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自噬的影响,阐明其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假手术组大鼠开胸后暴露心脏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大鼠行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术,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1周行电针内关穴治疗,抑制剂组大鼠于造模前1周注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第8天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术,电针+抑制剂组同时进行电针和抑制剂预处理。治疗结束后处死取材,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表达。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检测自噬相关蛋白13抗体(ATG1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I3K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HE染色实验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中自噬引起的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K-MB和iNOS浓度显著增加,T-AOC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和抑制剂组大鼠CK-MB和iNOS浓度降低,T-AOC浓度升高(P<0.05),其中以电针组的改变效果最显著。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的mTOR、ATG13、PI3K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均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抑制剂组和电针+抑制剂组的mTOR、ATG13、PI3K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下降。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甚至坏死,肿胀明显;电针组、抑制剂组及电针+抑制剂组心肌纤维间隙轻度增宽,坏死灶减轻,心肌细胞轻微肿胀,其中电针组变化最为明显。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肌纤维出现溶解断裂甚至坏死,线粒体嵴不规则、缺失。电针组、抑制剂组及电针+抑制剂组心肌肌纤维间隙轻度增宽,细胞核及线粒体结构基本完整,其中以电针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促进自噬通量,通过促进自噬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心肌细胞自噬体的形成,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可逆转这一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主要体质及最优中医药诊疗方案.方法 选取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病区患者,通过描述性分析新冠肺炎在院患者体质体征,并分析其有效中药处方,挖掘其核心用药.结果 COVID-19易感体质特征结果表明湿热质人群占比最高;COVID-19治疗期有效处方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次新冠肺炎有效处方共涉及药物152味,其中频次最高为厚朴51次,使用剂量频次最高为15 g;药物四气五味以寒性(45.55%)、苦味(41.55%)最多,归经最多为肺经(26.28%),药物功效以化痰止咳平喘药(19.39%)最多;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得出5味核心药物;利用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组合.结论 本次新冠肺炎湿热质为易感体质,治疗期用药原则为寒温并举、肺脾同调,治疗原则以祛湿化浊、通调气机为主,其核心处方由"达原饮"化裁而出,多以"三消"法加减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毫火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后遗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行毫火针治疗,穴取命门、身柱、膏肓、足三里、上巨虚等,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胸部CT影像学变化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HAMA、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22例遗留有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恢复率为86.4%(19/22)。治疗后患者肺部阴影面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25例遗留有肺部CT异常的患者有效率为84.0%(21/25)。治疗后痊愈2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84.8%。结论:“标本配穴”毫火针能明显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咳嗽、乏力、胸闷等后遗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同时促进肺部病灶炎性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疗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KD)患者肾功能、血液流变学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的影响,探讨"标本配穴"电针对早期DK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120例早期DKD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常规组、标本配穴组,每组40例。西药组予常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治疗;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标本配穴组根据"标本配穴"法电针"标"穴中脘、丰隆、血海、太冲及"本"穴关元、足三里,常规组电针双侧肺俞、胃脘下俞、胃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各组均治疗1次/d, 5 d/周,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全自动特异性蛋白质分析仪检测各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ysC)含量;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全血低切黏度(ηbL)、全血中切黏度(ηbM)、全血高切黏度(ηbH)、血浆黏度(η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e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比较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UAER及血清Scr、BUN、CysC,ηbL、η...  相似文献   
5.
简版:正文:刘建国教授系原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曾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肾病分会理事,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余年,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临床上各种疑难杂症。刘教授是全国首届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李幼安、夏幼周两位名老中医,擅长利用中药治疗各种急、慢性肾病,立法清热消瘀,辨证治疗各期肿瘤,并且对各种内科杂病、不孕不育症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都有其独到的理解,笔者有幸踉师刘教授临床,为刘教授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灵活选用各种经验效方所折服,发现刘教授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与刘完素“寒凉派”的思想不谋而合,且为临床HPV感染的治疗添加新的思路与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影响,探讨电针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2只、电针组11只、电针+抑制剂组11只和抑制剂组11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予电针“足三里”“关元”“丰隆”“中脘”,15 min/次;电针+抑制剂组和抑制剂组予FoxO1靶向抑制剂AS1842856灌胃处理;均隔日治疗1次,共8周。检测并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ALB)和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肾脏亚细胞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Fox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SOD活性和FoxO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糖、Scr、BUN、ALB、MDA、ROS含...  相似文献   
7.
基于古今藏象理论和经络学说,探讨近部取穴理论依据和取穴范围,结合针刺禁忌,总结近部穴位取用受限原因,并提出灵活选穴、精选刺法、把握深度、巧妙施针等方法改变现状,以头面胸腹部针刺要领为例,规范近部取穴操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保证针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揿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后遗症状、精神状态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揿针治疗,穴取关元、足三里、太渊;对照组选用特制皮内针具进行假埋针处理,取穴同观察组。每天1次,7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潮气峰流量(PEF)]、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及肺部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及各项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除咽干和大便干结评分外,观察组患者中医症状总分及各项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减轻(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部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俞穴不同定位治疗阴虚火旺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阴虚火旺型室性早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20例、治疗2组20例和治疗3组20例,3组均按常规进行基础药物治疗,治疗1组采用心俞穴传统定位方法针刺治疗,治疗2组心俞穴按神经定位方法进行针刺治疗,治疗3组针刺“新心俞”进行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及心悸症状情况有无变化。结果: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其余治疗1组和治疗3组。结论:按神经定位选取心俞穴(大致在第四胸椎旁)治疗阴虚火旺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5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三消饮加减方治疗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在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定点医院就诊的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应用三消饮加减方治疗的26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按1∶1配对常规治疗2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及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测指标和CT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7 d后,观察组发热、咳嗽、乏力、咽干、纳差、精神欠佳、睡眠差症状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咯痰、胸闷症状消失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症状消失病例统计中,观察组主要症状(发热、咳嗽、乏力、咽干、纳差、胸闷)平均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两组中医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79±2.68)d,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5.27±3.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24/26),高于对照组的76.92%(20/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两组淋巴细胞计数(LYM)均显著升高(P<0.01),血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1);治疗7d后,观察组CT影像改善总有效率为90.00%(18/20),高于对照组的77.27%(17/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肺部阴影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消饮加减方能明显减轻COVID-19轻型/普通型患者的发热、咳嗽、乏力、纳差、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改善生化指标,促进肺功能的恢复,为临床上应用三消饮加减方治疗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