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腾茂  刘飞  王蓉  孙少伯  高慧琴 《中草药》2017,48(9):1812-1819
目的研究秦艽寒热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其踝关节病理学改变,探讨药性-病证-疗效之间的关系及中药治疗RA的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Ⅱ型胶原(CⅡ)组、病证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秦-威)组、秦艽-桑寄生(秦-桑)组和秦艽-防己(秦-防)组8组,采用CⅡ诱导加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湿热痹RA大鼠模型,各给药组ig给予制备的对应药液。实验中每3天测1次足跖厚度,计算足跖肿胀度;实验前期、中期、后期各进行1次关节炎指数(AI)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踝关节MMP-3和TIMP-1的表达,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Ⅱ组和病证模型组的足跖肿胀度、AI评分及MMP-3表达量均明显升高,TIMP-1表达量明显降低,CⅡ组和病证模型组大鼠关节面毛糙、破损,关节软骨破坏严重,大量肉芽组织增生,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经药物治疗后,与病证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足跖肿胀度、AI和MMP-3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秦-防组降低最为显著;TIMP-1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秦-防组升高最为显著。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关节软骨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均有所减轻,炎性细胞及新生血管减少,修复纤维增多,瘢痕组织增多。结论对于风湿热痹RA,平寒相配效果优于平温、平平相配,实验结果与中医临床"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该配伍治疗风湿热痹R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MMP-3表达、升高TIMP-1表达、减轻关节软骨破坏以及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腾茂  刘飞  王蓉  高慧琴 《中草药》2017,48(11):2255-2260
目的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影响,探讨病证-药性-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CII)组、病证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单味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秦-威)组、秦艽+桑寄生(秦-桑)组和秦艽+防己(秦-防)组,采用天然牛II型胶原(CII)诱导加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湿热痹RA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分别ig给予制备的对应药液(25 mg/kg)。实验中测量大鼠体质量、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评分、痛阈值、冷痛耐受值及压力耐痛值,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运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PCA和聚类分析,设定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结果 PCA筛选出2个主成分,二者携带原变量信息的89.6%,第1主成分反映除体质量之外其他变量的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体质量这一变量的信息;以主成分因子得分与其权重(方差贡献)乘积之和相加,得出各组的总因子得分(F值,F值越大,病情越严重),病证模型组F值最大,对照组F值最小,给药组中秦-防组F值明显小于秦-威组、秦-桑组。聚类分析将8个组按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聚为3类,与理论实际相符合;给药组中秦-防组单独聚为一类,其余给药组聚为一类。结论对于风湿热痹型RA,平寒相配疗效优于平温、平平相配,实验结果符合中医临床"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PCA法和聚类分析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以用于评价动物模型及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能引起对称性多关节病变的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发展的关键机制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失调,故重构Th17/Treg平衡可能是RA治疗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具有整体性和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等显著优势。本文就近5年中药调控Th17/Treg平衡治疗RA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萜类等中药有效成分/部位在调控Th17/Treg平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药复方可通过发挥祛风、除湿、化瘀、通络、止痛、散寒、扶正等功效来干预Th17/Treg平衡;中药外治效果明显,可作为临床治疗RA的辅助手段;相关作用机制包括调节炎症因子产生、调控转录因子表达和干预信号通路激活等。但现有研究存在机制研究不深入、临床研究少、中药外治研究有限、缺少联合治疗研究的不足,有待后续研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