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明确中国异烟肼(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方法: 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国结核分枝杆菌耐INH基因突变的研究文献,对纳入文献的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突变类型,以及氨基酸改变数量等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69篇中英文文献,共6393株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95.71%(6119/6393)检测到基因突变或缺失,其中katGinhAaphC突变数量最多,分别占77.57%(4959/6393)、15.20%(972/6393)、3.69%(236/6393)。单基因单位点突变占87.80%(5613/6393),联合突变占12.20%(780/6393)。katG315突变占INH耐药菌株总数的56.22%(3594/6393),katG463突变占10.03%(641/6393),inhA15突变占10.10%(646/6393)。突变形式最常见的是C→T,占10.03%(641/6393)。结论:中国INH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突变基因最多的是katGinhAahpC,突变密码子最多的是katG315katG463inhA15。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肠道菌群紊乱是肺结核的常见合并症。肠道菌群紊乱会加重肺结核的病理损伤。从中医病机角度,二者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络理论、津液理论及气机升降理论。从生物学机制角度,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宿主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产生抗结核作用的代谢产物以限制肺结核进展;肺结核导致的肠道菌群改变或与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相关;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或与药物杀菌性相关。肠道菌群的相关疗法对肺结核诊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通过增加肠道益生菌、粪菌移植、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改善饮食结构等方法可调节肠道菌群以达到辅助治疗肺结核的目的。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既往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文献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进行再评价研究。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万方、CNKI和VIP数据库,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8月。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初步筛选出30篇文献,排除重复发表的15篇文献和非耐多药肺结核的10篇文献,最终纳入5篇文献进行研究。采用AMSTAR量表和GRADE分级评价系统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评价。 结果 共纳入5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获得8个结局指标,分别为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改善率、治愈率、复发率、治疗有效率。纳入文献均采用中药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AMSTAR量表评分显示,3篇分值为6分,属于中等质量;1篇分值为7分,1篇分值为9分,属于高质量。GRADE分级显示,5篇文献的8个结局指标中有1篇痰菌阴转率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极低级,其余17个指标为中级(3个)或低级(14个)。5篇文献描述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可提高强化期和巩固期的痰菌阴转率及肺部病灶吸收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空洞闭合率,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其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为中高级,但结论的证据强度较低,需加强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化疗方案加芩部丹片对复治肺结核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牵头开展的芩部丹治疗复治肺结核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2313610)的复治结核病患者,共1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H-R-Z-E-S/6H-R-E+芩部丹片,93例)和对照组(2H-R-Z-E-S/6H-R-E+安慰剂,8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咳嗽、咳痰、胸痛、潮热、颧红、盗汗、口渴、咽干共8个临床症状积分)和SF-36评分(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共9个维度的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改善中医证候的有效率为91.4%(85/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6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010,P=0.012)。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潮热、颧红、盗汗、咳痰、口渴、咽干6项症状积分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83.9%(78/93)、71.0%(66/93)、86.0%(80/93)、84.9%(79/93)、80.6%(75/93)、87.1%(81/93),均高于对照组[68.2%(60/88)、53.4%(47/88)、73.9%(65/88)、70.5%(62/88)、54.5%(48/88)、65.9%(58/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415,P=0.013;χ 2=5.943,P=0.015;χ 2=4.195,P=0.041;χ 2=5.516,P=0.019;χ 2=14.144,P<0.001;χ 2=11.391,P=0.001)。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健康变化、生理机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的4项SF-36评分的平均秩次分别为98.58、99.03、102.27、100.47,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秩次(82.99、82.51、78.69、8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87.000,P=0.027; U=3345.000,P=0.028; U=3009.000,P=0.002; U=3211.000,P=0.012)。结论 芩部丹片有助于改善复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芩部丹颗粒辅助化疗药物治疗阴虚火旺型耐多药肺结核(MDR-PTB)强化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符合标准MDR-PTB患者72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化疗方案(6 Amk,Pa,Lfx+15 Pa,Lfx)+X(X药物由各中心专家根据患者个体病况选择,原则不超过3种)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基础化疗方案的同时服用复方芩部丹颗粒。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强化期治疗结束时(治疗第6个月)痰结核菌培养、痰抗酸杆菌涂片、胸片、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强化期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对照组痰菌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涂片阳性分级计数2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片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缩小、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部丹颗粒能降低阴虚火旺型MDR-PTB患者痰液结核菌含量,降低传染性,能促进阴虚火旺型MDR-PTB患者肺部病灶吸收、空洞缩小及闭合,减轻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川芎平喘合剂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平喘合剂,每次20 mL,每日3次。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经治疗,治疗组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具有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TNF-α、IL-6过度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证型与痰结核分枝杆菌、肺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3家医院的373例MDR-PTB患者,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揭示MDR-PTB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不同证型与痰结核菌阳性程度、肺部病变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 MDR-PTB主要分为肺气亏虚、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4型。阴虚火旺、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型痰涂阳性程度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P〈0.01),阴虚火旺型痰涂阳性程度较肺肾气阴两虚、肺脾气虚型均明显(P〈0.05)。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型肺部病变范围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或P〈0.01),肺肾气阴两虚型肺部病变范围较肺脾气虚、阴虚火旺型明显(P〈0.05,P〈0.01)。结论 MDR-PTB患者肺部病灶范围愈大,涉及脏腑越多,证型越复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基于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将742例MDR-T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8例)和对照组(35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化疗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医辨证论治方案,两组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不同时间和不同证型患者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程度、生存质量评分(SF-36)的变化。结果注射期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48.45%高于对照组的38.70%(P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84.65%高于对照组的78.92%(P0.05);注射期结束时和疗程结束时,治疗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注射期结束及疗程结束时,治疗组阴虚火旺型患者痰菌阴转率、肺部病灶吸收程度、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同证型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不同证型空洞闭合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西医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MDR-TB较单纯使用抗结核化学药物效佳,可明显提高痰菌阴转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其中以阴虚火旺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 ,将101例轻至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川芎平喘合剂。观察临床症状评分及肺通气功能相关指标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变化,并进行哮喘控制测试,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均较4周前下降(P〈0.01),且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哮喘完全控制率均高于本组4周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均较4周前上升(P〈0.01),且治疗组第4周、第8周的PEF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及第12周的PEF占预计值%亦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联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0.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病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全球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2006年全球新增920万个结核病例,2006年有170万人死于结核病[1].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近年来结核病免疫学研究大踏步前进,使人们对结核病的发病、临床经过、预后和复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