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者对国内经络研究有关项目、取得的成果、研究队伍、主要的仪器设备、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书籍等进行调研,并将部分专家的建议整理,提出对我国经络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巨刺中平、三间穴缓解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组加刺健侧中平、三间穴,对照组加常规肩禺髃、肩髎、肩贞穴.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分别采用VA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针刺中平、三间穴对缓解中风后肩痛即刻有效,有助于上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陈宥伊  石学敏 《新中医》2015,47(1):258-259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 cerebellar atrophy,OPCA)由Dejerine和Thomas于1900年提出命名,是一种以桥脑和小脑明显萎缩为病理特点,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笔者跟随石学敏院士治疗OPCA,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1病例介绍强某,女,52岁,2013年8月23日就诊。主诉:双上  相似文献   
4.
张琳琳  陈宥伊 《新中医》2014,46(4):253-254
<正>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情况下的运动协调障碍,即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分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4种类型。而脑血管病所引起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较为常见,其表现为随意运动的力量、速度、幅度和节律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笔者跟随石学敏院士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病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宥伊 《新中医》2015,47(2):296-296
患者,男,55岁。主因左眼疼痛伴眼睑下垂,复视,头晕2天,于2014年5月1日就诊。阳性体征:左眼睑下垂,左结膜充血,左眼球向内侧活动受限,左眼水平和垂直方向复视。血压(BP):140/80 mmHg。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颈椎病病史。颅脑MR:右侧额叶区、两基底节区、左侧丘脑软化灶,两侧筛窦炎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8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2.2%。血糖7.63 mmol/L。糖化血  相似文献   
6.
耳穴疗法的优势病种归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归纳分析耳穴疗法的疾病谱和优势病种,指导临床更好地应用耳穴。方法: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1996~2006年间的耳穴临床报道论文1600余篇,统计耳穴治疗疾病的病种和相应篇章数、病例数,计算百分率。结果:耳穴疗法优势病种共16种。结论:耳穴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优势,尤其对疼痛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系统评价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英文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筛选纳入自建库至2016年1月有关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评估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共588例受试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西药单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RR=1.26,95%CI(1.13,1.41),P0.000 1]、疗程后收缩压指标[MD=-9.98,95%CI(-15.87,-4.08),P=0.000 9]、疗程后舒张压指标[MD=-6.06,95%CI(-9.61,-2.51),P=0.000 8]及针刺即刻降压效应指标和疗程后随访长期降压效应指标等。结论:针刺人迎穴单穴或组方具有协同西药降压疗效,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上述论点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高品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芪枣安神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及对患者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枣安神汤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测定其血清5-HT、BDNF水平,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汉密顿抑郁自评量表(HAMD)分析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及情绪,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心悸健忘、肢体倦怠积分及总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5-HT、BDNF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I、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芪枣安神汤联合针刺是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有效方案,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生存质量及抑郁情绪,可能通过上调血清5-HT、BDNF而发挥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