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杰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工作,其论治慢性乙型肝炎临证经验是:1.顾护中州,扶正为主; 2.重视毒邪,清化为辅; 3.剿抚并举,各因制宜; 4.四诊合参,重视舌象; 5.中西结合,病证互参。  相似文献   
2.
补肾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乐敏  高月求  王灵台  陈建杰 《肝脏》2003,8(1):69-70
补肾冲剂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0余年的经验总结而研制的药物 ,由巴戟天、菟丝子、桑寄生、丹参和虎杖等多味中药组成 ,临床上治疗了近千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收到了较好的疗效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并已制成院内制剂供临床使用。本项临床研究的目的是验证补肾冲剂的疗效。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采用以病为主 ,病证结合方式选择观察对象。西医参照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中医“肝肾亏虚兼湿热”辨证标准参考国家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试…  相似文献   
3.
补肾冲剂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婉凤  王灵台  陈建杰 《肝脏》2002,7(2):110-11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室应用补肾为主 ,清化为辅的治疗原则 ,自拟补肾冲剂 (由巴戟天、肉苁蓉、桑寄生、枸杞子、虎杖、丹参等 10余味中药组成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对抑制HBV复制有一定效果。为了探索补肾冲剂抗HBV作用机制 ,我们进行了补肾冲剂对垂直传播感染的鸭乙型肝炎模型的抗病毒的实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刚出生的绍兴麻鸭 71只 ,均为雌性 ,由上海南汇县盐仓乡新兴哺坊提供。常规籼米饲养 ,1个月后改为混合饲料。全部绍兴麻鸭在饲养到 1月龄 ,体重在 15 0~ 2 0 0g…  相似文献   
4.
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体外抗乙肝病毒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 5细胞分泌HBsAg,HBeAg和Pre-S1的影响,探讨其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pG2.2.1 5细胞模型进行体外培养,给予不同浓度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作用9 d后收集上清液,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epG2.2.15细胞的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上清夜中HBsAg,HBeAg和Pre-S1的分泌.结果: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在浓度为0.001mol/L以下时对HepG2.2.1 5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低于25%).在浓度为1000 μmol/L到0.1 μmol/L之间,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的抑制率均高于50%,而对HBeAg的抑制率均低于50%;浓度为0.001 mol/L时对Pre-Sl的抑制率分别为53.58%、59.33%.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具有一定的抗HBV作用,两者无显著差别,且对HBsAg和Pre-S1的抑制效果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山豆根中抗HBV的物质基础,并探索建立肝炎灵新的质控标准。方法采用正丁醇萃取方法提取山豆根药材中的总皂苷成分。并以HepG2.2.15细胞株为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不接种细胞只加培养液)、细胞对照组(接种细胞但不加药物)、药物干预组(分为不同浓度组)、阳性药物(拉米夫丁)对照组,药物作用9天后,采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上清中病毒DNA含量,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分在体外只有高浓度时对HepH2.2.15细胞具有毒性抑制作用,其他稀释倍数的浓度均无显著毒性;山豆根中皂苷类组分和其他各组在体外都具有一定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各组分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其中山豆根中正丁醇水溶液组分的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作用较优,而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作用。结论山豆根中皂苷和其他组分并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病毒作用,提示山豆根中尚有其他成分或各种不同成分组合的抗HBV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6.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临床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病情复杂,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多认为其发病与氨中毒有关,肝硬化时存在肠道菌群失调,氨的产生和吸收显著增多而诱发肝性脑病。我科2000年4月至2002年12月采用中药清开冲剂治疗肝性脑病及护理8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苦味叶下珠抗乙肝病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叶下珠胶囊制剂治疗65例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经3个月疗程,HBsAg 转阴率为10.8%,HBeAg、DNAp 和抗 HBcIgM 的转阴率分别为52.9%、41.7%和66.7%。不同的治疗对象、组别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各项 HBV 标志的转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有 CPH 转阴率高于ASC,广西叶下珠治疗组高于江西叶下珠治疗组的倾向.增服绞股兰并不能提高 HBV 标志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足三里、中脘、期门)联合穴位敷贴(疏肝健脾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住院CHB患者80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以CHB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观察基础上予以穴位按摩(足三里、中脘、期门)联合该院自研的疏肝健脾贴,比较两组的肝病症候群的改善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穴位按摩联合疏肝健脾贴前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研究阶段的2 w、4 w、8 w、12 w、24 w后统计发现,研究组治疗4 w时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w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总胆红素(TBIL)水平在治疗4 w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水平在治疗8 w、12 w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慢性肝病中医生命质量量表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P<0.01)。研究组在治疗后SF-36评分各维度均值比较可见RP、BP、GH、MH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5。可见通过实施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穴位按摩联合疏肝健脾贴后患者ALT、TBIL、HBV-DNA定量下降速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疏肝健脾贴能改善CHB患者肝病症候群、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化功能,提高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9.
大鼠肝贮脂细胞,肝细胞的同时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建立肝脏细胞的共培养和研究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代谢,深入探讨肝纤维化的细胞机制。方法与结果:采用胶原酶肝脏原位灌流,消化肝脏将细胞分散,通过离心初步分得肝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肝实质细胞采用49.2%淋巴细胞分离液行密度梯度离心,获得精制肝细胞;非实质细胞经进一步酶消化,再用18%Nycodenz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贮脂细胞。肝细胞得率为5×10~7/肝~10×10~7/肝,存活率>85%,贮脂细胞得率为2×10~7/肝~4×10~7/肝,存活率>98%,纯度>95%。经本方法同时分得的两种细胞在得率,纯度和活率方面与单独分离的细胞相近,且具经济、简便、稳定的特点。结论:建立了同时分离培养肝细胞和贮脂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清肝冲剂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采用清肝冲剂和干扰素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病毒学指标等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8%,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3项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HCV RNA阴转率为27%,随访3-6个月阴转率为27%。结论:清肝冲剂对慢性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