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李民  于建平  闵婕  张向军  韩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92-2793,2795
目的了解2009—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暗娼(FSW)人群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感染率,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问卷每年对200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与行为调查;采集静脉血标本,检测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 2009—2011年,FSW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7.5%、81.0%和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8,P0.01)。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56.5%、46.0%和93.0%(P0.01)。梅毒检出率分别为1.5%、1.0%和1.0%,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0、0。结论 2009—2011年,北京市西城区FSW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逐年上升。2011年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2009和2010年明显上升,但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仍较低,应继续加强安全套推广工作,继续做好对该人群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闵婕  王和生  陈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5):720-720,F0003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是血管性痴呆(VD)中常见的一种临床类型,占VD总数的60%左右,它是由于脑部小血管疾病所致,包括小血管闭塞所致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摩(腔隙状态)和血管狭窄或/和低灌注所致的脑白质不完全性梗塞(Binswanger病)。一般临床表现为,腔隙性梗塞症状和体征,如纯运动性偏瘫、假性延髓麻痹和其他腔隙综合征等;精神症状和皮质下损害特征,如认知功能障碍、个性改变、情感障碍、言语行为异常、视幻觉、步态不稳、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王科  闵婕  樊涛  钟云清 《华西医学》2011,(10):1484-1487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院外用药情况,并分析其院外用药情况、痰真菌检出率以及激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方法调查2011年l一6月住院的161例COPD患者院外用药情况,将其分为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组(A组,包括口服和吸入激素)、使用非准字号药物组(B组)和未使用以上两种药物组(C组),对各组的痰真菌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A、B组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再将现阶段的调查结果与2006年同样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1例患者中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6例,使用吸人激素29例,使用非准字号药物32例,未使用以上两种药物94例。痰真菌检出率情况:B组检出率为62.5%,明显高于A组的17.14%、C组的27.66%;组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A组中口服激素发生率为50%,而使用吸入激素发生率为0%。与2006年同样研究结果比较,B组患者的比例明显下降,A组患者明显增多。结论使用非准字号药物的患者,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及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健康教育对于减少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QGAP1的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肺癌低潜力脑转移细胞与高潜力脑转移细胞中IQGAPI表达的差异;构建质粒载体pcDNA3.1-IQGAP1,将其转染至非小细胞型肺癌低潜力脑转移细胞系,并用RT-PCR方法鉴定转染效果;进而应用Transwell的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上调IQGAP1表达后对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C14/B细胞内IQGAP1表达明显高于PC14细胞;外源性高表达IQGAP1的质粒载体pcDNA3.1-IQGAP1成功转染至PC14细胞,同时细胞形态经过转染后也发生显著变化;外源性上调的IQGAP1表达显著增强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14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论:IQGAP1在肺癌脑转移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肺癌脑转移的具体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基础干预,治疗组在基础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胶囊(2粒tid.)和复方丹参片(3片tid.)治疗,共治疗3月,观察12月。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细胞免疫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对终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在治疗3月和随访3月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单项症状方面,治疗组对气短和自汗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后的CD4+水平较疗前升高(P<0.05),其疗后CD8+水平降低(P<0.05)、CD4+/CD8+比值升高(P<0.05),治疗组疗后NO水平升高(P<0.05)、内皮素(ET)水平降低(P<0.05),两组间疗后E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年感冒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够较好的改善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症状并提高疗效,调节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血管的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致慢性缺氧后肌阵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方法 1例慢性缺氧后肌阵挛患者给予氯硝安定、丙戊酸钠、拉莫三嗪、帕罗西汀、盐酸乙派立松等治疗。结果 1例慢性缺氧后肌阵挛患者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在随访中。结论氯硝安定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作为慢性缺氧后肌阵挛的一线用药,该病远期预后相对较好,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藤梨根提取物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太白山藤梨根提取物(Radix Actinidiae extractive,RAE)在体外对胃癌MKN-45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用0.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的RAE和胃癌MKN-45细胞共培养24、48、72、96小时,采用MTT法检测RAE对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MKN-45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RAE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RAE对胃癌细胞的作用表现为周期特异性,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进一步诱导细胞凋亡。对照组凋亡率为0.53%,1μg/ml、10μg/ml、100μg/ml浓度的RAE干预胃癌细胞48小时后均出现凋亡峰,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7%、8.97%、12.6%。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不同浓度RAE处理的细胞样品中均可看到梯形凋亡条带,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RAE在体外对人胃癌MKN-45细胞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使胃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构医院医德医风微观调控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医院管理与医德医风建设关系密切,依法治医是医德建设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构建医德医风微观调控模型有助于加强医德医风的经常性建设,有助于克服医德医风建设中诸多不落实、不到位、不管用的因素,丰富医德医风建设的内涵,完善医院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姬统理  王小平  闵婕  李刚 《医学争鸣》2003,24(5):475-476
目的:通过病例对比,研究手术前新辅助化疗及手术化疗对改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生存率的影响。方法: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62例A组(32例)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B组(30例)术后行辅助化疗,结果:中位生存时间A组29mo,B组27mo,A组1a生存率81.2%(26/32),2a生存率46.8%(15/32),3a生存率37.5%(12/32);B组分别为83.3%(25/30),46.6%(14/30)和33.3%(10/30),A、B组相应指标比较,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不能改善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术后1,2和3a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辨证标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医学诊断基础上,对更年期综合征进行中医症状学、证候学、证与现代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旨在明确更年期综合征的证候分布、证名表述、辨证标准的症候群和检测指标群,以克服目前本病分证的随意性,并探索病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其中医病因、病机提供依据。同时在治疗方面,提出了病、证、症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