的核酸序列信息进行高通量并行化与低成本检测和分析 ,这使得基因芯片技术一经出现便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和价值。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 ,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谱分析[2 ] 、基因组文库做图[3 ] 、新基因发现[4] 、基因测序、基因突变及多态性分析[5] 、疾病诊断和预测[6] 、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具有补肾活血化痰作用的中药复方博纳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高表达的c-fos蛋白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插入丝线结扎(LMCAO)的方法制做大鼠脑缺血模型,按照缺血再灌后30分钟至7天的不同再灌时间点取材,选择模型表达高峰点。中药组(3个亚剂量组)和白介素-l受体拮抗荆(IL-lra)对照组,以及假手术组均分别按照模型组表达开始和高峰时间点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模型组和应用博纳德和IL-lra后的药物组大鼠脑组织中海马区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进行组间均数比较。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博纳德3个剂量组在不同再灌时间(2、3、4、12小时、3天)均具有显著的抑制c-fos蛋白表达的作用,但小、中剂量组的抑制水平不及IL-lra(P<0.05和P<0.01);大剂量组从缺血-再灌注4小时后对c-f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与IL-lra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具有补肾活血化痰作用的中药博纳德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脑内c-fos蛋白的表达亢进,但这一作用起效相对IL-lra慢大约1小时,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发病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回顾中风病的发病学 ,对近 10年来中风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 ,提出以下学说 :中风病肾虚肇基学说 ;中风病病因积累学说 ;中风病正衰积损学说 ;痰瘀互阻学说 ;中风毒邪论 ;瘀血阻络学说 ;形神失调学说 ;其他发病学说。认为对中风的认识 ,古往今来 ,经历了由外风到内风 ,由外感到内伤的漫长过程 ,目前正由重瘀时代、重痰时代、重痰瘀时代向中风毒邪论方向发展 ,逐渐形成了中风以虚为本 ,风、火、痰、瘀、毒众邪为害的病机认识 ,丰富了中风病的发生学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发病前7~30d内症状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前7~30d内相关症状,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尽早诊断和治疗提供症状依据。[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缺血性中风病人急性发病前7~30d内的相关症状,对数据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前7~30d内主要相关症状有,主症:手麻,体胖臃肿;次症:口臭,持续眩晕,两目干涩,颜面正常、食后困顿,头晕;伴症:急躁。[结论]手麻是这一时相的首选主要先兆症状;体胖臃肿为这一时相的次要症状;并有以口臭为表现的胃肠道方面症状;和以眩晕为表现的平衡障碍方面症状(病人或见持续眩晕、或见头晕);及以食后困顿为表现的睡眠方面症状;以两目干涩为表现的眼部方面症状;其他。如面色正常,和以急躁为表现的情绪方面症状。总之,若病人平时性情急躁易怒,体胖臃肿,并伴有口臭,但面色正常,而仅见有手麻,或伴有持续眩晕、头晕,或见两目干涩、或伴食后困顿的症状表现,可以认为病人处于缺血性中风急性发病前的先兆期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