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OrbscanⅡ系统测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4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40只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用OrbscanⅡ系统观察患者双眼手术前,手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时的角膜地形图的变化.结果 ①手术眼3mm及5mm区总角膜曲率在术后1d比术前减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1周、1个月、3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手术眼手术后3mm及5mm区总散光、Irreg值及角膜厚度在术后1d、1周时较术前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术后1个月与3个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非手术眼总角膜曲率、总散光、Irreg值及角膜厚度在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时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用OrbscanⅡ系统可较全面评估角膜参数的变化、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在术后1个月内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并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文献,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致视网膜下液的来源、细胞成分、细胞生长因子及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做了详尽的综述,为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螺旋CT征象及其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患者的螺旋CT资料,分析其CT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28例患者生物学危险度:极低度2例(7.1 %),低度4例(14.3 %),中度8例(28.6 %),高度14例(50.0 %).肿块的大小、边界、密度、侵犯和/或转移、坏死或出血与肿瘤的生物学危险性之间差异密切相关(P < 0.05),而肿瘤的形态、强化程度与危险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GIST的鉴别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黄旭东  郑晓鹏  郑赵利 《河北医学》2011,17(8):1041-104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与健康个体的差异,探讨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患者(10例空腹血糖>11.1mmoL/L,余20例空腹血糖<9.0mmoL/L)和20例正常人群的新鲜粪便,利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和快速细菌鉴定法对双歧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进行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与调节的关系,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双眼白内障程度相近的病例30例共60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测量主视眼,术前测量在自然状态下和缩瞳后的晶体厚度,取术中撕取的中央部晶体前囊膜做HE染色,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30例术前术后未出现主视眼转换情况,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在自然状态下和缩瞳后的晶体厚度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视眼和非主视眼的晶体囊膜上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606±429)个/mm2和(3913±433)个/mm2,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主视眼因为在日常视觉活动中动用的调节度大,进入眼内的光线量大,可能因此造成了晶体囊膜上皮细胞数目的减少,导致其白内障发病先于非主视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s,CRI)相关因素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选择行CVC 301例,依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筛选感染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并观察不同置管位置病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结果纳入本研究行CVC 301例中共发生感染53例(1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及导管种类与CVC发生CRI无关,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及置管位置均与CVC发生CRI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糖尿病肾病、置管时间及置管位置均是CVC发生CRI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内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CRI率分别为10.1%和24.1%,CRI率颈内静脉置管低于股静脉置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研究中颈内静脉置管CRI多为革兰阳性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而股静脉置管CRI多为革兰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结论为减少CVC发生CRI,置管前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营养状况,并尽可能选择颈内静脉置管;对CVC发生CRI者,应依据细菌谱针对性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高糖诱导大鼠系膜细胞CTGFmRNA的表达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高糖状态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及其下游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的表达以及对系膜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高糖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p38 MAPK和CREB1及其磷酸化蛋白(p-p38 MAPK、p-CREB1)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CTGF和纤维黏连蛋白(FN) mRNA的表达。放免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层黏连接蛋白(LN)和IV型胶原的分泌含量。结果: 与低糖组和低糖加甘露醇组相比,高糖组系膜细胞p-p38 MAPK、p-CREB1表达明显上调,CTGF和FN mRNA的表达增加,细胞上清液中FN和IV型胶原含量增加。SB203580能够明显抑制高糖培养系膜细胞p38 MAPK和CREB1的磷酸化,下调CTGF和FN mRNA表达,抑制细胞上清LN和Ⅳ型胶原的分泌。结论: p38 MAPK信号途径可能参与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CTGF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检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40例合并有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合并糖尿病组)与40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对照组),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病变血管所在位置、血管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混合斑块占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斑块负荷为(65.88±2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2±19.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糖尿病时患者混合斑块明显存在增多趋势(P0.05)、斑块负荷明显较高(P0.05),而软斑块与钙化斑块则与是否合并有糖尿病无关(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较未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混合斑块多见、斑块负荷较高,提示合并糖尿病的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风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睑裂综合征(blepharophimosis-ptosis-epicanthus inversus syndrome,BPES)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眼睑组织中FOXL2、SOX14及BPESC1 3个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这3个基因与BPES的相关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方法 TRIzol法抽提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旋覆花素对其的影响,探讨炎性信号途径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游泳至力竭建立过度训练模型。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N,n=8)、力竭运动组(ES,n=24)、旋覆花素干预组(IB,n=16)。CN组为安静对照。ES组又根据力竭后恢复时间分为力竭即刻(ESI,n=8)、力竭后6 h(ES 6 h,n=8)和力竭后24 h (ES 24 h,n=8)。IB组于力竭运动前24 h 给予旋覆花素25 ml/kg,分3次灌胃后进行力竭运动,分为IB 6 h(n=8)和IB 24 h(n=8)组。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NF-α和NF-κB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组织细胞NF-κB的变化。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肾组织凋亡细胞、TNF-α和NF-κB表达的平均吸光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TNF-α与NF-κB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非参数Spearman法分析TNF-α和NF-κB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TUNEL法显示,过度训练大鼠于力竭后即刻、6 h及24 h肾组织细胞凋亡数呈进行性增多(P < 0.01)。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有TNF-α轻微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力竭后即刻(0.136±0.009)、力竭后6 h(0.171±0.011)、力竭后24 h(0.229±0.008)大鼠肾组织TNF-α表达逐渐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09±0.010)(均P < 0.05)。对照组大鼠肾组织NF-κB有轻微表达;力竭后即刻其表达即显著增高(0.129±0.011)(P < 0.05);力竭后6 h(0.166±0.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095±0.010)及力竭后即刻组(均P < 0.05);力竭后24 h(0.218±0.019)则进一步增高,显著高于力竭后即刻和6 h组(均P <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也证实了力竭后大鼠肾组织NF-κB有同样变化趋势。过度训练大鼠肾组织TNF-α与NF-κB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955,P < 0.01);肾组织TNF-α和NF-κB表达与肾组织细胞凋亡之间均呈正相关(r = 0.953,r = 0.939,均P < 0.01)。用旋覆花素干预后,与同时间点力竭组比较,过度训练引起的肾组织TNF-α (6 h:0.142±0.012,24 h:0.130±0.010)和NF-κB(6 h:0.138±0.010,24 h:0.136±0.011)的过度表达均被显著抑制(均P < 0.05)。 结论 过度训练可导致肾组织炎性反应增强,旋覆花素能部分逆转这种炎性反应。这可能是过度训练引起肾组织细胞凋亡及旋覆花素抗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