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急性草甘膦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73例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41例;平均年龄(55.86±17.60)岁;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全因死亡12例(16.4%)。按照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在急性草甘膦中毒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73例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年龄、首次医疗接触(FMC)、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氯、白细胞、凝血时间均大于存活组,钾低于存活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T、白细胞、凝血时间、年龄及接触医疗时间为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创建新的预测模型:-21.559+0.054×GGT(U/L)+0.253×白细胞(×109/L)+0.593×凝血时间(s)+0.103×年龄(岁)(>70岁=1,<70岁=0)+1.656×FMC(2 h以内=1、2~6 h=2、6 h以上=3);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AUC为0.900,临界值为0.622,此时的敏感度为91.7%,特异度为70.5%,诊断价值优于单一指标。结论:GGT、白细胞、凝血时间、年龄及接触医疗时间是预测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对急性草甘膦中毒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妊娠并发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泛素化和类泛素化修饰在PE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E3泛素连接酶作为泛素化修饰的关键酶之一,对PE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在与泛素化修饰密切相关的类泛素化修饰中,小泛素蛋白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proteins, SUMO)显著地影响了PE的进展。本综述将着重讨论E3泛素连接酶和小泛素蛋白样修饰蛋白在P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苦参碱眼液调控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对家兔实验性葡萄膜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建立实验性葡萄膜炎家兔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模型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苦参碱眼液低(0.50 g/L)、中(0.75 g/L)、高(1.00 g/L)剂量组,每组8只,另取8只设为对照组。造模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苦参碱眼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苦参碱眼液滴眼治疗,对照组、模型组家兔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滴眼,持续7 d。裂隙灯观察各组家兔眼前节炎症反应并对其进行临床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各组家兔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并对其进行病理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家兔血清及房水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组织中TLR4/NF-κB通路蛋白TLR4、MyD88、NF-κB p65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家兔临床评分、病理评分,血清和房水中IL-6、IL-1、TNF-α水平,视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眼液各剂量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家兔临床评分、病理评分,血清和房水中IL-6、IL-1、TNF-α水平,视网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表达均降低且苦参碱眼液各剂量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苦参碱眼液高剂量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苦参碱眼液可降低血清及房水中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家兔葡萄膜炎症状,可能是通过下调TLR4/NF-κB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症趋化因子CX3CL1(fractalkine)在含突变p301L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分别取9月龄含突变p301L转基因小鼠和9月龄野生型小鼠各10只。使用Western blot 检测小鼠脑组织中CX3CL1蛋白的表达。取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使用抗p-tau、CX3CL1 抗体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与9月龄野生型小鼠相比,9 月龄转基因小鼠的脑内CX3CL1明显上调。免疫荧光共表达结果显示CX3CL1与p-tau共表达 。结论:CX3CL1在含突变p301L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tau导致的神经损伤的炎症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孕妇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HBS-1)、抗凝血酶-Ⅲ(AT-Ⅲ)和25羟维生素D[25(OH)D]表达水平对产后出血(PPH)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邢台市第三医院产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8例住院分娩孕产妇,根据分娩后是否PPH分为PPH组(n=40)和无PPH组(n=78),对比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和血清THBS-1,AT-Ⅲ和25(OH)D水平,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产妇PPH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HBS-1,AT-Ⅲ和25(OH)D水平对产妇PPH的预测价值。结果 PPH组流产史比例、剖宫产比例、宫缩乏力比例、软产道损伤比例、产程延长比例和血清THBS-1水平明显高于无PPH组,AT-Ⅲ和25(OH)D水平明显低于无PP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宫缩乏力(OR=2.853,95%CI 1.118~4.972)、软产道损伤(OR=1.429,95%CI 1.004~1.936)、产程延长(OR=1.090,95%CI 0.524~1.183)和THBS-1(OR=1.020,95%CI 1.006~1.033)为产妇PPH独立危险因素,AT-Ⅲ(OR=0.879,95%CI 0.829~0.932)和25(OH)D(OR=0.701,95%CI 0.574~0.856)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HBS-1+AT-Ⅲ+25(OH)D联合检测(OR=0.917,95%CI 0.852~0.960)预测产妇PP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THBS-1(OR=0.696,95%CI:0.605~0.777),AT-Ⅲ(OR=0.819,95%CI 0.738~0.884),25(OH)D(OR=0.741,95%CI 0.652~0.817)预测。结论 PPH产妇血清THBS-1水平明显提升,AT-Ⅲ和25(OH)D水平明显降低,为PPH独立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可提升PPH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生理药代动力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是一种基于解剖生理学信息和药物的理化特征,模拟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的数学模型。本文就运用PBPK模型开展的天然药物药动学研究进行综述,从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应用方面讨论了PBPK模型的应用与前景,旨在为天然药物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使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肺透明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肺透明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肺透明细胞肿瘤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7岁和53岁,因查体胸透和体检时偶然发现,无临床症状。肿瘤均靠近于肺周边部,肿瘤直径3.5 cm和1.5 cm,均在胸腔镜下做肺叶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大体为界限清楚的结节,切面灰红实性,质地偏软,其内可见小的囊腔样结构。镜下见多角形的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或条索状排列,肿瘤细胞间可见较多薄壁血管及玻璃样变性的小血管。核圆形或卵圆形,形态温和,胞质丰富、透明,部分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细胞形态较一致,未见核分裂象和坏死。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HMB45、Melan A、CD68(+),CK、CK7、EMA、TTF-1、S-100、NSE、Cg A、Syn、CD56、PAX8和TFE3(-)。Ki-67增殖指数均很低。肿瘤细胞富于糖原,组织化学染色PAS(+),消化后PAS(-)。结论肺透明细胞肿瘤是一种少见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易与其他透明细胞癌及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相混淆,熟悉其临床和病理特征可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肿瘤发热是由癌组织压迫阻塞引起感染和癌瘤坏死组织引起的自身中毒而导致、发热不易控制,观察中药对肿瘤发热的疗效.方法 临床运用《伤寒论》及温病理论对其进行辨证论治.结果 中药的辨证施治往往效果明显优于西医的退热与抗炎.结论 中药治疗肿瘤发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