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肥达氏反应用以诊断伤寒并非殊异,最近我院遇一例三次肥达氏反应均为阴性的伤寒病例,报告如下:患者男,39岁,因畏寒发热6天,白细胞3800/m m~3,中性74%,淋巴26%,肥达氏反应(一),疑病毒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氟哌酸治疗伤寒315例,用药前采静脉血培养,生长伤寒杆菌198例,药敏提示187例(94.44%)对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苄西林、氧哌嗪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用氟哌酸治愈268例(85.07%),无效47例(14.92%),其中死亡4例(1.26%),有效率达85.07%。用药后退热时间为3.5±1.5天,体温正常时间平均4.2天,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7.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4.5天,随访一月,无1例复发。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3年5月用国产氟嗪酸针剂治疗伤寒32例,取得显著疗效,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32例均经双份血和(或)骨髓培养伤寒沙门氏菌阳性而确诊.肥达氏反应阳性;滴度“O”>1:80、“H”>1:160以上,连续2次以上.1.2 一般资料 男20例,女12例.年龄17~54岁.起病至治疗开始时间,7天内8例,8~15天12例,16~20天9例,21~31天3例;入院前未经有效抗菌治疗21例.经其它抗菌治疗无效11例、其中复发3例.24例血培养生长伤寒菌,药敏提示对环丙沙星、氟嗪酸高敏.对氯霉素、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中敏,对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痢特灵、黄连素不敏感.用氟嗪酸治疗前查血、尿、粪常规及ALT、BUN等检测.1.3 治疗方法 用江苏省黄海制药厂提供的0.2%氟嗪酸葡萄糖注射液,成人400mg/d,分上、下午2次静脉滴注,每次滴注至少1小时以上.疗程不短于5天.治程中不用退热剂及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4.
5.
分析40例重型肝炎、腹水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国产氧氟沙星治疗伤寒,成人剂量600mg/日,分3次口服。经临床观察,用药后,24h内,高峰热有下降趋势,75%的病例体温下降0.5~1.2℃,58例伤寒于7天内治愈,总有效率为96.66%。病程中无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出现。氧氟沙星治疗伤寒的特点是疗效高,退热快,抗复发性强,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采用病毒唑静滴与紫金锭调醋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例中,39例于2 ̄5天内治愈,1例死于病毒性脑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常规综合治疗加用病毒唑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273例结果,退热时间、尿蛋白消失及越近低血压少尿期等方面均优于单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1987年10月~1988年8月,我们用云南白药配合西药止血剂治疗观察伤寒并发肠出血患者66例,疗效比较如下。临床资料伤寒并发肠出血的诊断标准,以王季午主编的《传染病学》为依据。全部患者66例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6~55岁。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治疗组(云南白药、止血敏、安络血)36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蜡样芽胞杆菌是芽胞菌属的一种,G( )粗大杆菌,无荚膜,有弹力,需氧和兼性厌氧生长。本文介绍1例如下: 患者,女,66岁,因食隔日肉汤饭后于当晚出现高热、腹痛、腹泻10天,血便2天入院。体检:T39℃,P102次/分,R20次/分,BP8.53/6.93KPa。脐周痛轻,肠鸣音活跃,红细胞2.72×10~(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8.4×10~3/L,中性70%,淋巴30%;便隐血试验 ,肥达氏反应阴性,用丁胺卡那霉素、氟哌酸治疗,第五天体温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