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9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682篇
内科学   330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293篇
综合类   1590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24篇
  2篇
中国医学   587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跌伤致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10天"于2019年12月28日入院。磁共振检查结果示:右侧股骨颈头下骨折伴右侧髋关节少量积液。患者否认肝炎、结核、疟疾、脑血管疾病、精神病史,无长期用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检:T36.8℃,P 82次/min,R 20次/min,BP 120/72 mmHg。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教学价值。方法选取口腔全科专业规培医生及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实习生共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实验组结合3D打印髁状突骨折模型进行临床教学;授课结束后,从理论和技能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并用调查问卷评估学习效果。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方面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技能考核实验组学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理论考核成绩没有区别。结论 3D技术对髁突骨折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临床教学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正>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又称白假丝酵母菌。所致疾病一般为黏膜念珠菌病,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随生物膜的形成,最小抑菌浓度和耐药性都明显增加。因此,从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方面入手,探究其与耐药性形成的相关性,成为针对耐药菌株研究新药的突破口,为临床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但白念珠菌病也常继发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呈现内脏念珠菌病。有研究显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便是白念珠菌,占已统计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的66.19%~([1])。而近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在我国大陆女性体检人群中感染及型别分布特征,为体检人群接种九价HPV疫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法综合评价检索199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Pubmed、Medline、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关于中国正常女性人群中发表的有关HPV感染及型别分布的相关研究。由 2 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2.0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9篇文献,总人数为504 566人;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正常体检女性人群中HPV的感染率为16.18%[95%CI(14.16,18.20)%],高危型、低危型的感染率分别为12.95%和3.28%,九价疫苗中高危型和低危型的感染率为10.59%和1.56%,而九价疫苗中所有型的感染率是12.15%[95%CI(10.18,14.13)%],其中大陆体检女性人群中比较常见的型别是HPV16/52/58/33/18/68。七大区的HPV感染率及型别均不同,正常体检人群女性中总HPV、高危型以及低危型的感染率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分别为17.54%[95%CI(16.82,18.27)%]、14.17%[95%CI(13.50,14.83)%]、3.75%[95%CI(2.11,6.11)%],总HPV感染率最低的是西北8.79%[95%CI(7.47,10.26)%],高危型感染率最低的是西南地区3.04%[95%CI(6.80,8.70)%],低危型感染率最低的是西南地区0.14%[95%CI(0.02,0.49) %];九价HPV疫苗中高危型的感染率最高的华中和华东地区分别为11.36%[95%CI(9.33,13.40)%]和11.36%[95%CI(10.75,11.97)%],最低的是东北地区为7.83%[95%CI(7.18,8.51)%];九价HPV疫苗中低危型的感染率最高的华北地区为3.50%[95%CI(1.93,5.80)%],感染率最低的是华中地区为0.30% [95%CI(0.06,0.87)%];九价HPV疫苗中所有型的感染率最高的华北地区为12.75%[95%CI(9.64,16.42)%],最低是东北地区为8.34%[95%CI(7.67,9.03)%]。正常体检女性人群中HPV总的感染率、高危型和低危型感染率均是南方高于北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九价疫苗的低危型感染率则相反,南北方感染的HPV型别以及感染率均不同,而九价疫苗中高危型及全部型别的南北方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使用GP5+/6+引物系统检测出的HPV调整感染率显著高于其它引物系统(P<0.001);总HPV调整感染率随发表年限增加而增加(P<0.001)。结论:中国大陆地区健康体检的女性人群中HPV的感染率较高,常见的型别为HPV16/52/58/33/18,不同地区型别分布及感染率不同其中华中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且南北方存在差异。而在体检人群中接种九价HPV疫苗其防治效果明显,但是还需要进行宫颈癌的筛查。 受纳入研究的文献检测方法多样性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姜黄为我国传统中药,味辛、苦,性温,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其用药历史悠久,最早收载于《新修本草》。对姜黄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活性进行总结,并基于传统性效及现代研究两方面对姜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建议对姜黄的芳姜黄酮、α-姜黄酮、β-姜黄酮、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及黄酮类等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进一步开展其所含的萜类和甾醇类等成分化学物质组的深入研究,为明确姜黄的质量标志物和姜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在都安县某镇卫生院进行乙型肝炎病原学检测的人群,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测1 420人,其中HBs Ag阳性率为8.94%,HBs Ab阳性率为27.96%,HBe Ag阳性率为2.75%,HBe Ab阳性率为8.17%,HBc Ab阳性率为37.75%,各项检测指标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近年来田东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田东县2010-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田东县2010-2014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1946例,年均发病率为90.65/10万,4~7月和11月~次年1月为两个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集中在14岁及以下年龄组,高发年龄为5~9岁,男女性别比为1.53:1,发病主要为学生和幼托儿童,全县10个乡镇均有病例出现,县城所在地平马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乡镇。结论田东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控制其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婴儿体内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水平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57例3~24月龄的AD患儿,记录患儿一般资料月龄和病程;采用SCORAD评分标准判定疾病严重程度;使用Immuno CAPTM系统检测血清中总Ig E和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分析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水平与月龄、病程、SCORAD评分和总Ig E的关系。结果:57例中13例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抗体阳性,阳性率22.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16,P<0.05)。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水平[(28.52±23.52)IU/m L]与月龄(r=0.10,P=0.113)和病程(r=0.08,P=0.121)均无明显相关性,与SCORAD评分(r=0.23,P<0.05)和总Ig E(r=0.46,P<0.01)有相关性。结论:婴儿期AD患儿体内存在抗马拉色菌特异性Ig E,马拉色菌在AD的发病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