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与慢性接触性皮炎皮损特点以及皮损内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al stromal,tymphopoietin,TSLP)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取三伏天接受穴位贴敷治疗哮喘且诱发急性或慢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20例,取皮分为急性接触性皮炎组(简称急性组)和慢性接触性皮炎组(简称慢性组),观察两组患者皮损特点及皮损组织中TSLP表达的差异性。结果急性组有大量的TSLP分布,弥漫性分布在表皮层(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以及真皮层血管周围;慢性组TSLP数量较急性组少,集中分布在表皮层的角质层、棘层以及真皮层血管周围。结论 TSLP在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性接触性皮炎与慢性接触性皮炎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数量差异性,而分布部位差异性不明显。推测皮炎性质(急性或慢性)会影响穴位贴敷疗效,而TSLP可以作为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及艾灸诱发的皮肤水泡外形特点及水泡中炎细胞浸润差异性,探讨水泡成分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穴位贴敷并出现水泡的患者11例,接受艾灸治疗并出现水泡的患者8例。采用瑞氏染色的方法观察两种不同诱因诱发的水泡中炎细胞浸润种类、数量及各种炎细胞浸润比例差异性。结果:穴位贴敷及艾灸诱发的水泡中均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穴位贴敷诱发的水泡中泡液呈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混合浸润的特点;艾灸诱发的水泡中泡液呈现多种炎细胞浸润,但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结论:穴位贴敷及艾灸诱发的皮肤水泡均为局部炎症,其中炎细胞浸润种类及数量相似,但浸润比例存在差异性,这可能直接导致两种不同诱因诱发的水泡的结局(治疗作用或副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 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好的特点, 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综述了变应性鼻炎与肠道菌群及宿主免疫的关系、针灸调节变应性鼻炎相关肠道菌群及免疫的作用, 揭示“肠道菌群-宿主免疫”可能成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靶点, 以期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4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改良的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在缺血1 h后进行再灌注。参照改良的Zea Longa 8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对3组大鼠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估。电针组于造模成功后5 min和16 h进行电针干预。于再灌注后24 h取材。TTC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右侧纹状体脑组织中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qPCR检测Beclin1 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无行为学改变,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5)。电针组脑梗死体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 < 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 < 0.05),Beclin1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加(P < 0.05)。结论  电针治疗可能通过促进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的表达,调控自噬的发生,减小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实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8例患有重症肺炎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治疗以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观察指标为治疗8 h后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治疗8 h后两组患儿观察指标除PaCO2外均变化明显,而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aCO2仅观察组变化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婴幼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2例脱落)与对照组(30例,3例脱落)。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穴取大椎、风池、强间、百会、神庭、印堂、水沟、曲池(患侧)、合谷(患侧)、足三里(患侧),将百会和印堂连接电针仪,30 min后去除电针及非督脉穴位针,继续留督脉穴位针20 min,每隔5 min捻转1次,每次1 min。对照组穴取百会、印堂、曲池(患侧)、外关(患侧)、手三里(患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患侧)、太溪(患侧)、太冲(患侧),足三里、合谷加电针仪,每次留针3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mation,MMSE)、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并评定外周血清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量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BI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C3-Ⅱ、Beclin1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优于对照组的70.4%(19/27,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常规针刺,可能与自噬体数量增加、自噬活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组Ⅱ在治疗组Ⅰ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Ⅰ在各项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Ⅱ与治疗组Ⅰ相比,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葛根素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真实世界研究作为随机对照研究的重要延伸及补充,近年来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的疾病之一,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因此,针灸干预缺血性脑卒中领域的真实世界研究数量迅速增长。文中综述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治疗,并探讨了真实世界研究在针灸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现状、优势、存在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血清外泌体对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电针血清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改良的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后5 min大鼠的“人中(Du26)”和“百会(Du20)”穴进行针刺干预。将HUVE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外泌体组、miR-210模拟物组、miR-210抑制剂组与HIF-lα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术、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Matrigel基质胶实验观察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 bolt和qPCR检测各组HIF-1α、VEGF、Notch 1、CD34和miR-2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外泌体和miR-210模拟物均可显著抑制缺血缺氧诱导后的HUVECs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增殖及细胞迁移,而miR-210抑制剂显著抑制了电针外泌体作用后的细胞增殖和迁移数量。此外,电针外泌体与miR-210模拟物进一步提高了缺氧缺血后HIF-1α、VEGF和Notch 1的水平,miR-210抑制剂与HIF-lα抑制剂逆转电针外泌体诱导的HIF-1α、VEGF和Notc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在介入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检测并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 74例肝动脉栓塞患者在介入治疗前、手术中血浆D-二聚体明显增高分别为(1.30±0.34)mg/L、(1.43±0.36)mg/L,而治疗后3个月复查均降为(0.63±0.17)mg/L,接近正常.结论 血浆D-二聚体含量既可随病情及手术中创伤加重而增高,也可随病人病情及肝功能的好转而降低,动态观察血浆D-二聚体含量,可判断病情的预后及发展方向,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