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7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双下肢丘疹、紫癜伴瘙痒2个月,肿胀1个月。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下肢出现散在红色丘疹、紫癜,伴瘙痒,搔抓后破溃结痂,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9. 54×10^9/L[(4~10)×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2.86×10^9/L[(0. 02~0. 5)×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5.80%(0.5%-5%),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口服、外用“卤米松乳膏”及“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略有好转,部分皮疹消退,但仍有新发皮疹。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表达嵌合的梅毒螺旋体优势表位抗原,建立检测血清梅毒抗体的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方法(double antigen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AS-EIA)。方法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选择梅毒螺旋体优势抗原表位,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优势表位基因,构建了梅毒螺旋体多优势表位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7)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BL21(DE3)进行表达,亲和层析柱法纯化获得高纯度融合抗原,并用其建立检测梅毒抗体的DAS-EIA。结果表达的优势表位嵌合抗原具有很好的抗原性。用其建立的嵌合抗原DAS-EIA检测确诊的50份阳性和30份阴性血,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都是100%。结论嵌合抗原DAS-EIA法具有比间接EIA和重组单抗原DAS-EIA更高的灵敏度和检出正确率,其检测水平已经达到国外TPHA的水平。该方法的建立为临床检测梅毒开辟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扶正祛邪中药驱梅饮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影响,并试图从免疫学等方面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化方法,将68名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受试者分配到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服中药免煎颗粒驱梅饮(由生北芪、土茯苓、公英、灵脂等组成),1次/天,60天为1疗程;对照组头孢曲松钠1.0 g,静滴或肌注,每天1次,15天为1疗程;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在治疗前、治疗后及纳入观察1年后各检测一次,同时外周血T细胞亚群在治疗前后及纳入观察后1年各检测一次。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及一年后查血清RPR,两组均未见有转阴者;两组在痊愈率、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年,两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CD4/CD8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前后自身对比外周血T细胞CD3、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CD4/CD8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在治疗结束时前后自身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梅毒血清固定者可不需要治疗。运用中、西药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均不好。②驱梅饮可以有效地提高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外周血CD3、CD4T细胞及NK细胞的百分比,可以作为早期梅毒血清固定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
陈达灿  陆原  卢传坚 《新中医》1999,31(8):12-13
国维教授从医近40载,对中医外科尤其是皮肤性病科的疑难杂症有深入的研究。笔者曾随老侍诊,用补肾法治疗多例结缔组织疾病,获得满意疗效。兹举验案2则如下。1硬皮病王某,女,56岁,1997年9月17日初诊。主诉:大腿内侧皮肤色深、发硬,伴关节痛2年。...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医药诊治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的思路.儿童及成人的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在基本病机上存在差异,儿童多为脾虚为本,心火为标,两者交互主导;成人病机复杂,以脾肾两虚为本,湿邪为标,二者互为因果,且多见兼夹证.因患者年龄、病期及病程的不同,临床可见心火脾虚证、脾虚湿蕴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瘀证等基本证型.辨治时需抓住脾虚和湿邪两大辨治要点,即主张治病求本从脾论治,兼顾他脏;湿邪为患需治湿邪,同调兼夹证.具体用药时,需注意培土祛湿药的运用,采用炒制的中药灵活调整药物性味,小儿用药当清和.中医药的介入在重症难治性特应性皮炎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辨证论治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或者延缓疾病复发,改变过敏进程,达到改善患者长远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6.
特应性皮炎的禀赋发病因素和心脾病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是常见的难治性儿童皮肤病之一,禀赋不耐是其发病的根本原因,胎毒遗热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心火旺、脾胃虚是其主导病机。在临床实践中以此理论为指导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对Uu感染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作用机理,从多角度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3个Uu临床分离株采用肉汤稀释法判定临床耐红霉素和四环素(MIC≥16μg/ml,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1995年标准);经三次传代成纯培养后接种于96孔板小孔中,药液倍比稀释成250mg/ml~0.48mg/ml,37℃培养,加药组以72h后仍不出现培养基由黄→红色变化的最小药物浓度为该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尿路清对63株Uu临床株MIC范围为0.48mg/ml~15.36rag/ml,MIC50≤1.95mg/ml.MIC90≤3.91mg/ml,Uu临床株对尿路清的敏感性比对四环素的敏感性高的多(Х^2=18.38,P〈0.01),Uu临床株对尿路清的敏感性与对红霉素的敏感性之间无明显联系(Х^2=1.85,P〈0.05)。结论:中药尿路清对63株耐药(四环素、红霉素)菌株Uu显示出了较强的体外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黑素瘤1例     
患者女,51岁。右足底近跟部丘疹、溃疡、肿物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溃烂,真皮内弥漫分布核大、异型的黑素瘤细胞,瘤细胞内、间质均可见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示:S-100(+),HMB-45(+),CK(+),Vim(-)。诊断:黑素瘤。  相似文献   
9.
Xuan国维教授治疗皮肤病药对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毅  陈达灿 《新中医》1999,31(11):12-13
  相似文献   
1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属于慢性、复发性疾病[1].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根治AD的手段.由于AD患者的自身特应性体质,在疾病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状态下,其疾病沿着特应性进程发展,常伴发哮喘.而在疾病得到良好控制后,其特应性进程可终止.目标治疗是一种治疗理念,让临床的治疗有个明确方向和目标,即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朝着完全缓解的目标进行诱导治疗,即使无法达到完全缓解,也应该尽量控制在低度活动状态,才能够防止疾病对机体的危害,这就称为“目标治疗”(Treating to target).目标治疗需要通过“严密控制”(Tight control)的治疗过程才能实现”[2].AD需要引入目标治疗的理念,争取尽早控制和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