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增殖和IFN-γ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β-榄香烯抗肿瘤的免疫机制。方法:制备Balb/c小鼠脾脏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并鉴定其表型,以Balb/c小鼠来源的肝癌细胞株BNL1MEA.7R.1(BNL)为靶细胞,募集富含肿瘤"信息"的抗原载体—自噬小体(Drips in blebs,DRibble),制备DC/DRibble疫苗。用CCK-8法检测β-榄香烯联合DC/DRibble疫苗对脾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结果:β-榄香烯在合适浓度下联合DC/DRibble疫苗能促进脾细胞增殖并刺激效应性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的IFN-γ。结论:β-榄香烯可能通过增强DC抗原递呈功能以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对CNKI-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NKI-KNS 4.0全文数据库及手工查阅,选出以中药为干预措施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方法的质量评估及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共3篇文章进入研究,评分指标可能优于西医一般的对症治疗。结论可以初步认为,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优于西药,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支持,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疗效尚不能作为最后结论,需进一步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腹痛在早期古代文献中仅是对症状的一种描述,直至《诸病源候论》中作为独立的病名出现。《症因脉治》中记载“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1],这一定义沿用至今。腹痛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严重者可影响工作生活,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可有效改善病情。叶柏教授受聘于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全国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叶师从医30余载,熟读中医古籍、擅于经方化裁。曾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为师,习得真传。笔者有幸随其抄方,有所体会,现总结叶柏教授治疗腹痛病验案二则,以供同仁品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甲苷、β-榄香烯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芪甲苷、β-榄香烯是否能够通过增强小鼠DC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为阐明黄芪、莪术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DC细胞株D2SC细胞分5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LPS组及中药组药物终浓度为10μg·ml-1.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DC细胞株D2SC细胞表面分子(MHCⅡ、MHCⅠ、CD40、CD80、CD86)及细胞因子(IL-6、 IL-12)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细胞表面分子MHCⅡ、MHCⅠ、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LPS组,其中黄芪甲苷组MHCⅡ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β-榄香烯组CD80、CD86表达明显高于LPS组(P <0.05);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MHCⅡ和CD40表达明显高于LPS组(P <0.05),MHCⅠ和CD86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05).黄芪甲苷、β-榄香烯处理D2SC细胞后,其上清IL-12和IL-6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LPS组,其中黄芪甲苷组和β-榄香烯组IL-12、IL-6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黄芪甲苷+β-榄香烯组IL-12和IL-6表达均明显高于LPS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β-榄香烯及其联合应用可以增强DC细胞表面MHC分子和免疫共刺激因子表达,并促进IL-12、IL-6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发挥抗原提呈及诱导T细胞应答的功能,这为临床黄芪和莪术配伍的益气活血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了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胃癌癌前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增巍  沈洪 《河南中医》2004,24(5):80-82
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us of yastric canner.PLGC)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是指肠粘膜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及不完全性肠化生。因其具有明显的癌变倾向,故称之为癌前病变。而胃癌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conditions)是一个临床概念,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残胃、恶性贫血等,认为患这类疾病的病人,较之正常人容易发生胃癌。胃癌癌前病变中医属“胃脘痛”、“胃痞”等范畴。西医治疗PLGC尚缺乏疗效明确的药物,而中医治疗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现就近10a来中医药治疗PLGC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增巍 《江苏中医药》2019,51(12):18-20
单兆伟教授治疗消化道肿瘤经验丰富,主要特点可概括为:扶正祛邪,尤重益气养阴;匡扶正气,时时顾护脾胃;处方精简,用药平和中正;随证加减,必当切合病机;膏方调补,亦需辨证论治;预防调摄,注重宣教善后。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中药单体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AⅣ)联合树突状细胞(DC)瘤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负载胃痛SGC7901冻融抗原.制备DC瘤苗,分别观察AⅣ联合DC瘤苗、DC瘤苗、AⅣ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及其激活的效应细胞在体外杀伤胃癌细胞的活性.结果 ...  相似文献   
8.
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①病证结合,成竹在胸。②用药轻灵,平中见奇。③顾护后天,斡旋升降。④用药精简,擅用药对。⑤整体观念,全面调摄。  相似文献   
9.
莪术对SGC7901胃癌细胞COX-1,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莪术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 COX-1,COX-2,VEGF和PGE2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莪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绘制其抑制率曲线,选取抑制率为25%时的药物浓度作为加药浓度,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加药后人胃癌细胞 COX-1,COX-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加药后培养基中VEGF和 PGE2的表达情况.结果:莪术对胃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加强;将RT-PCR 产物经电泳分析,证实胃癌细胞中有COX-1、 COX-2基因的表达,对各条带进行灰度分析发现:中西药对COX-1和COX-2均有抑制作用,莪术对COX-2的抑制作用大于塞来昔布;Western blot曝光结果可见,COX-1各组在 70 kDa处可见特异性的蛋白条带,COX-2各组在80 kDa处可见特异性的蛋白条带.对各条带进行灰度分析发现:各组中西药对COX-2 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COX-1则无抑制作用,其中,莪术对COX-2的抑制作用要强于celecoxib;西药celecoxib及莪术组可明显降低人胃癌细胞VEGF的表达,与细胞组相比,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91.0±18.2,127.8 ±12.1 ng/L vs162.0±15.1 ng/L,P<0.01);西药celecoxib组PGE2表达低于细胞组,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莪术可明显降低人胃癌细胞PGE2的表达,与细胞组相比,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67.5±6.9 ng/L vs 78.7±5.6 ng/L, P<0.01).结论:莪术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及其下游 PGE2表达,使VEGF表达下调而抑制肿瘤.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SGC7901胃癌细胞COX-1、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沈洪  刘增巍  张坤  王伟  郭青龙  袁胜涛  朱萱萱 《肿瘤》2007,27(3):194-198
目的:观察黄芪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COX-1、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试验观察黄芪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研究加药后人胃癌细胞COX-1、COX-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基中VEGF、PGE2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芪能抑制人胃癌细胞生长,呈一定的量效特征;并能抑制人胃癌细胞COX-2、VEGF和PGE2的表达。结论:黄芪抗肿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进而抑制其下游产物PEG2的表达及使VEGF表达下调,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