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脐尿管癌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5例脐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以及随访结果,所需资料主要通过追踪病历及电话访问获得,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生存率。结果:脐尿管癌患者共有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中位年龄46岁,平均年龄44.1(25~65)岁。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肉眼血尿,其次是尿路刺激症状、腹痛。15例均为腺癌,其中中分化腺癌6例,中低分化腺癌3例,印戒细胞癌1例,黏液腺癌1例,混合型腺癌1例,未分型3例。免疫组化中CK20、CDX-2均可呈弥漫性强阳性,CK7为60%阳性率,GATA-3、PSA阴性。膀胱镜或影像学显示肿块组织均处于膀胱顶壁或前壁或沿膀胱中线分布。依据Sheldon分期,Ⅲa期11例(73.3%),Ⅲc期1例(6.7%),Ⅳb期2例(13.3%),1例(6.7%)由于外院术后转入,无具体分期资料。本中心患者大部分是采用手术治疗结合化疗或单纯手术治疗,15例患者当中多数接受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脐及脐尿管,还有耻骨后间隙的结缔组织,以及肿瘤表面腹膜,2例Ⅳb晚期患者均未行手术而给予姑息性化疗。随访时间1~70个月,有效随访为10例,失访5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70个月,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3%。结论:脐尿管癌发病隐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肉眼血尿,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多为Ⅲ期及以上,预后较差。扩大的膀胱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生存结局相似,膀胱容量保留充分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有希望进一步改善预后。对于远处转移患者,可给予化疗或靶向治疗等全身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康复期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方法对出院后的康复期SARS患者,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及实验室检测进行3次随访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4 、CD8 、CD8 CD28 、CD8 CD28-、CD3 CD25 、CD3 CD69 、CD3 HLA-DR 、CD4 CD45RA 、CD4 CD45RO T细胞的表达率及CD4 /CD8 的比值,结果用SPSS和PEM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次随访中,CD3 、CD3 CD4 、CD3 CD8 、CD8 CD28 、CD28 、CD4 CD45RA 、CD4 CD45RO 的百分率均低于正常参考值(P<0.01),而CD8 CD28-的百分率高于正常参考值(P<0.01)。从三次随访的趋势来看,CD8 CD28-的表达逐渐下降,活化相关分子CD3 CD69 、CD3 CD25 、HLA-DR的表达也呈下降趋势。CD4 /CD8 的比值逐渐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随着康复期的延长,病毒对T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逐渐减少,且CD8 细胞的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作为麻醉前用药的镇静效果及对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咪达唑仑组(B组)。麻醉前20minA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7μg/kg,持续10min;B组静注咪达唑仑0.07mg/kg,所有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10min均观看了内容不同的两张水果图片。记录用药前5min、用药后10min患者OAA/S评分,焦虑视觉模拟/焦虑状态问卷(AVA/SAI)评分和BIS,记录MAP、HR和SpO2,术后24h随访患者对用药前后水果图片的记忆情况。结果用药后10min两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用药前5min(P<0.05或P<0.01),A组HR明显慢于B组(P<0.05)。用药后10min两组OAA/S、AVA/SAI评分和BIS明显低于用药前5min(P<0.05),A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h随访,两组患者对给药前图片西瓜记忆率均为100%,A组对给药后图片香蕉记忆率为95%,明显高于B组的0%(P<0.01)。两组患者未出现寒战和躁动。结论作为麻醉前用药,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右美托咪定对记忆功能几乎无影响,但对HR的干扰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肿瘤微环境中均一猪苓多糖对RAW264.7细胞表达抗炎因子IL-10及其相关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膀胱癌细胞MB49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的细胞模型,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实验分为对照组、IL-4(20 ng/mL)组及均一猪苓多糖低(50μg/mL)、中(100μg/mL)、高(200μg/mL)浓度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均一猪苓多糖及IL-4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和RT-qPCR法分别检测共培养体系细胞上清中IL-10水平及RAW264.7细胞中IL-10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中IL-10蛋白及激活IL-10的上游信号通路PI3K/AKT/mTOR和下游信号通路JAK1、STAT3、SOCS3、IL-1Ra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均一猪苓多糖及IL-4对RAW264.7细胞增殖均无明显影响;均一猪苓多糖中、高浓度组及IL-4组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RAW264.7细胞IL-10的分泌及细胞中IL-10 mRNA及蛋白表达;不同浓度均一猪苓多糖干预后,均上调了肿瘤微环境中RAW264.7细胞SOCS3、IL-1Ra蛋白表达及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p-STAT3/STAT3、p-JAK1/JAK1水平。结论:在膀胱癌肿瘤微环境中均一猪苓多糖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RAW264.7细胞表达抗炎因子IL-10,同时通过IL-10/JAK1/STAT3通路,上调SOCS3及IL-1Ra协同IL-10发挥抗炎功能。  相似文献   
5.
6.
7.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SLE尚不能根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是临床治疗SLE的主要方法,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血液肿瘤的新型治疗方法已被证实效果显著。CAR-T细胞通过识别结合SLE中分泌自身抗体的B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进行研究设计,以精准杀伤上述“坏”B细胞,达到减少甚至避免自身抗体产生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病情。本文将从B细胞表面标志物出发,探讨CAR-T细胞用于治疗SLE的机制及研究进展,为探索SLE治愈性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猪苓及猪苓多糖(PPS)对BBN加糖精诱导的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体外NO释放及共刺激分子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PPS组和猪苓高中低剂量共6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荧光微球吞噬率、TLR4/CD14、CD86、CD40的表达。Griess试剂盒检测并分析猪苓及PPS对腹腔巨噬细胞体外NO释放的影响。结果:PPS组与模型组比较,PPS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率的增加、NO释放的比值均降低、巨噬细胞表面分子TLR4/CD14、CD86、CD40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不同浓度猪苓组与模型组比较巨噬细胞吞噬率增加、NO释放的比值均降低(P<0.05),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86表达增加。低浓度猪苓组巨噬细胞CD40表达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但TLR4/CD14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中、高剂量猪苓组TLR4/CD14的表达百分率与模型组比较则降低(P<0.05),CD4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PS可显著促进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表面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但猪苓组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因剂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结果,可能与猪苓诸多成分同时作用或各成分作用的靶点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猪苓及猪苓多糖(PPS)协同卡介苗(BCG)对BBN诱导的大鼠膀胱癌腹腔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及体外NO释放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BBN诱导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表面分子CD14、TLR4;共刺激分子CD86、CD40的表达。Griess试剂盒检测并分析猪苓及PPS协同BCG对腹腔巨噬细胞体外NO释放的影响。结果:PPS协同BCG组巨噬细胞表面CD86、CD40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猪苓协同BCG组CD86、CD40的表达介于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与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CG组腹腔巨噬细胞TLR4/CD1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PPS协同BCG组TLR4/CD14的表达显著低于单独BCG组。PPS协同BCG组及猪苓协同BCG组与模型组比较NO释放的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猪苓及PPS能协同BCG调节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降低腹腔巨噬细胞NO的释放,从而调节膀胱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功能,降低NO过度释放对机体组织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