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贴敷疗法对中风后呃逆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合并呃逆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穴位疗法及穴位中药敷贴法。结果治疗周期结束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为73. 33%,相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治疗3 d、5 d、7 d后的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3. 67±0. 76)分、(1. 53±0. 51)分、(0. 40±0. 49)分,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 0. 01);研究组不良作用发生率为3. 33%,低于对照组20.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44)。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敷贴方案操作简便,疗效快,副作用小,经济方便,患者接受度高,可显著改善中风后患者的呃逆症状。  相似文献   
2.
系统中医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叶,成形于21世纪初。系统中医学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坚实的客观基础,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人作为开放复杂巨系统,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研究应当遵循这一复杂巨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中医学从宏观层面朴素地认识到了这一复杂巨系统的功能变化特点、疾病演变规律,形成了现代系统论的原始雏形。而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则为研究、推动中医系统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祝世讷教授是系统中医学的主要开拓者,至今已在该领域出版个人专著9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从三个方面回顾了系统中医学的发展:①系统中医学研究的起步和过程;②主要的研究成果;③钱学森院士对这一领域研究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体外条件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23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PPV23)的反应。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成人COPD组、老年COPD组、健康成人组、健康老年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24 h后,设PPV23刺激干预组与对照组。观察PPV23刺激48 h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PPV23干预前后,各组间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IgM抗体浓度无差异(P>0.05)。加PPV23干预后,干预组抗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特异性IgG、IgM抗体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外PBMC对PPV23抗原的反应与正常成人无差别,支持COPD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常规使用PPV23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8例,2组均采用电针并配合牵引治疗,其中治疗组选取深刺腰部夹脊穴,对照组常规取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采用模糊视觉疼痛量表(VAS)及JOA腰痛评分标准对疼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模糊视觉疼痛(VAS)评分及JOA腰痛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β-内啡肽含量增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提高患者血浆β-内啡肽活性,这可能是电针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诠释中药药性理论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选择.对于中药学而言,现有中药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用药禁忌等,内容十分丰富.中药药性理论体系的核心是四性理论.中药四性包括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中医学理论认为,寒为凉之甚,热为温之极,认为寒与凉或温与热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无本质上的区别,故从四性本质属性而言,只有寒热两性之分.我们认为,以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为突破口,建立科学的现代中药药性理论体系是中药现代研究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的基础上,采用当今先进的科技手段与方法展开研究,创新中药药性理论,实现对传统理论的超越,才能使中药药性理论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不断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用循证医学观点看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直译为“基于证据的医学”,也有人译为求证医学,实证医学,有据医学。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医学实践的新模式,是对传统的临床实践模式的革命。循证医学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宣传教育使临床医师更好地应用现代最新成果,作出正确治疗决策,改善患者预后。要求临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遂行任务武警官兵胃肠道健康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特殊环境下官兵健康维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抽取在云南、海南高温高湿地区遂行任务的118名武警官兵作为研究对象,就胃肠道疾病症状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并采用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调查的118名官兵中,胃肠道疾病总体患病率为66.1%,症状以食欲不振为主,占62.7%,其他依次为腹泻、腹胀、恶心呕吐、腹痛、便秘与嗳气。(2)入伍1年以内、1年至3年、3年以上的官兵胃肠道疾病患病率分别为77.6%、61.5%、50.0%。(3)行为因素方面,患病组吸烟率为37.1%,喜食生冷食物行为占78.2%,均明显高于未患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食过快与过饱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心理应激因素方面,患病组中执行任务频次≥3次/年占60.2%,显著高于未患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中精神压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因素占比均高于未患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遂行任务官兵胃肠道疾病患病率较高,吸烟、喜食生冷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及心理应激因素、入伍年限对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会产生一定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智能化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2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健脾益肺汤。2组治疗1个疗程(3月)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症状积分、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哮喘发作次数及症状积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EV1,P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显著降低哮喘次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血压人数逐年增加,中医药在高血压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丰富的高血压相关中医药文献资源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基于敏捷构建思想和MVC 架构,以数据需求驱动系统功能需求,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工作,所提供的高血压相关文献信息服务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科研和临床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逐渐将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医学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科学培养高层次人才之路,是当前临床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究的热点问题。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作为评估教学成果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有效地指导与监控教育培养全过程,使之更好地贴近教育培养需要,实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