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9篇
  2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畅 《药学学报》2022,(6):1541-1543+1538
生命离不开氧,氧化还原应激是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调控方式,介导衰老、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病、肿瘤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氧化还原平衡调控是促进生命健康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抗氧化剂研发和应用中长期面临的挑战和背后的三方面主要原因:对氧化还原应激的生理功能认识不足;抗氧化过度,引起还原应激;抗氧化策略缺乏特异性和精准性。作者提出细胞和机体具有精准氧化还原属性,抗氧化等氧化还原干预策略要考虑五个合适,即:合适的干预分子、时间、空间、水平、靶点,简称“5R”原则(right species、right time、right place、right level、right target)。精准氧化还原调控是未来发展方向,精准氧化还原医药研发正在开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样本,寻找与抑郁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探讨蜘蛛香环烯醚萜部位(IEFV)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42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2.5 mg·kg-1),IEFV低、中、高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5.73,11.47,22.94 mg·kg-1)。采用CUMS对小鼠造模,以IEFV及阳性药(氟西汀)为干预药物,用行为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药效学评价。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IEFV对CUMS抑郁模型小鼠脑组织中内源性物质的影响,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来确认差异代谢物,并对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进行富集。结果:造模后,小鼠的不动时间大幅度提高、蔗糖偏好率明显下降,兴奋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显著下降,表明造模成功。给予IEFV和氟西汀后,小鼠不动时间、蔗糖偏好率和兴奋性神经递质向正常水平回调,提示给药后抑郁状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脑组织中内源性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模型组可与正常组明显分开,同时IEFV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均显示有偏离模型组向正常组靠拢的趋势,与行为学结果一致。模型组与正常组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得到了16个变化显著的差异代谢物,包括12个水溶性差异代谢物和4个脂溶性差异代谢物。通过MetPA数据库分析得到7条潜在靶标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TCA),牛磺酸和亚牛磺酸的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IEFV高剂量组可显著回调11种差异代谢物。结论:IEFV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神经递质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可为IEFV抗抑郁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越鞠丸醇提物(YJ-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离子(MPP+)所致大鼠嗜铬细胞(PC12)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PC12细胞给予1 mmol/L MPP+,制备帕金森病(PD)离体模型。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观察YJ-E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的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3个浓度1.0、2.0、4.0 mg/m L的YJ-E均能显著改善MPP+模型中PC12细胞的存活(P0.01),而对正常PC12细胞的存活无显著影响(P0.05)。同时YJ-E可显著上调MPP+模型中PC12细胞PACAP的表达(P0.01),并且显著上调ERK、CREB的磷酸化(P0.01)。结论 YJ-E对MPP+模型中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ACAP的表达及其下游ERK、CREB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背部特定腧穴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予背部特定腧穴(定喘、肺俞、肺底)拔罐治疗,对照组70例(后脱落1例)予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咽痒、咽干、咯痰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起效时间、痊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结束6个月,统计呼吸道疾病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85.5%,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均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起效时间、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6个月内呼吸道疾病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背部特定腧穴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能有效改善症状,缩短疗程,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磺熏蒸白芍在储藏一年中其芍药苷及二氧化硫残留的变化,为解决白芍质量与安全的硫磺熏蒸相关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白芍与硫磺熏蒸白芍药材及其饮片在相同条件下储藏一年,分别测定其芍药苷、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白芍硫磺熏蒸后芍药苷含量显著性降低;在切片及煎煮过程中芍药苷也有所下降;芍药苷含量最低为2.805%;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芍药苷含量不低于1.6%的要求;硫磺熏蒸会导致二氧化硫残留,以饱和硫磺熏蒸白芍,残留量最高为284.239 mg·kg~(-1),但低于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查项目限度"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 mg·kg~(-1)"的规定;且在切片、煎煮以及储藏过程中会损失大部分。结论:白芍经硫磺熏蒸后,芍药苷含量下降明显,且有二氧化硫残留;但软化、切片及煎煮过程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大大降低,硫磺熏蒸技术现阶段可以保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左心功能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治的患者中随机纳入55例,均接受心电图检查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种检查方式ST段水平延长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364,P=0.0008),缺血T波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42,P=0.0009),ST段下降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003,P=0.0055),V4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81,P=0.0221),V5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08,P=0.0004),V6检查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02,P=0.0102)。超声心动图左房增大检出率高于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190,P=0.0448)、左室增厚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043,P=0.0246),2种检查方式左室增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1.2821,P=0.0008)。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和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诊疗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乳腺癌眼部转移的病例也增多。当乳腺癌患者发生眼部转移时,容易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乳腺癌患者眼部转移的诊断,多以乳腺癌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和眼部检查(眼底镜、眼部超声、眼底自发荧光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为主。治疗方面尚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在乳腺癌全身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治疗,如眼部体外放射治疗、质子放射治疗、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动力学疗法、玻璃体内注射贝伐珠单克隆抗体等。笔者从乳腺癌眼部转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