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0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20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767篇
内科学   362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188篇
特种医学   265篇
外科学   644篇
综合类   1441篇
预防医学   41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650篇
  4篇
中国医学   510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运动存在昼夜节律,表现为白天活跃,夜间减弱或消失,这是一种内生性的、由时钟基因控制的生物节律。肠运动节律既可与中央节律保持高度一致,也可独立于中央节律而对外周环境刺激做出反馈。外科手术会破坏肠运动的昼夜节律,而围手术期合理使用褪黑素、五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和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则有助于促进此节律的恢复。外科医生了解肠运动节律的机制,有助于加深术后肠麻痹(POI)的认识,再基于时辰药理学,在合适的时机以适宜的剂量给药,或许能进一步缩短POI时间,促进肠运动功能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2.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认识初探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金劲松 《天津中医药》2020,37(3):247-2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属"寒湿疫"范畴,以湿邪为病机核心,以肺为病位中心,以脾胃盛衰为疾病进退的关键。治疗与预防调护方面,急性期,卫气同调,宜宣清和化;恢复期,肺脾同治,宜清补轻宣,注重饮食、情志调摄;谨慎使用抗病毒、抗生素、激素及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4.
王刚 《江西中医药》2020,51(4):17-19
《湿热病篇》是治疗湿热性疾病的重要著作,其中第3条陈述的症候为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与痛风急性期症状单关节红肿热痛、下肢沉重、活动受限或伴发热高度相似。在此基础上,对痛风进行辨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据荟萃分析要求,全面检索CBM、CNKI、VIP、PubMed、Embase及The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以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为干预措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且为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文献的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4月。由两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检索并提取资料,如果遇到分歧,找第三方(老师或者专家)协助解决。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或CCT,受试者共1244例,10篇文献报道总有效率,总有效率异质性检验:[Chi2=5.07,P=0.83,I2=0%,OR=4.00,95%CI(2.72,5.89),Z=7.03,P<0.00001]。10篇文献报道了VAS评分,异质性检验,[MD=-1.72,95%CI(-2.39,-1.06),Z=5.10,(P<0.00001)]。2篇文献报道了WOMAC指数,异质性检验,[Chi2=0.01,P=0.91,I2=0%,MD=-6.84,95%CI(-9.23,-4.45),Z=5.61,P<0.00001]。2篇文献报道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异质性检验,[Chi2=0.84,P=0.36,I2=0%,MD=7.97,95%CI(5.60,10.34),Z=6.60,P<0.00001]。仅有1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但其结论的验证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佛山市健翔医院收治的颈源性眩晕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3次/周针灸、局部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1次/周的针刀松解寰枕筋膜治疗,均治疗3周。依照《颈性眩晕评估量表(ESCV)》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评分变化、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2组患者血清中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的含量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统计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眩晕症状缓解时间及生命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眩晕有效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眩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的平均血流、收缩期血流、舒张期血流速度、血清中NO及EDHF水平明显上升,血管搏动指数显著下降(P<0.05);生命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刀松解寰枕筋膜能够通过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有效治疗患者的颈源性眩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R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3种不同腔内技术对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存质量评分(QOL)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5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URP组(n=60)、PKRP组(n=61)、PKEP组(n=64)。TURP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PKRP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PKEP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观察三组手术持续时间、腺体切除量、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比较三组术前术后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RUV)、IPSS评分及QOL评分,并统计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PKEP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TURP组和PKRP组(P0.05),而TURP组与PKRP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URP组比较,PKRP组和PKEP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RUV水平及IPSS评分、QOL评分均降低,而腺体切除量及Q_(max)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KRP组比较,PKEP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RUV水平、IPSS评分及QOL评分均降低,而腺体切除量及RUV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前Q_(max)、RUV水平、IPSS评分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种不同腔内技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PKEP组患者总有效率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腺体切除量多且并发症少,能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往往需要接受繁多的检查和经验性治疗, 且治疗后患者症状仍易反复, 常出现社会、心理问题。近年来, 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治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神经调节剂可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 但受到药物不良反应和有效性的限制, 新型靶向药物又尚处于研发阶段。因此, 非药物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其疗效也在一些研究中得到证实。本文总结了难治性慢性咳嗽非药物治疗的相关术语描述、作用机制、组成内容、实施方法、效果评价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以期为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综合诊治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胆胰肠结合部(CPDJ)医源性损伤发生隐匿,易漏诊与误诊,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近年来,随着胆石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胆胰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内镜和胆道镜等技术的深入推广,CPDJ医源性损伤发生逐渐增多。损伤处理方式和时机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治疗方案因人、因时而异。目前,多以“损伤控制性外科”理念为原则,继而进行“个体化”分期手术治疗。但二次手术治疗成本高、风险大、病人预后不佳,因此,防胜于治,全面而细致的防治思维可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CPDJ医源性损伤的监测及诊断技术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残胃癌(GS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0月就诊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青海省人民医院肿瘤外科的102例GSC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2例GSC患者中,首次疾病为良性者20例(19.6%),首次疾病为恶性者82例(80.4%)。首次术后至GSC发生的时间间隔,首次疾病为良性者为204(108~481)个月,首次疾病为恶性者为38(5~204)个月,前者GSC均发生于首次术后60个月后,后者大多数(84.2%)发生于首次术后60个月以内,且两者在首次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构成比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首次疾病为良性者GSC主要发生于非吻合口(60.0%),而首次疾病为恶性者主要发生于吻合口(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11例(10.8%),姑息性手术19例(18.6%),未手术72例(70.6%)。83例获随访1~50个月,全组GSC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25.5%,患者的生存率与首次疾病的良、恶性无关(P=0.086),而与GSC的病理组织分型、有无合并症以及CEA、CA19-9水平有关(均P0.05)。结论:GSC的发生与首次手术方式及首次消化道重建方式有关,不同首次疾病性质患者GSC发生的间隔时间及发生部位不同;GSC预后差,GSC的病理组织分型、合并症及部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对GSC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