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介宾刺血疗法临证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介宾,四川省金堂县人,生于1929年11月。出生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儒而兼医。1949年,杨氏先后到联合诊所及县人民医院工作。后又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师资专修班。1959年留校执教。杨氏精于针灸、内科杂病,子午流注,擅长刺血而选穴配穴精巧。先后撰写《经络学》、《子午流注概述》等著作及论文五十余篇。现任成都中医学院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HANS治疗仪对男性酒依赖患者戒断期心理渴求的影响。方法:将92例符合ICD-10中酒依赖诊断标准的戒断期男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HANS组(治疗组)45例,给予2/100 Hz经皮穴位电刺激(HANS);Mock-HANS组(对照组)47例,给予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Mock-HANS),为期15 d。比较两组酒精心理渴求评分(视觉模拟标尺,VAS)、谷氨酰转肽酶(GGT)和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1)HANS组心理渴求分值(VAS)在治疗后d10(0.98±s 0.85 vs.1.6±s 1.35,P<0.05)和d15差异有显著性(0.67±s 0.76 vs.1.6±s 1.35,P<0.001),Mock-HANS组的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在治疗15 d时HANS组较Mock-HANS组的VAS分值差异有极显著性(0.67±s0.76 vs.1.84±s 0.87,P<0.001);(2)HANS组的GGT在治疗后下降差异有显著性(88.5±s 70.0 vs.198.1±s83.2,P<0.05),同时也低于Mock-HANS组的治疗后GGT的平均值(88.5±s 70.0 vs.144.0±s 85.2,P<0.05);(3)经治疗15 d后HANS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明显(103.9±s 6.1 vs.126.7±s 14.1;68.7±s 6.0 vs.81.6±s 8.6,P均<0.05),而Mock-HANS组差异无显著性;(4)HANS组的心率在治疗15 d后下降差异有显著(70.5±s 2.8 vs.83.6±s 4.4,P<0.05),Mock-HANS组治疗后的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獉论獉:HANS治疗仪能减轻戒断期酒依赖者的心理渴求程度,辅助改善血中GGT指标,降低酒依赖患者的心率、血压,对酒依赖患者的戒断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100Hz跨皮肤电刺激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期的美沙酮临床用量和脱毒后近期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A组采用单纯美沙酮14d替代递减疗法 ;B组使用2/100Hz跨皮肤电刺激辅助小剂量美沙酮,连续治疗14d。治疗后 ,比较两组美沙酮的剂量差别 ,评定病人治疗前后的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 :(1)B组每人使用美沙酮的平均总剂量明显低于A组 ,两组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性差异 (P<0.001) ;(2)B组抑郁和焦虑情绪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01) ,也低于A组治疗后 (P<0.001)。结论··:2/100Hz跨皮肤电刺激可使脱毒期的美沙酮的临床用量降低约75 % ;明显缓解脱毒者在脱毒后近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用多次注射吗啡的方法造成大鼠对吗啡的依赖,给大鼠脊髓蛛网下腔(i.t.)注射k(kappa)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2.5、5、10μl)或k受体拮抗剂nor—BNI(1.25、2.5、5μl/10μl)后,用纳洛酮(NX)催瘾,观察并记录四种戒断症状:湿科(wetshakes)、咬牙(teethchattering)、逃跑企图(escapeattempts)、体重丢失(weightlose)。结果表明U—50,488H可以明显减轻湿抖、咬牙和逃跑企图,并呈量效关系;nor—BNI则使温抖、咬牙和体重丢失三种症状明显加重,也呈量效关系。上述结果表明,激活脊髓。受体对吗啡戒断症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阻断K受体则加重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5.
阿片依赖治疗方法若干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阿片依赖治疗方法若干进展吴鎏桢,崔彩莲,韩济生近年来,毒品问题在全球泛滥成灾,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在这全球性的毒品依赖流行中,阿片类成瘾占有很大的比例。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仍然有增无减,甚至在我国也日趋严重。为此,国际社会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麻醉品...  相似文献   
6.
小儿有时会发生摩擦会阴部(外生殖区)的习惯动作,可见于周岁至十周岁左右小儿。女孩较男孩多见。国外称Masturbation直译为“自淫”,国内称为不良习惯。临床主要表现为:两腿交叉内收,交互摩擦、摩擦时两颊泛红,两眼凝视,额部微汗。多发生在睡前醒后或平时无意时。应注意与癫痫发作或因有局部刺激(泌尿系感染、外阴湿疹、包皮炎,蛲虫病等)发痒而摩擦相区别。针刺治疗单纯性小儿情感性两腿交互摩擦症效果较好,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例1,陈某,女,6岁。1989年12月初诊。患儿两年前即喜两足并紧,交互摩擦,时常发作,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是否有累加效应和长时程后效应。方法:用递增剂量吗啡连续皮下注射10天,造成大鼠吗啡依赖模型。(1)在末次注射吗啡后12小时,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4次、2次、1次100Hz电针刺激(每次30min),或不给电刺激作为对照。在末次注射吗啡24小时,观察并记录75分钟内的自然戒断症状。(2)测试自然戒断症状后,将这4组大鼠继续饲养7天后,用纳络酮(1mg/kg,i.p.)催瘾,观察记录30分钟内的戒断症状。结果:(1)4次电针刺激组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1次(P<0.01)及2次(P<0.05)电针组。(2)多次电针刺激后一周,仍可以看出电针刺激组钠络酮诱发的戒断症状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且4次电针刺激组的效果显著优于1次组(P<0.05)。结论:(1)4次电针刺激抑制自然戒断症状的作用优于单次,说明针效有累加作用。(2)多次(2-4次)电针刺激对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至少可维持一周。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阿片依赖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电针治疗阿片依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中英文数据库(1989年1月-2012年10月)中关于电针治疗阿片依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aCT)研究进行全面检索,用Jadad量表进行研究质量评分。评价指标包括:脱毒期的脱毒有效率、戒断症状评分和焦虑症状评分;康复期的复吸率、戒断症状评分、焦虑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等,用RevMan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篇,共1669例患者,电针组882例,对照组787例。Meta分析显示,在脱毒治疗中,电针治疗在提高脱毒有效率、缓解戒断症状和焦虑情绪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电针组的焦虑症状评分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在脱毒后的康复期,电针治疗在缓解戒断症状、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其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降低复吸率方面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电针治疗阿片依赖安全有效。但由于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此结论还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100 Hz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对吗啡戒断大鼠中枢相关区域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i.p.)递增量吗啡10 d,造成大鼠对吗啡的依赖.在最后一次注射吗啡后12和24 h分别给予2/100 Hz EA 30 min.电针结束后30 min,取大鼠脊髓和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脊髓腰膨大(L4-L5)、蓝斑(locus coeruleus, 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 nNOS的原位表达进行观察及半定量分析.结果:吗啡戒断大鼠脊髓L4-L5第X板层、LC及PAG腹外侧区的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L4-L5第I-IV板层、LC及PAG的nNOS的免疫染色光密度(D)明显增强; 给予2/100 Hz EA后,吗啡戒断大鼠上述部位的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nNOS的D值显著降低.结论:2/100 Hz EA能抑制吗啡戒断大鼠中枢相关区域nNOS的表达,提示这是EA治疗吗啡戒断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从药物归经看药物归时和择时用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经脉以脏腑为中心,构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营运气血,循环不休。但这种循环不是无序的运动,而是根据“天人相应”规律,是有时间节律往复。从而表现出十二经脉的时间属性,并根据药物归经理论引划出中药的时间属性,为临床“择时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