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31例病人实施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效果良好,无肿瘤复发及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是现代甲状腺外科的重要选择,其安全、美观、微创的特点是其他手术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而精心、细致的手术配合是该手术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支持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亚砷酸剂致下颌骨化学性骨髓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砷酸是口腔科常用牙髓失活剂。其致下颌骨化学性骨髓炎极为少见 ,现将我科收治 1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女 ,32岁 ,患者于 1 999年 1月 1 5日因左后牙剧烈疼痛而在某诊所就诊。 1月 2 0日左下后牙剧烈疼痛 ,某医院给予“根管治疗”,并给予口服抗生素“芬必得”。疼痛好转。 3月 1 5日自行发现下颌骨外露求治 ,以“下颌骨骨髓炎 ?”经追问病史 ,疑为亚砷酸失活剂所致 ,得到诊所医师确诊。查体 :左侧面部微肿胀 ,压痛明显。 |  6 舌侧粘骨膜缺损 ,骨质隆起暴露于口腔中 ,压痛明显。 |  6 远中邻面深龋 , °松动。下颌骨颊侧隆起 ,牙周组…  相似文献   
3.
Th17细胞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h17细胞在胰岛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探讨IL-23R抗体联合应用Anti-CD154mAb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SD大鼠胰岛细胞单独培养;A组,大鼠胰岛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不加IL-23R抗体;B、C、D组,将大鼠胰岛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别加IL-23R抗体0.1 μg/mL、0.5 μg/mL、1.0 μg/mL.作细胞甩片后,行丫啶橙(AO)/碘化丙啶(PI)荧光染色、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索免疫组化染色、胰岛素刺激实验.体内实验(将分离纯化的胰岛移植于小鼠左肾包膜下)分成4组:对照组,胰岛移植后不予任何干预;IL-23R抗体(200 μg)治疗组;Anti-CD154mAb(200 μg)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监测移植后小鼠血糖,取移植肾作HE染色及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共培养3 d后,在胰岛素刺激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葡萄糖刺激指数为3.66±0.10,与A、B、C、D组相比升高(P<0.05).D组刺激指数高于其他各组,达到1.95±0.7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免疫组化染色,体外和体内实验显示各实验组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明显好于对照组.移植3 d后,对照组血糖与各实验组相比升高(P<0.05),各实验组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Th17细胞参与了胰岛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通过阻断IL-23R能有效的下调IL-17的表达,阻断效果呈剂量依赖性.Anti-CDl54mAb和IL-23R抗体联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胰岛移植物的急性排斥反应,但与单独使用Anti-CD154mAb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KG2D mAb能否单独作为共刺激信号阻断剂延长自发性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移植移岛的有功能存活期;NKG2DmAb和CD154mAb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将分离、纯化的BABL/c小鼠胰岛植入自发糖尿病的NOD小鼠左肾包膜下,移植成功的小鼠分成4组:对照组,NKG2D mAb治疗组,CD154 mAb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NKG2D mAb+CD154 mAb).通过小鼠尾静脉血监测血糖,记录胰岛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期;胰岛移植物所在肾脏行HE染色和CD3、CD4、CD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NKG2D mAb治疗组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期无延长(5~11 d,对照组6~11 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154 mAb治疗能明显延长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期[20~64 d,中位期41 d,和NKG2D mAb治疗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较CD154 mAb治疗能延长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期(23~84 d,中位期51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发生排斥时胰岛移植所在肾脏均见淋巴细胞浸润,CD3、CD4、CD8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CD154 mAb能明显延长NOD小鼠胰岛移植物有功能生存期;单独使用NKG2DmAb治疗,不能延长胰岛移植物有功能生存期;联合治疗有效,但仍不能诱导移植物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并发肠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手术治疗的107例SAP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可能导致肠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治疗的SAP发生肠瘘21例,其中结肠瘘17例,十二指肠瘘4例,均出现在术后两周内,有胰腺感染的较无感染的发生率高(P<0.05);早期手术较后期手术发生率高(P<0.05);蝶形引流术较经后上腰引流术发生率高(P<0.05)。结论SAP术后的肠瘘与胰外炎性浸润,手术创伤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方式有关。肠瘘的治疗应充分考虑原发病的状况,并根据肠瘘的位置、局部炎症的情况,早期通过加强营养支持,保持瘘口周围引流通畅,多数肠瘘可自行愈合,后期少数不愈合肠瘘可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选择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mm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1.2±3.2)d,无死亡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3.6%),经过局部引流而自然愈合1例,因直肠阴道瘘进行横结肠造口转流1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胰腺移植术后外周血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基因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实验动物为杂种长白猪,分为3组(n=8):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治疗组.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的同时应用环孢A 骁悉 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 d采集受者锁骨下静脉血,抽提总RNA,RT.PCR方法检测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检测受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在术后1、3、5、7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与血液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移植组、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体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移植组比较,免疫抑制剂组静脉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索和颗粒酶B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③胰腺移植术后静脉血穿孔素、颗粒酶B mRNA表达变化比急性排斥反应病理学改变早2~d.结论 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 mRNA表达的变化,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1,2]倾向已成为大学生潜在的精神卫生问题.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5].本研究以四川大学在校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原因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叶笑妮  全小明  陆慧敏  黄梅 《新中医》2014,46(8):223-224
体质与疾病密切相关并贯穿疾病的全过程。中医体质学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中医体质学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中医体质学与乳腺癌证候的相关性及中医体质学说指导乳腺癌的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乳腺癌防治提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重症胰腺炎病死原因分析:附144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ain causes for death due to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162 SAP c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1997 to May 200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mong which, 144patients (12. 39%) died, 82(7.06%)abandoned treatment and 936(80.55%)were cured. Results the APACHE Ⅱ scores and pancreas Balthazar CT scores of the deat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urvival group. The percentage of single one organ dysfunction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death group than in the survival group. The mortality rate of SAP without obvious inducing facto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AP with inducing factors. Conclusio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on-surgical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SAP.The treatment for SAP without obvious inducing factors is a challenge. The mortality rate of SAP is primarily related 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pancreas and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important to decrease mortality rate and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 of important organs is basic to ensure cura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