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皮桥袢式回肠造口方法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因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回肠造口80例病人资料。根据回肠造口方式不同分为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40例)和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4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和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病人比较,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造口旁疝及造口处伤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3.3)min vs.(21.2±3.8)min,15.0%(6/40)vs.17.5%(7/40),0(0/40)vs .2.5%(1/40),P均>0.05];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在术后VAS评分、DET评分及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均较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下降[(0.8±0.7)vs.(2.5±1.4),(1.8±1.5)vs.(6.4±3.6),2.5%(1/40)vs.62.5%(25/40),P均<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狭窄;护士及病人对造口满意度评分调查比较,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均高于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2.9±0.3)vs.(2.6±0.5),(2.4±0.7)vs.(2.0±0.7),P均<0.05]。结论 皮桥袢式回肠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较传统袢式回肠造口更具优势,可显著减少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增加护士、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正>脑缺血预适应是指通过短暂的非致死性缺血损伤后,可触发机体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继而对随后的长时间缺血损伤产生耐受性,表现为实质组织细胞死亡明显减少,梗死范围大幅度缩小,器官功能障碍明显减轻等,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1]。除了短暂的脑缺血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质可以诱发预适应的保护机制,然而大部分的诱发物因为其毒性限制了临床应用。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安  相似文献   
3.
郑艳彬  印杰  陆威 《中国药师》2009,12(11):1678-1679
目的:考察5个不同厂家那格列奈片的溶出度情况。方法:采用转篮法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以pH6.6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有4个厂家的那格列奈片在45min时溶出度达到70%以上,一个厂家的那格列奈片溶出度仅为27.72%。结论:5个不同厂家那格列奈片的溶出度参数有明显差异,临床应用时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联合高频电离子治疗肛周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编入分三组,分别接受单纯高频电离子烧灼(电离子组)、ALA-PDT治疗(ALA-PDT组)和烧灼联合ALA-PDT治疗(联合治疗组)各46例。进行疗效判定,观察复发率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7.83%,复发率12.5%;电离子组有效率100%,复发率57.14%;ALA-PDT组有效率71.73%,复发率17.64%。结论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优于ALA-PDT组(χ^2=12.13),复发率低于电离子组(χ^2=17.86),5-ALA-PDT联合高频电离子治疗CA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针射频和红蓝光治疗面部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单针射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面部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分为射频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单针射频治疗和红蓝光联合针清治疗,共治疗8周,比较两种不同治疗组的疗效,记录患者对单针射频治疗的主观评价和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我院2019年8~12月40例患者,其中射频组20例,对照组20例。射频组痊愈+显效患者12例高于对照组(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14例患者自觉改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针射频治疗面部中度寻常型痤疮疗效优于传统红蓝光联和针清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长期重复多次应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进行面部除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52例多次使用国产A型肉毒毒素注射面部除皱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每次注射除皱部位均包括额纹、鱼尾纹、眉间纹、鼻背横纹.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再次注射时,分别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 每例均注射除皱共8次,每次注射后开始起效时间都在3~4 d,1个月左右是最佳表现时间.疗效评价1级为很好的比例依次是额纹100%、鱼尾纹97.1%、眉间纹99.8%、鼻背横纹99.0%,评价2级为好的比例依次是额纹0、鱼尾纹2.9%、眉间纹0.2%、鼻背横纹1.0%,评价为一般、较差、差这3个等级者为0.随着注射次数增多,疗效等级不断提高.平均疗效维持时间有所延长(r=0.256,P=0.02),为(7.8±1.1)个月,呈正态分布.随着注射次数增加后,不良反应轻微,仅部分受注射者个别注射部位出现瘀斑、额部紧绷感、一定程度的表情僵化和鱼尾纹注射后下眼睑邻近部位皱纹加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随注射次数下降(r=0.850,P=0.01).所有被注射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多次应用A型肉毒毒素除皱安全可靠,且疗效不受影响,因此可以多次使用.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糖尿病(GDM)即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首次识别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并不除外妊娠前已发生糖耐量异常的病例。大多数国家报道其发病率约在1%~3%之间。糖尿病是既有遗传特性改变又有内分泌改变,临床表现以新陈代谢紊乱为特点的一组病变。妊娠期复杂的代谢改变使糖尿病的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4月应用WAB生物粘合剂为剖宫产158例行皮肤横切口粘合术,并与同期剖宫产180例缝合切口比较,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自1999~2007年我们经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33例岩斜区脑膜瘤(PCM)的临床资料。术后1~2周评估神经功能,结果发现,10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17例同术前,6例术后改善,术后死亡1例,颞叶水肿2例,脑脊液漏2例。术后平均随访3a,复发或肿瘤进展2例。认为经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PCM的理想手术人路,个体化选择PCM的处理策略对减少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