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以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为依托,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对甲苯、丙酮、乙酸乙酯和四氯化碳四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性能。
方法 通过单一组分挥发性有机物体系和双组分挥发性有机物体系进行净化率和净化动力学的研究。
结果 在单一组分挥发性有机物体系中,四种物质的净化率在300 min时均达到90%以上,各物质的净化动力学曲线符合指数方程Ct=C0·e-kt,净化速率呈现出四氯化碳>甲苯>丙酮=乙酸乙酯的规律。在双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混合体系(丙酮、乙酸乙酯)中,相同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对任一组分的净化率均低于单一组分,且各组分的净化存在竞争关系,相比于乙酸乙酯,净化器对丙酮的净化显示出更高的速率。
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对几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效果明显,净化速率快,该技术可为工作场所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高效净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蔡俊  郑光磊  沈晓强  顾晓民 《浙江医学》2019,41(22):2384-2388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注入鹿瓜多肽和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将21只新西兰兔分为对照组(A组)、穿刺组(B组)、经股动脉组(C组)3组,每组7只,锯断单侧股骨造成横行骨折,再将骨折端切除0.5cm,骨折远近端剥除约0.5cm骨膜,固定后形成骨折不愈合模型。术后每周A组经股动脉导管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B组经皮穿刺直接在骨折端注入鹿瓜多肽注射液(0.5ml/kg)及转染的荧光BMSC(1×106个细胞,0.5ml)混合液,混合液稀释至10ml,C组经股动脉导管注入等量鹿瓜多肽注射液(0.5ml/kg)及转染的荧光BMSC(1×106个细胞,0.5ml)混合液,均共7次。术后第1、4、7周行骨痂X线检查及Nordsletten评分评定疗效,并抽取静脉血行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水平检测。第7周处死动物后取骨折端的BMSC,用MATLAB图像分析软件处理各组荧光细胞图像,并计算B、C两组荧光细胞所占面积(△S)/图像总面积(S)比值。结果术后第1、4、7周,C组骨痂生成量均高于A组和B组,骨痂Nordsletten评分除第1周C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C组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ALP、OCN水平均较A、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C组在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明显呈活性状态的BMSC,且C组的△S/S比值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和BMSC经股动脉注入操作简单,疗效安全,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诊断学是医学教学的重要模块,心电图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用广、诊断意义大,但也是医学生较难入门和掌握的一个基本临床技能。因心电图知识涉及生理学、物理学和电学等多门专业学科,内容复杂且抽象,故心电图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一直是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这样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基础课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心电图的正确分析和诊断依赖于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因此,在教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高血压病常用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中检索高血压相关文献,利用专有的文本工具进行信息提取,通过反复清洗、去除噪音、分析治疗高血压病的常见养生保健方法。结果:高血压病中医养生要重视修身养性、节制饮食,针灸、按摩(含推拿)、导引、打太极拳、保健功是高血压病常见保健方法,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阳心经是针灸的常用经脉,足三里、大椎、肾俞、关元、气海是常用的穴位贴敷部位,百合、三七、山药、山楂等常用于药膳食疗中。结论:当前中医养生保健临床研究较少、缺少循证证据的情况下,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高血压病的文献进行分析,探索高血压病的常用保健方法,为高血压病患者开展自我保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加适当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中西药结合经子宫侧穹隆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中成药治疗,两组均予以适当护理,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0.0%;1年内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2.5%,对照组为1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经子宫侧穹隆注射配合适当护理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后复发率,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本挖掘探索六味地黄丸临床适应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临床经典用药,对于总结及拓展其适应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收集六味地黄丸文献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数据集中相关症状。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除传统认识的适应症外,潜在适应症为口疮、(性)功能障碍、便秘、足跟痛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要素为关键词,定向文本挖掘中药配伍规律。方法:在数据库中收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文献数据,格式化后,以"寒"、"热"、"虚"、"瘀"为挖掘词挖掘,结合人工降噪,分析配伍规律。结果:寒证、热证用药对比鲜明,虚证、瘀证用药相似,各证型均涉及桂枝芍药知母汤。结论:以证候定向文本挖掘方法,可总结中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规律。方法应用文献检索方法检索(1980年1月1012年5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参麦注射液文献数据,采用基于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数据集中证型、疾病、症状、中成药、西药等方面。挖掘结果通过一维频次及构建网络图进行展示。结果共有3159篇文献,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多与虚、瘀证型因素相关;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梗死、休克是其治疗的核心疾病;主要治疗心绞痛、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常与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中成药合用;常与硝酸甘油、果糖、卡托普利等西药合用。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的证型、疾病挖掘结果与其说明书中一致,潜在治疗证型为瘀证,潜在治疗疾病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其常与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中成药合用和硝酸甘油、果糖、卡托普利等西药合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西药、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规律.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数据平台处理数据,并结合人工降噪,分析西药、中成药的用药规律.结果 司坦唑醇、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西药,复方皂矾丸、再障生血片等为文献中出现的高频中成药.结论 利用文本挖掘的方法,从文献报告频数方面呈现了西药、中成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用药规律,尤其是西药、中成药联合应用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本挖掘分析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药治疗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检索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文献数据,针对半格式化的原始数据,进行格式化转换,存储于大型关系型数据库;针对格式化的数据,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离散导数算法,对文献数据进行挖掘处理;针对文本挖掘的结果,结合原文献人工回溯可疑结果,得到以下结论:(1)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中药以清热解毒为主;(2)中成药以连花清瘟胶囊、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制剂、双黄连制剂为主;(3)以药测证,可推断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特点是毒、火(热)、湿(痰);(4)中成药的使用以西医医生为主,但存在辩证使用问题;(5)针对文本挖掘的可疑结果,回溯原文献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