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37篇 |
免费 | 1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32篇 |
基础医学 | 52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246篇 |
内科学 | 153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44篇 |
特种医学 | 157篇 |
外科学 | 189篇 |
综合类 | 610篇 |
预防医学 | 196篇 |
眼科学 | 12篇 |
药学 | 298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04篇 |
肿瘤学 | 5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0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141篇 |
2012年 | 187篇 |
2011年 | 225篇 |
2010年 | 217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53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90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比较胸腔镜单操作孔法与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分为单操作孔组及单孔组各2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临床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单操作孔组,单孔组的手术时间长,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多(均P<0.05);单孔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单操作孔组,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创伤面积小,患者疼痛感较低,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颈动脉狭窄的影响,并对狭窄变化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72只SD大鼠(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n=24)、损伤组(n=24)、大黄素+损伤组(n=24).损伤组及大黄素+损伤组利用球囊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假手术组除无球囊抽拉损伤外其余处理与其他两组一致.术后大黄素+损伤组灌胃大黄素(70 mg/kg);其余两组灌胃等体积溶剂(生理盐水含二甲亚砜).于第14天取下3组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另取第14天3组颈总动脉行二氧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测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o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Ki67及c-myc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3组胞浆MEK1/2、p-MEK1/2、ERK1/2、p-ERK1/2及核内c-myc含量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颈动脉狭窄模型建立成功,14 d新生内膜增殖速度为3个时间点最快(P<0.01).新生内膜成分主要为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与假手术组比较,损伤组ROS表达量急剧升高(P<0.01),大黄素+损伤组显著下调ROS水平(P<0.01).与损伤组比较,大黄素+损伤组显著下调增殖蛋白Ki67表达(P<0.01),抑制新生内膜中VSMCs的增殖(P<0.01),降低MAPK-ERK通路活化(P<0.01),减少核内c-myc活化(P<0.01).结论 大黄素能够缓解大鼠颈动脉狭窄,其机制可能是大黄素下调ROS/MAPK/ERK/c-myc通路活化,降低增殖蛋白Ki67表达,从而抑制新生内膜中VSMCs的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骨折愈合进度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7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设为骨折组,术后检测氧化应激水平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以年龄、性别配对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指标;骨折组患者于术后第12、16周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采用Pearson多重线性分析氧化应激水平与骨折愈合进度、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骨折组患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为(73.65±12.07)IU/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0.42±10.28)IU/mL,丙二醛(MDA)水平为(6.68±0.84)μmol/L,高于对照组的(2.19±0.15)μmol/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定量、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5.81±0.90)g/L、(2 374.63±290.42)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9±0.36)g/L、(204.63±27.8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示12周骨折愈合21例,16周愈合51例,延迟愈合7例。12周愈合组SOD水平高于16周愈合组、延迟愈合组,MDA水平低于16周愈合组、延迟愈合组,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16周愈合组、延迟愈合组;16周愈合组SOD水平高于延迟愈合组,MDA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延迟愈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与骨折愈合进度、FIB呈负相关(r=-0.813,-0.683),MDA水平与骨折愈合进度、FIB呈正相关(r=-0.628,0.592)。结论股骨颈骨折和手术均可引起氧化应激,且应激程度与骨折愈合进度和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应引起重视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促进骨折尽快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捏脊刺四缝穴结合口服药物治疗小儿厌食(脾虚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厌食(脾虚食积型)患儿113例,随机分为甲组31例,采用捏脊刺四缝穴配合口服药物疗法,乙组35例,只采用捏脊刺四缝穴疗法,丙组47例,只采用口服药物疗法,2周后观察3组疗效.结果 甲组总有效率96.78%,优于乙组的88.57%和丙组的7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捏脊刺四缝穴结合口服药物治疗小儿厌食(脾虚型)短期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胆总管下端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35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癌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与胆石症病史数据。并选取同期入院诊治的单纯胆管下端癌患者35例为对照 A 组,单纯胆总管下端结石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 B 组。对比三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结果:35例胆管下端癌患者均经诊断证实存在胆管结石。所有患者术前均经 B 超检查,明确诊断者15例,阳性率为42.86%;24例经 CT 检查,确诊18例,阳性率为75.00%;30例行 MRCP 检查,确诊11例,阳性率为36.67%;14例行 ERCP 检查,确诊14例,阳性率为100.00%。实验组 CA -50为(142.95±46.92)U/L,CA -199为(208.80±116.64)U/L,CEA 为(18.40±3.59)μg/L;对照 A 组 CA -50为(210.44±67.59)U /L,CA -199为(611.83±389.52)U/L,CEA 为(47.41±20.97)μg/L;对照 B 组 CA -50为(15.17±3.06)U /L,CA -199为(17.33±4.15)U/L,CEA 为(7.69±3.85)μg/L。三组差异显著(P <0.05)。胆总管下端结石合并胆总管下端癌患者的年龄多为60~69岁,胆石症病史以9~13年的为多,10年以上胆石症病史的发病率高于10年以下病史者。结论:长期胆管结石病史、老年胆管结石患者,血清肿瘤因子 CA -50、CA -199、CEA 显著升高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胆管癌。B 超的诊断阳性率较低,可结合多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共同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择60例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的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T-CH、LDL-C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FT3、FT4、胰岛素、抵抗素、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TS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FT3 、FT4、HOMA-IR呈正相关关系,与T-CH、LDL-C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糖、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视神经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变化观察腺病毒介导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移植对颅内段视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长距离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建立额下显微外科入路大鼠颅内段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并分组,构建腺病毒介导CNTF基因转染的嗅鞘细胞并移植入动物眼玻璃体内,检测GAP-43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结果:成功培养分离出稳定分泌腺病毒介导CNTF基因的嗅鞘细胞,CNTF治疗组和OECs-CNTF治疗组GAP-43表达较损伤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 OECs(嗅鞘细胞)-CNTF组较单纯CNTF治疗组GAP-43表达明显增加,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CNTF转染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颅内段视神经损伤后神经纤维长距离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骨折患者的特点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3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的8例血友病合并骨折患者,甲型血友病6例,乙型血友病2例;其中轻型2例,中型3例,重型3例;按照骨折部位不同分为股骨颈骨折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双侧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1例,胫腓骨骨折1例,肱骨髁间骨折1例;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或者关节置换术。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并随访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33.5岁(14~47岁);6例骨折发生于股骨;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远端骨折、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骨折行肘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50~600 mL,平均262 mL;围手术期FⅧ/凝血酶原复合物平均使用量为358 U/kg(125~554 U/kg);术后2例患者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术后均出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术后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血友病合并骨折主要发生于青年,骨折部位以股骨为主;完善术前准备,在替代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安全地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苦豆子总生物碱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苦豆子总生物碱提取并纯化,处理成澄清的药物溶液后用于细胞给药。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苦豆子总生物碱作用24h后4T1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24h后4T1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药物浓度为5.00mg/mL时,4T1细胞存活率为63.05%;药物浓度为10.00mg/mL时,4T1细胞存活率为20.30%,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实验组药物浓度为6.25mg/mL时,细胞凋亡率为11.4%;药物浓度为10.00mg/mL时,细胞凋亡率为41.7%,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苦豆子总生物碱能诱导细胞凋亡,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护士照料住院疼痛患儿时的内心体验。方法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方法,选择15名儿科新护士进行深度访谈,对结果进行笔录及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得出两大主题:住院患儿疼痛符合预料疼痛模式时,新护士将会有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反之,新护士内心体验则表现为恐惧、无助、被否定感、不自信。结论新护士照料疼痛患儿的内心体验值得关注,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新护士疼痛护理能力,保证儿科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