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8篇
  2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妍  何伟明 《江苏中医药》2003,24(12):13-14
笔者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4月 ,对 2 1例采用顺铂化疗方案的肿瘤病例予以冬虫夏草口服 ,并与常规化疗的 2 1例作临床观察对照 ,结果发现冬虫夏草对顺铂引起的肾损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所选 4 2例均为住院肿瘤患者 ,并排除原发性肾脏疾患。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 1例 ,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34岁 ,平均年龄 5 6岁 ;直肠癌 9例 ,大肠癌 6例 ,肺癌 4例 ,恶性淋巴瘤 2例。对照组 2 1例 ,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36岁 ,平均年龄 5 5岁 ;直肠癌 11例 ,大肠癌 5…  相似文献   
2.
喜树碱类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喜树碱类药物的一些特殊传递系统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以脂质体、微球、聚合物载体等新型的传递系统为主,介绍近几年喜树碱类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结果通过一些特殊的传递方法与策略,可以解决喜树碱类药物所存在的溶解度、稳定性、毒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结论随着新的药物传递系统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喜树碱类药物将是十分有潜力的一类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8岁。处理海鲈鱼时,双手多处被鱼刺扎伤。后于受伤部位出现浸润性斑块、溃疡。清创治疗、抗细菌及抗真菌治疗无效。组织活检病理提示感染性肉芽肿,组织培养海分枝杆菌阳性,组织DNA行特异性real time PCR检测海分枝杆菌阳性。予以患者利福平、克拉霉素、乙胺丁醇治疗3个月,皮疹完全消退。随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针刺法对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门诊及乳腺科门诊就诊的肿块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疏肝健脾针刺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血清T淋巴细胞群(CD3、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及补体C4。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大小较治疗前减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疏肝健脾针刺法可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氯雷他定及西替利嗪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contactdermatitis,ACD)小鼠产生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介素(IL)-4的影响,探讨抗组胺药治疗ACD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ACD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ACD小鼠产生IFN-γ、TNF-α和IL-4的水平及3种药物分别对它们的作用。结果:ACD小鼠血清及脾淋巴细胞IFN-γ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4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咪唑斯汀对血清及细胞培养液中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均有显著或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仅对部分细胞因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咪唑斯汀对ACD小鼠产生的3种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强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它们对ACD小鼠3种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therapy,3DCRT)肝癌的方法及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肝癌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VVC)患者与阴道白念珠菌定植者的阴道白念珠菌的生物膜、水解酶和菌丝壁蛋白1(HWP1)基因等毒力因子的体外表达水平及其耐药性,初步探究白念珠菌致病性和耐药性与毒力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明白念珠菌引起的RVVC的致病和耐药机制提供资料。方法 前瞻性收集分离来源于成年女性RVVC患者和阴道白念珠菌定植者的100株阴道白念珠菌,采用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剂盒检测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平板、卵黄琼脂平板和三丁酸甘油脂平板检测阴道白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磷脂酶(PL)和脂肪酶(Lip)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HWP1基因的表达。结果 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中至少1种耐药的白念珠菌RVVC患者来源有13株,阴道定植者来源有10株;RVVC患者来源菌株的生物膜、3种分泌型水解酶和HWP1基因体外表达水平均高于阴道定植者来源菌株(均P<0.05),两组在生物膜形成强弱、3种水解酶表达高低等定性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耐药性菌株生物膜表达水平高于非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新型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测量法监测七氟烷消耗量液态体积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79名,于Boaray700麻醉机上加载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采用测量法测算术中吸人七氟烷的液态体积,并与传统公式法、称重法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两两之间七氟烷消耗量的相关性.结果 公式法、称重法、测量法测得七氟烷消耗量分别为(33.18±14.06)、(33.87±14.41)、(33.89±14.33) mL,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两两比较七氟烷消耗量的决定系数R2:称重法与公式法为0.977(P<0.01),称重法与测量法为0.992(P <0.01),公式法与测量法为0.970(P<0.01),三者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结论 新型国产BR850电子挥发罐监测术中七氟烷消耗量液态体积与称重法、公式法效果相当,可满足我国精准化医疗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题聚类和情感分析对网络舆情的识别预测和潜在风险控制等的重要意义。方法:提出一种舆论主题和所表达情感的综合分析模型——SA-DTM模型,它利用DTM模型(dynamic topic model)对舆情生命周期内的各个时间片进行动态主题分析,利用主题词权重确定主题对应的时间片,从而得出互联网用户所讨论的热点话题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采用ROST-CM6对各个主题下的评论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实现微博主题与情感的协同分析;最终在LDAVis的基础上对主题-情感关系的可视化呈现进行优化,并以“非洲猪瘟”事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在“非洲猪瘟”事件发生期间,用户对疫情控制与传播及食品安全最为关注,当疫情控制与食品安全出现问题时用户的负面情绪表达也最为明显。结论:SA-DTM模型可以有效探究用户讨论的热点话题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源CT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筛查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对年龄〉50岁的252例心脏病患者行心脏手术治疗,其中男120例,女132例;年龄50~74(55.2±3.5)岁。二尖瓣病变86例,主动脉瓣病变72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64例,房间隔缺损14例,室间隔缺损3例,三尖瓣下移畸形5例,左心房粘液瘤8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为有显著意义狭窄。对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52例中经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有显著意义狭窄(≥50%)患者21例,共计25支冠状动脉43个节段受累,其中左前降支14支、右冠状动脉6支、回旋支5支。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诊断符合率为95.2%(20/21)。出院后随访218例,随访率86.8%,随访时间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术后心肌梗死、瓣周漏和抗凝并发症发生。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是心脏外科可供选择的一种准确性高的冠心病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