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痹证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十分复杂,致残率高,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朱良春教授从痹证成因、病变机制、临床表现等着手,分析了痹证成因,认为应从"阳气不足、肾督亏虚"的角度认识和诊治痹证。提出治痹"重温阳、壮肾督"的观点,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AD)每年发病率为2.9/10万人,早期病死率为21%,本病易被误诊为心肌梗死的概率较高。本病例是以急性脑梗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主动脉夹层,试对其原因作一分析。 1病历摘要 男,60岁。因突发左侧肢体乏力3 h入急诊。2008-09-11患者觉烦躁,于3:30起床洗衣,5:00家属发现其精神差,汗出,口歪眼斜,左侧肢体乏力,不能活动,言语不利,即送至当地诊所,测BP偏低(无资料记录),遂呼“120”,约6:45由我院出车接回。  相似文献   
3.
中医对眩晕从最初的“阴阳”辨证发展至“八纲”辨证,最终又由“八纲”辨证重新回归到“阴阳”辨证,充分契合了中医学认识疾病的规律。提纲挈领地用“阴阳”二分类法归纳其病理核心不但有利于全面把握和认识眩晕病,而且有利于从本质上分析眩晕发生的机理,对临床遣方用药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复制肌张力增高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巴氯酚组(剂量为1.35 mg·kg-1·d-1)、舒筋颗粒组(剂量为6.75 g·kg-1·d-1),连续给药12 d.比较各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较治疗前肌张力改善的级数,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γ-氨基丁酸(GABA)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大鼠肌张力等级评分改善程度比较,治疗后3、6 d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9、12 d,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舒筋颗粒组和巴氯酚组均能降低脊髓后角GABA表达(P<0.05),而两治疗组作用相仿(P>0.05).[结论] 舒筋颗粒治疗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脊髓组织中GAB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赵氏雷火灸是赵时碧老师创制的明火悬灸疗法,以经络学说为原理,采用中药配方,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通过悬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激发经气,使腠理开放,药物透达穴内。其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筋颗粒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痛阅的影响。方法:将肌张力增高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分别治疗一定疗程后,进行后肢运动等级评分和痛阂的比较。结果:治疗后12d后肢运动等级评分改善程度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筋颗粒组优于模型组(P〈0.05)。治疗后3,6,9,12d与治疗前痛闽差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筋颗粒组、巴氯酚组痛闽差值改变优于模型组(P〈0.05)。结论:舒筋颗粒能改善肌张力增高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少痛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舒筋颗粒对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急性卒中后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舒筋颗粒、巴氯酚治疗,并用统一的肌张力评定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级别差值经秩和检验、下肢痉挛评定积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d、21d、28d的上、下肢肌力不同级别变化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颗粒对缓解卒中后肢体痉挛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孙玉芝  陈党红  安畅  陈婉珉  苏巧珍 《中成药》2010,32(9):1476-1478
目的:观察天麻素穴位注射双足三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中医辨证治疗基础上,加天麻素注射液双足三里穴位注射,每日1次,疗程7d;对照组为常规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穴位注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急性卒中是临床常见急症,世界范围内平均发病率为每年150~200/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达85%.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药物研究的发展,溶栓治疗已成为降低脑梗死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但溶栓后的脑内出血是临床治疗中颇为棘手的问题.有文献报道,溶栓治疗的颅内出血率达16%~20%.作者通过对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行尿激酶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基础及中西医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肌张力增高是一种伴随着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以肢体痉挛为要表现形式,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治疗。对肌张力增高的研究和治疗众说纷纭,纵观从多医学研究,对其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做一简单概述。抗痉挛的药物和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药物、针刺、手术、电刺激待方法,但由于疗效、费用及专业技术要求等问题限制了临床应用。从中医药方面探讨其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毒副作用优势是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