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背景: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自身特性,被认为是最有潜力修复坏死心肌的干细胞,并已成为心肌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目的:回顾分析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机制及根据这些机制建立的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永生化方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10 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Springer、Science Direct数据库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机制及其永生化方法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传代过程中存在着细胞老化、干细胞样特征丢失的现象,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对p53-p21及p16-pRb等信号通路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们试图建立永生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包括将HPV16 E6E7蛋白的基因转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的KP细胞系,或将端粒末端转移酶反转录酶的片段phTERT-IRES2-EGFP转染入KP细胞,建立3A6细胞系等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寿命。但由于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转染方法带来的基因重组和插入突变等风险及细胞的固有抗病毒反应导致转染成功率较低,因而大量研究集中在了寻找非基因干涉方法上,建立标准化的永生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库,Springer Link 数据库,Science Direct 数据库,CNKI 数据库 2000-01/2010-10 文献,检索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rdiac/heart, electrophysiology/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电生理"。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均纳入检索标准。排除重复研究或 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 208 篇相关文献,排除162 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 46 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在动物试验模型中和心肌梗死或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均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策略。而移植后所生成的心肌样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对心脏电生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一些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其中缺血性心脏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第一大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以此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介入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作为近些年出现的新技术,对一些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心脏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明显缓解了症状,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但是,由于心肌再生速度缓慢,对于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如大面积心肌梗死及其晚期并发症,传统治疗收效甚微.干细胞研究的进展给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CNKI数据库2000-01/2010-10文献,检索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rdiac/heart,electrophysiology/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电生理".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均纳入检索标准.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208篇相关文献,排除162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4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在动物试验模型中和心肌梗死或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均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策略.而移植后所生成的心肌样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对心脏电生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核酸检测策略,比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差异,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 年 1 月 22 日—2 月 29 日采集宿州市重点人群的咽拭子和痰液样本,利用实时荧光RT-PCR 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比较不同防控阶段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差异。 结果 采集重点人群 704 人的 1 182 份样本,其中 46 人的 59 份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阳性检出率 4. 99%(59 / 1 182),最终确诊 41 例新冠肺炎病例、5 例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阳性检出率最高阶段为疫情初期,高达 14. 81%(12 / 81),其次是第二阶段(6. 17%,24 / 389)和第三阶段(5. 71%,22 / 385),最低为第四阶段(0. 31%,1 / 327)。 样本阳性检出率最高人群为有湖北省旅居史人员,为 10. 13%(31 / 306),其次是密切接触者 3. 85%(28 / 727),本地发热门诊留观患者中未检出阳性。 结论 宿州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及时调整核酸检测策略,为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检测时,应尽可能增加样本采集次数,减少漏检。  相似文献   
7.
李垚  姜莉芸  郑玉  吴文笛 《中医杂志》2012,53(8):714-715
认为“厚肠”是“益肠”之意,其目的为“实大便”.在临床运用中,选方用药根据寒、热、虚、实及归经综合分为8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hp根除率与口腔hp感染是否有关联性.方法 74例慢性胃炎hp阳性病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0天及3个月后分别在牙菌斑、牙周袋和胃黏膜取材进行尿素酶实验.结果 口腔两次取材结果 分析表明治疗组清除率及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从胃黏膜第一次活检取材治疗组清除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0.25<P<0.5;第二次取材治疗组根除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 胃黏膜hp根除率低与口腔内hp的存在有关,考虑是口源性的再次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3~4岁猕猴生理指标基础数据.方法 对100只3~4岁猕猴(♂ 50只,♀50只)进行了较全面的血液学和心肺功能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包括血常规30项、血液生化22项、凝血功能2项以及血压、心电图、呼吸次数.结果 血常规中,雌性猕猴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极显著低于雄性猕猴(P<0.01);雌性猕猴极显著高于雄性的项目有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与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P<0.01);显著高的项目有白细胞计数(WBC)和淋巴细胞计数(LYMPH)(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雌性猕猴极显著低于雄性的项目为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无机磷(IP)(P<0.01);显著低的项目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直接胆红素(DBIL)(P<0.05);雌性猕猴显著高于雄性的项目为血糖(GLU),血钙(Ca)和甘油三酯(TG)(P<0.05).血凝与血压、心电图的各参数中,雌、雄性别的猕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呼吸次数的监测结果显示雌性猕猴的呼吸次数较雄性猕猴极显著减少(P<0.01).结论 建立了3~4岁实验用猕猴的生理指标的正常值,为猕猴实验和疾病诊断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提供了基础参考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医院卫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主成分回归与岭回归两种模型在应用结果上的差异,并对成本控制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卫生人力成本作为研究验证对象,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并分别运用主成分回归和岭回归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 运用主成分回归与岭回归分别建立了卫生人力成本的影响因素模型.结论 主成分回归与岭回归都可以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但是由于两种方法的原理不同,所以对模型的解释有一定区别,从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讲,运用岭回归建立的模型则更为适用;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平均住院费用等是卫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对卫生人力成本进行调控;医院实现卫生人力成本的控制还需要考虑医学伦理问题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