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7篇 |
免费 | 22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15篇 |
基础医学 | 83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267篇 |
内科学 | 87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72篇 |
外科学 | 90篇 |
综合类 | 466篇 |
预防医学 | 282篇 |
眼科学 | 32篇 |
药学 | 14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00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105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110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88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161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组(观察组)60例及单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联合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心电图2 h STR>50%比例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心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明显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并且有利于恢复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常体重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对孕妇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治疗的87例孕前正常BM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孕妇的围产结局资料,并与同期180例正常BMI孕妇的围产结局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2组产妇早产(9.2%vs.8.9%)、产后出血(9.2%vs.8.9%)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16.1%vs.8.9%)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6%vs.5.0%)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BM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危险明显高于非多囊卵巢综合征产妇,在临床上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微小miR-133a在人绒癌细胞株(JEG-3)中对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包裹化学合成的miR-133a前体分子并转染JEG-3,从而过表达及抑制miR-133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转染后miR-133a及HLA-G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miR-133a后细胞中HLA-G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JEG-3细胞中抑制miR-133a后HLA-G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表达增加;在JEG-3细胞中过表达miR-133a后HLA-G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JEG-3细胞中miR-133a能够负性调控HLA-G的表达,进一步验证了miR-133a与自然流产、子痫前期等疾病的相关性,并为进一步探索相关疾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Cohen术围手术期各变量值,分析影响Cohen术后反流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及追踪随访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及原发性膀胱输尿管交界处梗阻(POM)患儿,排除继发反流及梗阻患儿,设置围手术期各个变量,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寻影响Cohen术后反流因素.结果 共随访218例原发VUR及POM,排除2例术中输尿管折叠再植术,1例术后出现对侧反流,1例术侧产生梗阻并发症.共纳入研究214例,其中VUR 74例,POM 140例.平均年龄3.7岁(7个月至17岁),平均手术时间72.3 min(60~95 min),平均出血5.5ml,随访时间6~53个月.19例患儿术后产生反流的并发症,其中11例通过保守治疗好转,8例通过再次Cohen术治愈,术后无反流率91.1%,最终手术成功率96.3%.经统计学检验发现在手术年龄7个月至17岁、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7情况下,手术成功率与性别、年龄、病种、单双侧、反流度数、裁剪、埋植长度、埋植直径、埋植长度与直径比、支架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前输尿管直径、术前泌尿系感染(UTI)无关(P>0.05);输尿管黏膜下长度与直径比以≥5与<5分成两组,两组手术成功率也无差异(P>0.05).结论 在7个月至17岁、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7情况下,Cohen术后反流与围手术期各个因素无关,即在此年龄段输尿管黏膜下埋植长度与直径比≥2.5即可起到抗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川崎病(KD)急性期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冠状动脉损害(CAL)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挑选符合本研究的KD患儿50例、健康儿童65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2、IL-4、IL-6、IL-10、IFN-γ、TNF-α的浓度,并将KD组分为CAL组和非CAL组进行对比.[结果]①KD组IL-4、IL-6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2、IL-10、IFN-γ、TNF-α浓度与健康对照组浓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AL组IL-6浓度较非CAL组IL-6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IL-2、IL-4、IL-10、IFN-γ、TNF-α浓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I-6水平的升高与KD血管炎症的发生有关,KD急性期监测IL-4、IL-6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KD病情变化及转归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 N-α乙酰基转移酶(Naa10p)表达对舌鳞癌 Tca8113细胞平阳霉素(PYM)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体系分别构建干扰及过表达 Naa10p 的 Tca8113细胞株,并设立相应的对照细胞 Tca8113-LV-NC,鉴定干扰和过表达效率,MTS 法检测药物处理后各处理组细胞对 PYM的敏感性。结果:干扰 Naa10p 的 Tca8113-LV-shNaa10p 细胞、过表达Naa10p 的 Tca8113-LV-Naa10p 细胞与对照细胞 Tca8113-LV-NC 对平阳霉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0.772±0.106)μg/ml、(2.157±0.123)μg/ml、(6.301±0.069)μg/ml(组间比较,P <0.05)。结论:下调 Naa10p 表达可降低口腔鳞癌细胞 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上调 Naa10p 表达可增强口腔鳞癌细胞 Tca8113对平阳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轻度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诊断为轻度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799例患者(试验组)和762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比较2组人群的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对试验组按年龄、性别、患病时间、间隔期、溃疡数目、过敏史等情况进行分类,分别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x2检验,分析其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对部分检测阳性患者进行食物轮替,观察其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2%和40.9% (P=0.101);对试验组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低龄人群和短间隔人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3%和83.9%)显著高于其他人群;食物轮替可明显延长溃疡间隔总天数(轮替前均值13.00 d,轮替后均值14.77 d,P=0.007),但对溃疡数目(轮替前均值为6.63个,轮替后均值为5.95个,P=-0.057)无显著影响.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于年轻、频繁发作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2016年的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84例,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为四周.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8.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有区别,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比较轻,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行,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岛素和川芎嗪单独和联合治疗对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蛋白-1(sTRE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影响,观察其抗炎和抗氧化效果.方法 建立重度烫伤内毒素血症SD大鼠模型80只,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胰岛素组(腹腔注射胰岛素)、川芎嗪组(腹腔注射川芎嗪)、联合组(腹腔注射胰岛素和川芎嗪)及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各20只.测定各组伤前,伤后1、3、5和7d血浆sTREM-1、ICAM-1、MDA和SOD水平变化.结果 4组伤后各时间点血sTREM-1和sICAM-1以及MDA水平均高于伤前(P<0.01),SOD水平低于伤前(P<0.01).胰岛素组、川芎嗪组和联合组伤后各时间点血浆sTREM-1、sICAM-1以及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伤后各时间点血浆sTREM-1、sICAM-1和MDA水平均低于胰岛素组和川芎嗪组(P<0.01),SOD水平均明显高于胰岛素组和川芎嗪组(P<0.01).结论 严重烫伤内毒素血症大鼠存在过度炎性反应和氧自由基损伤,胰岛素和川芎嗪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且联合治疗比单独治疗效果好;胰岛素和川芎嗪联合治疗可作为防治严重烫伤后过度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