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树军  马耀玲  王金兰  李军  赵明  白丽明 《中草药》2019,50(8):1906-1914
目的研究艾蒿Artemisia argyi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艾蒿中分离得到3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1)、半齿泽兰素(2)、对羟基苯乙酮(3)、覆盆子酮(4)、姜酮(5)、7-羟基香豆素(6)、对羟基苯甲酸(7)、脱氢去乙酰氧母菊素(8)、3α-羟基-1(10),4,11(13)-吉马三烯-12,6α-内酯(9)、棕矢车菊素(10)、7-羟基松油醇(11)、顺-2,8-二羟基-对薄荷-1(7)-烯(12)、反-2,8-二羟基-对薄荷-1(7)-烯(13)、艾黄素(14)、东莨菪内酯(15)、艾蒿内酯C(16)、去乙酰母菊酮素(17)、1-表-4,5-二氢灰蒿素C(18)、11,13-脱氢去乙酰母菊酮素(19)、1,9-壬二酸(20)、3-methoxy-tanapartholide(21)、红花菜豆酸(22)、断愈创木酸(23)、5,3′,4′-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24)、1,7-庚二酸(25)、10-epi-ajafinin(26)、3-epi-iso-seco-tanapartholide(27)、austroyunnane C(28)、刘寄奴内酯(29)、川芎内酯A(30)、seco-tanapartholide B(31)、3-dehydroxy-iso-seco-tanapartholide(32)、3α-hydroxyreynosin(33)、二氢红花菜豆酸(34)。结论化合物4、22、25、30、33、34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7、8、11~13、21、23、24、26~28为首次从艾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我国儿科A群β溶血性链球菌(GAS)临床分离株抗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收集5所儿童医院2005--2006年222株GAS感染的临床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1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诱导试验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表型;PCR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 RT和mefA。结果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在93.69%~98.65%,MIC90〉512mg/L;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94.14%;对青霉素、头孢他啶的敏感率高达100%。分离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以耐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链阳性菌素B表型(cMLS)为主,占99.04%,iMLS表型仅2株,未检测到M型;ermB、ermRT和mefA阳性率分别为94.71%、2.89%和0。结论所测儿科GAS感染流行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高,主要耐药机制为ermB编码的23SrRNA甲基化酶导致靶位改变,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治疗我国GAS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柳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王金兰  易智聪  马耀玲  赵明  李军  张树军 《中草药》2016,47(13):2241-2245
目的研究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柳蒿地上部分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α-姜黄烯(1)、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2)、姜酮(3)、邻羟基苯丙酸甲酯(4)、邻羟基肉桂酸(5)、半齿泽兰素(6)、滨蓟黄素(7)、艾黄素(8)、黑麦草素(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0)、松脂素(11)、α-菠甾醇(12)、reynosin(13)、3α-羟基-1(10),4,11(13)-吉马三烯-12,6α-内酯(14)、东莨菪内酯(1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9、11、13、14为首次从柳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每周一课对骨科护士用药知识和态度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临床护士的新型临床教学模式。方法将96名骨科护士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骨科常用药物的教学培训;观察组按照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每周一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训。培训结束后分别考核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成绩,用药态度及对各自教学方法的反馈评估。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综合技能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态度中2个条目及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4个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的微信版每周一课能够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提高护士用药知识,改善其用药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SARS-CoV-2)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115例确诊SARS-CoV-2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与确诊人群密切接触史、临床早期症状、实验室检查及肺部CT影像学检查结果等。结果 115例患儿中,男性73例(63.5%),女性42例(36.5%),男女比例为1:0.58。105例(91.3%)有明确的SARS-CoV-2感染者密切接触史。11例(9.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34例(29.6%)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发热29例(25.2%),有呼吸道症状者(咳嗽、流涕、鼻塞等表现) 47例(40.9%),无症状感染者61例(53.0%)。49例(42.6%)肺部CT显示肺部存在磨玻璃样改变、纤维条索影、斑片状改变及肺部实变等表现,其中2例为“白肺”改变;39例(33.9%)仅表现为肺纹理增强;27例(23.5%)无肺部影像学改变。115例患儿中,3例为危重型,其中1例已治愈,另外2例在继续治疗中。结论 儿童SARS-CoV-2感染多有密切接触史;危重型病例少见;无症状感染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总结 1 例高雪氏病脾切除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大量出血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严密观察切口引流量,间断夹闭引流管,局部使用加压冷疗技术,及时应用血制品,局部使用烤灯照射。 通过积极的观察和护理,患者于手术后 2 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王金兰  马耀玲  王美娇  易智聪  李军  赵明  张树军 《中草药》2018,49(16):3758-3762
目的研究柳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采用MTT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结果从柳蒿中分离得到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methoxy-tanapartholide(1)、dehydroleucodin(2)、4β-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3)、4α-羟基愈创木-2,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4)、2β-羟基愈创木-3,10(14),11(13)-三烯-12,6α-内酯(5)、artanomalide(6)、5-epi-seco-tanapartholide A(7)、seco-tanapartholide B(8)、iso-seco-tanapartholide(9)、3-epi-iso-seco-tanapartholide(10)。结论 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柳蒿中分离得到,它们对He La细胞增殖均显示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7的活性最强,作用48、72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均小于7.8μg/m L。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我国儿科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菌株emm分型及其超抗原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测序对来自中国儿科2005年-2006年222株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菌株进行emm分型;PCR检测speA, speC, speH, speI, speG, speJ, ssa和 SMEZ超抗原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检测到9个emm型,emm12为主占55.86%(124/222),其次emm1占39.64%(88/222);78.39%的GAS分离株携带有6个或6个以上的超抗原基因,emm型和超抗原基因谱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结论 中国儿科GAS感染流行菌株具有emm型分布集中和超抗原基因携带率高的特点,不同的emm分型有不同的超抗原基因谱,这将为我国GAS疫苗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耀玲  王美娇  易智聪  王金兰  赵明  李军  张树军 《中草药》2017,48(14):2817-2819
目的研究柳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柳蒿全草甲醇提取液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双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该双倍半萜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柳蒿素A。  相似文献   
10.
玉米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玉米须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葡萄糖消耗活性。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采用计算电子圆二色谱(ECD)方法确定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2进行体外细胞毒及葡萄糖消耗活性筛选。结果从玉米须甲醇浸提液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12β-二羟基-4(5),7(8)-玉米二烯(1)、8α,10α-二羟基-4(5),7(12)-玉米二烯(2)、环己甲酸甲酯(3)、氮乙酰对羟基苯乙胺(4)。化合物1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及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1.86%、18.64%,对人肝癌HepG2细胞中葡萄糖消耗促进率为10.30%。结论化合物1、2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1对SK-OV-3及T-24细胞显示抑制活性,对Hep G2细胞中葡萄糖消耗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