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茜草科九节属植物黄脉九节Psychotria straminea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通过与文献对照,鉴定了从黄脉九节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的16个化合物,包括8个黄酮类化合物、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和5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芽黄素(1)、芹菜素(2)、山柰酚(3)、木犀草素(4)、香叶木素(5)、槲皮素(6)、山柰酚-4''-O-甲醚(7)、鼠李素(8)、7-羟基香豆素(9)、7-甲氧基香豆素(10)、东莨菪内酯(11)、羽扇豆醇(12)、30-醛基羽扇豆醇(13)、羽扇豆醇乙酸酯(14)、α-香树脂醇(15)和熊果酸(16)。该研究首次对黄脉九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除化合物69为首次从黄脉九节中分离得到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九节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血清谷氨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筛查并诊治的92例ROP患儿及同期河南省立眼科医院筛查的50例健康早产儿(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92例ROP患儿根据病变分期分为轻度ROP组和重度ROP组,依据病情进展与否分为自然消退组和病情进展组,通过测定各组儿童出生1周和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分析其与RO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评估的意义。结果重度ROP组患儿出生1周血清谷氨酸水平[(122.08±14.55)mmol/L]和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107.13±13.20)mmol/L]最高,轻度ROP组患儿次之[分别为(98.60±14.48)mmol/L、(85.41±14.49)mmol/L],对照组患儿最低[分别为(68.52±7.69)mmol/L、(54.97±6.31)m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出生1周和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均与ROP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869、0.875,均P<0.05)。病情进展组患儿出生1周及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107.18±17.62)mmol/L、(92.94±16.21)mmol/L]均显著高于自然消退组患儿[(131.53±10.22)mmol/L、(118.82±8.18)mmol/L],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1周和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预测ROP病情进展患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55、0.936,根据ROC曲线结果,分别确定出生1周和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17.83 mmol/L(敏感性为0.909,特异性为0.728)、106.69 ng/L(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0.790)。结论出生1周和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与RO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出生1周和出生6周血清谷氨酸水平最佳临界值预测患儿疾病进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患儿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肌间沟臂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下进行超声引导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案例收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接受上肢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组,利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三组患者实施麻醉,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A组患者在不同神经的阻滞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浓度罗哌卡因阻滞麻醉效果更佳,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呈现出的麻醉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喉显微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和雷米芬太尼组,各38例.仅给予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预注右旋美托咪啶,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麻醉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情况显著优于雷米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旋美托咪啶组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明显低于雷米芬太尼组(5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对复杂脑血管病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59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采用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一般麻醉管理,试验组30例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观察两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术后各类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各个时间段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在插管前、切皮后5 min等时间段内血压及心率变化对照组波动大于试验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能有效减少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预防气道感染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而对照组则未用,分别在麻醉前和手术结束时用无菌棉签采集麻醉机呼气端、吸气端表面标本行细菌学检测;在手术结束时收集钠石灰罐底部10g钠石灰行细菌学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和术后24h内气道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开始前麻醉机呼气端、吸气端细菌学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手术结束时,麻醉机吸气端、呼气端和钠石灰的细菌学培养阳性率均为0,对照组分别为5.26%、42.11%和15.79%,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气道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机气管插管全麻可增加患者气道感染的机会,通过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及时更换钠石灰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气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莱芜市人民医院中晚期肿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期提高临床对中晚期肿瘤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医院治疗的中晚期肿瘤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留取患者的痰液标本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参照卫生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3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2株占72.02%,革兰阳性菌73株占21.73%,真菌21株占6.25%,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种病原菌最为常见,分别占23.81%、15.48%、11.94%和16.07%;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性较低,分别为5.00%、26.92%和2.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为7.41%。结论中晚期肿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美罗培南和呋喃妥因可作为治疗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等效剂量布比卡因轻比重液和重比重液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ASAⅠ或Ⅱ级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组30例。A组腰麻用轻比重0.125%布比卡因(0.5%布比卡因2 ml+灭菌水6 ml)7.5~10 mg;B组腰麻用重比重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液1 ml)7.5~10 mg。记录两组腰麻药麻醉效果和术中BP、HR、SpO2变化。麻醉效果包括麻醉平面控制、肌松、作用时间。结果 A组麻醉平面T6,术中各时点BP、HR、SpO2平稳;B组麻醉平面T6,术中各时点B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1),也低于A组(P<0.05)。Bromage评分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别(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更适合于剖宫产患者。  相似文献   
9.
刘艳萍 《吉林医学》2011,(10):2016-2016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急性损伤性腰痛的疗效及辨证施护方法。方法:将60例急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方氯唑沙宗片口服,治疗组施以腕踝针治疗及辨证护理;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7天及2周的腰痛症状积分,疗程结束后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后第1天、第7天及2周的腰痛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腰痛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腕踝针疗法结合辨证施护是治疗急性腰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异丙酚与氟哌啶醇对预防老年术后瞻望,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降低老年术后瞻望的发生。方法贲门与胃手术患者共150例,年龄均>65岁,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术毕当晚22∶00与凌晨2∶00各给予芬太尼0.05 mg;B组术毕当晚22∶00与凌晨2∶00给予氟哌啶醇与芬太尼合剂2 ml;C组术毕当晚22∶00与凌晨2∶00各给予芬太尼0.05 mg并予22∶00持续微量泵泵入异丙酚1 mg.kg-1.h-1,凌晨6:00停用。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夜间睡眠时间、疼痛评分,观察3组患者术后3~7 d瞻望发生情况。结果 A组平均睡眠时间为(3.98±1.03)h,B组平均睡眠时间为(5.42±0.73)h,C组平均睡眠时间为(6.87±1.14)h,与A组比较,B、C组平均睡眠时间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A组(5.82±1.27)分,B组(4.91±1.36)分,C组(4.18±1.03)分,B、C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瞻望发生例数A组26例,B组11例,C组6例。A组与B组、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与氟哌啶醇均能预防老年术后瞻望发生,二者无明显差异,但异丙酚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睡眠时间及降低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