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袁申  招煦杰  郭力恒  颜芳 《河北中医》2015,(3):402-403,418
肺部感染患者多合并多重耐药细菌、真菌感染,我们在临床中应用小青龙汤合四逆汤配合呼吸机,并未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好转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现举验案1则如下。杜某,男,86岁。2010-11-02入院。家属代诉:反应迟钝伴咳嗽、咯痰、气促3 d。冠心病、心力衰竭病史20年,今已无发作。原发性高血压病史20余年,帕金森综合征8年(未系统治疗)。6年前因反复肉眼血尿发现"前列腺癌",经直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脓毒症心肌抑制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57例,按完全随机原则1:1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按"拯救脓毒症战役"(SSC)指南推荐的方案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通冠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7 d.于治疗1 d、7 d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评分,并检测肌钙蛋白I(cTnI)、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功能;记录7、28、90 d生存率.结果 两组治疗7 d APACHEⅡ评分、cTnI、BNP、炎症因子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均较1 d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均P<0.01);以治疗组治疗7 d APACHEⅡ评分、cTnI、BNP、IL-6、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E/A比值)、左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APACHEⅡ评分(分):23.15±3.63比25.42±4.37,cTnI(ng/L):0.530±0.316比0.781±0.426,BNP(ng/L):148.15±37.65比245.59±65.92,IL-6(ng/L):712.29±50.95比646.75±50.57,LVEF:0.54±0.08比0.50±0.08,E/A比值:1.25±0.10比1.18±0.10,LVEDVI:41.40±6.99比46.94±4.85,P<0.05或P<0.01],CK-MB、左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7、28、90 d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症心肌抑制是以舒张功能损害为主,益气活血中药能保护脓毒症心肌抑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300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的主要血管及分支发生粥样硬化 ,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 ,引起心肌缺血 ,心肌坏死 ,因而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我院心脏中心自 1997年 10月开展冠状动脉造影 (简称冠脉造影 )检查 ,现对 3 0 0例冠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进行分析 ,探讨冠心病的舌象改变 ,以指导临床对冠心病的辨证施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9月于我院进行冠脉造影的 3 0 0例住院病人 ,其中男 188例 ,女 112例 ,年龄5 9 .2 6岁± 10 .98岁。中医诊断及辨证…  相似文献   
4.
经食管心室起搏抢救心脏骤停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女 ,6 5岁 ,住院号 0 12 2 16。因反复心悸、乏力 18年 ,症状加重伴发作性晕厥 3d ,于 1999年 4月 13日由急诊科收入心内科病房。患者于 1981年无原因出现心悸 ,在我院拟诊病毒性心肌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结性逸搏心律。一般心率维持在 5 0~ 70次 /min ,工作生活基本如常 ,拒绝安置人工起搏器。 4月 10日及 12日分别晕厥一次 ,伴抽搐 ,由家属送急诊科 ,拟诊阿斯综合征 ,经抢救神志转清 ,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 (房颤 )、Ⅲ°AVB、交界性逸搏心律 4 0次 /min ,遂收入院。查体 :体温 36 3℃ ,脉搏 4 0次 /mi…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ARS对病人心脏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期和恢复期SARS病人的临床、实验室和物理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期89例住院病人均有胸闷、气促、心悸、乏力等症状,心率(92.5±18.6)/min.38例病人有至少一项心肌酶指标增高.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4例,死亡4例.51例未升高者中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亡1例.恢复期76例病人中,胸痛38例,胸闷54例,气短57例,心悸51例.静息心率(65~85)/min,有35例轻微活动后心率大于100/min.结论SARS可引起心脏的多样损害,可能与病毒直接侵犯心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免疫机制及严重的低氧血症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SARS对心脏损害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218例急性心肌梗死围再灌注期中医证候要素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围再灌注治疗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规律,为AMI再灌注治疗后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 制定AMI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选择拟行再灌注治疗的AMI患者,观察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时气虚证、阳虚证、阴虚证、血瘀证、痰浊证、气滞证、寒凝证证候要素的分布频次和变化特征.结果 共纳入218例AMI患者,其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11例,溶栓治疗7例.再灌注治疗前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血瘀证(98.62%)>气虚证(80.28%)>痰浊证(77.52%)>阴虚证(14.68%)>阳虚证(6.88%)>寒凝证(2.75%)>气滞证(2.29%);治疗后1 d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证(90.37%)>血瘀证(76.61%)>痰浊证(74.77%)>阴虚证(14.68%)>阳虚证(10.09%)>寒凝证(3.21%)>气滞证(1.83%);治疗后3 d中医证候频次依次为:气虚证(85.78%)>痰浊证(50.50%)>血瘀证(47.71%)>阴虚证(16.97%)>阳虚证(8.72%)>寒凝证(1.38%)>气滞证(0.92%).与治疗前比较,再灌注治疗后3 d气虚证明显增多,血瘀证、痰浊证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虚证、阴虚证、寒凝证、气滞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再灌注治疗具有中医活血、化痰的作用,气虚是AMI再灌注治疗后的主要证候.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中医院的研究型专科,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坚持临床医疗与科研互动的发展模式,以急性心肌梗死和脓毒症中西医结合防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为突破点,探索中医治疗改善相关疾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问题,近3年专科相继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症医学重点专科协作组总负责单位、国家卫计委重点临床专科和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实现了在临床医疗、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塞(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带来的生命质量下降是困扰患者和社会的重要问题。心脏康复治疗是MI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MI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初步发现益气活血通络中药"通冠胶囊"改善冠心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邓铁涛养生法即中药辨证治疗联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病例 1:王×× ,女 ,6 5岁 ,住院号 0 12 2 16 ,以“反复心悸、乏力 18年 ,加重伴发作性昏厥 3天”为主诉于 1999年 4月13日由急诊科收入心内科病房。患者于 1981年无明显原因出现心悸、气促乏力 ,在我院拟诊“病毒性心肌炎 ? °AVB,结性逸搏心律”。经治疗心率维持在 5 0~ 70次 / m in,工作生活基本如常 ,拒绝安装人工起搏器至今。 4月 10日突然昏厥一次 ,10余分钟后自醒。 4月12日又昏厥一次 ,伴抽搐 ,由家属送急诊科拟诊“阿 -斯氏综合征”经抢救神志转清 ,BP110 / 6 0 mm Hg,心电示波 :心房颤动 , °AVB,交界性逸搏心律…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从医30余载,不仅处方独到,效如桴鼓,享誉岭南,且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善于在中医古籍中发掘诊疗思路,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黄教授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定期查房已1年余,有幸跟师临诊,深感其理论之高深,用药之精到,尤其擅长运用《黄帝内经》中的理论指导救治急危重症,且疗效甚佳,现小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