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长磊 《新中医》2015,47(3):135-13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10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大承气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的74.0%高(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正常排便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恶心、发热中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技巧。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的95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SILS-TEP)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 结果95例SILS-TEP手术,2例中转为常规三孔TAPP手术。单侧手术时间(66.74±10.95)min。术后发生血清肿3例,脐部切口感染2例,无阴囊血肿、慢性疼痛、补片感染和脐部切口疝,随访期间无复发。主要技巧包括:对常规单孔Port进行改良/造和带吸引电钩有助操作;脐下缘弧形切口有利于隐匿瘢痕;左右手交叉操作;疝囊用电钩分离或分离钳接电后分离。 结论熟练掌握单孔条件下的手术技巧及规范操作的TEP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修补的效果。方法对8例行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00~190 min;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1例术后修补区域腹壁疼痛,1例术后补片上方血清肿。本组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2个月,平均23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耻骨上切口疝修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修补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齐长磊 《新中医》2015,47(6):75-76
目的:探讨腹部普外科手术后中药药熨对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腹部普外科手术的153例患者采用简单抽样法随机分为2组,B组予以常规干预疗法,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药熨方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记录术后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6.3%,B组为7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P<0.05)。结论 :对行腹部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予以常规干预联合中药药熨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肠道功能术后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癌旁粘膜p53蛋白的表达,探讨远端肠壁内浸润的分子长度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4例直肠癌癌旁移性黏膜中p53蛋白表达。结果(1)直肠癌远端扩散有9例,占29.4%,远端扩散距离均在2cm以内。(2)34例直肠癌标本其癌组织远端均表现为癌旁黏膜.其癌旁黏膜的距离均未超过4cm。(3)P53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为20例,阳性率为58.6%;在癌旁表达为10例,阳性率为29.3%。结论 直肠癌远端肠管移性黏膜2—4厘米处于癌前病变状态,用免疫组化染色较常规HE测量直肠癌远端浸润长度更准确,对指导临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我院术后病理确诊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胃癌标本80例设为观察组,将其癌旁组织设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LUT-1、HIF-1α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GLUT-1、HIF-1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7.50%、73.75%)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11.25%、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GLUT-1、HIF-1α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GLUT-1阳性表达与TNM分期、淋巴转移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胃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UT-1、HIF-1α的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LUT-1、HIF-1α可能与胃癌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对胃癌的诊断、疗效及预后的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IκBα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的抑制蛋白IκBα在金地鼠颊囊鳞癌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建立金地鼠颊囊癌变的动物模型。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在地鼠颊囊黏膜正常上皮 (n =2 2 ) ,上皮单纯增生 (n =2 0 ) ,上皮异常增生 (n =35 ) ,鳞状细胞癌 (n =2 3)中IκBα的表达变化。结果 :各阶段均有IκBα的表达 ,但表达强度不同 ,呈现一种动态变化过程。在正常颊囊黏膜组织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IκBα局限表达于基底层和棘层底部细胞的胞浆中。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的出现及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 ,IκBα表达显著下降 ,较正常组和单纯增生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一旦鳞癌生成后 ,IκBα表达上调 ,明显高于上皮异常增生组 (P <0 .0 1) ,甚至超过癌变前正常水平 (P <0 .0 1)。结论 :IκBα在金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异常 ,尤其是在上皮异常增生阶段的表达水平下调 ,可能是口腔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一个早期事件 ,且可将其作为口腔癌变监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31例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切除术,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1例,患者术前肝功能Child C级,术后并发肝肾功能衰竭,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余病例并发肝性脑病1例,左膈下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3例,均治愈,随访1~3年,无再次大出血发生。结论彻底的断流术对于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的长期结局,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PSM)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结肠切除术治疗的124例结肠脾曲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所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及开放组。对患者采用PSM法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性别、体质指数(BMI)、临床分期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最终两组各有48例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结局。结果与开放组比较,腹腔镜组具有术中失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及住院天数较短等特点。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30 d内死亡率均为0。腹腔镜组与开放组患者的病理结果(TNM分期、肿瘤分化状态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5年总体生存率及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脾曲癌与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较好的短期结局及类似的长期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