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熊人杰,张梅涧(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210029)主题词红斑狼疮,全身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本文观察了江苏省人民医院】990~1993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60例及江苏省中医院同期98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于下...  相似文献   
2.
5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测定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K值6项指标均有明显增高,与健康人相应数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同时此类患者“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较多,说明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液呈高粘滞性。  相似文献   
3.
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俩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津血源治疗干燥综合症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滋阴清燥法可作为治疗干燥综合症的主法。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总萜片为雷公藤经改进工艺流程研制而成。临床应用暂时缓解及显效率分别为6.6%、28.3%,总有效率95.3%。与同类雷公藤片疗效相似。副作用发生率仅28.13%,对照组雷公藤片为7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01),尤其是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症状单一。是临床治疗RA值得推荐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组织病理学,尿素酶试验和电镜观察,探讨不同证型的慢性胃炎与幽门弯曲菌的关系。结果表明该菌在中虚气滞组不仅检出率高(92.9%),菌量多( 级占49.1%)侵犯部位深(达小凹底及腺腔内占73.6%),引起细胞变性崩解多(88.6%),且活动性慢性胃炎,重度炎症及中性白细胞浸润也与其他证型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它与不同证型慢性胃炎间可能存在着病因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联系。寄居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证实了该菌的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6.
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性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由黄芪、白芍、蒲公英、仙鹤草、丹参、甘草等药物组成的益气活血清热方的抗幽门螺旋菌作用作了对照研究。结果提示此方对幽门螺旋菌的阴转率与西药组相同,并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幽门弯曲菌的中药药敏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83年,澳大利亚Warren及Marshall在胃活检标本中发现未定型的弯曲杆菌,并证明此菌的存在与胃炎的炎症程度密切相关。此后,陆续的研究报告提示:胃幽门弯曲菌与胃炎、胃溃疡有一定关系。在不同的胃疾病等病中,幽门弯曲菌的检出率为58~100%。国内,幽门弯曲菌已在多家医院培养成功,并做了一些抗菌素的药敏试验。临床用抗菌素治疗幽门弯曲菌感染的胃病患者也取得良好疗效。但是,迄今中药敏感试验的报道甚少。为了探索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试用中医药治疗幽门弯曲菌阳性的胃病患者,笔者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微生物免疫科的协助下,选用21种治疗胃病的常用中药做了幽门弯曲菌的中药煎剂的敏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熊人杰  张梅涧 《江苏医药》1995,21(7):475-475
1988~1993年,笔者发现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殊表现者,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女,27岁。3个月前胆道手术,术后一直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稀水便5~6次/日。10目前吐泻加重伴低热。有血小板减少史。体直:神萎、面部无皮疹,淋巴结、心肺、腹部均无异常。四肢皮肤散在瘀点。实验室检查:WBC3.2×109/L,PC10×109/L,尿蛋排,血流108mm/h,大便常规(一)、培养(一),γ-球蛋0.35,二维超少量心包积液。胃镜浅表性胃炎,ANAI:256,抗ds-DNA(+),抗sin(+),诊断SLE。例2,女,25岁。高热、心慌、胸闷一月入…  相似文献   
10.
四年来我组收治胃、十二指肠疾患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00例,止血有效率为94%。现对其病因、证治等择要分析如下: 一、资料分析 (一) 一般资料:男性173例,女性27例,男与女之比为6.4:1;年龄最小16岁,最大84岁,以21—49岁最多(计148例)。发病季节:春58例,夏43例,秋49例,冬50例,以春季偏多,夏季较少。原有胃脘痛、嘈杂、上腹痞胀等胃病史者计157例,占78.5%。病史在一年以内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