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高频短波胃电刺激对大鼠下丘脑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强啡肽表达的影响,探讨高频短波胃电刺激治疗消化不良的可能机制。方法 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胃电刺激组,每组5只,均于胃浆膜面植入刺激电极一对。对照组给予假性胃电刺激,胃电刺激组给予短波胃电刺激(频率20次/min,波宽300μs,波幅2 mA),1 h后取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做CRF、强啡肽和c-fo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各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胃电刺激组大鼠下丘脑c-fos和强啡肽阳性神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下丘脑CRF阳性神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波胃电刺激增加下丘脑c-fos和强啡肽阳性神经的表达,并抑制CRF能神经的表达,提示下丘脑强啡肽能神经和CRF能神经参与短波胃电刺激的神经调控。  相似文献   
2.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疼痛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逐年增多,笔者通过对近几年关于中医药复方及中药单体干预NP的实验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阐述中医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理研究进展,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联合FOLFOX4 方案治疗人晚期胃癌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2015 年9 月-2017 年5 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的符合条件的经电子胃镜和病理证实为晚期胃癌 的患者,共80 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40 例,应用塞来昔布联合FOLFOX4 化疗方案,对照组40 例, 应用FOLFOX4 化疗方案。根据治疗效果的不同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 (PD)。参考WHO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 组织化学、Western blot 检测治疗后胃癌组织中ABCG2、OCT-4、HIF-2α 的mRNA 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80 例患者经过4 周期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有效率为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HIF-2α、ABCG2、OCT-4 的mRNA 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实验组表达减弱。结论 塞来昔布联合FOLFOX4 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于FOLFOX4 方案,胃癌组织中 ABCG2、OCT-4、HIF-2α 的mRNA 和蛋白表达量降低,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HIF-2α-ABCG2 和HIF- 2α-OCT-4 通路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展和转移,进而影响肿瘤的化疗抵抗、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常规方案与单独的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差别,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经电子胃镜和病理证实的III-IV期、HP阳性的胃癌病人9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例,对照组用FOL-FOX4方案常规化疗,实验组先用标准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再行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6个周期,疗程结束后评价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包括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无效组(稳定和进展患者)。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无差异,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Western-blot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组治疗后肿瘤组织中HIF-2á、ABCG2、OCT-4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96例患者经过6周期化疗后,实验组有效例数31例(64.6%),对照组有效例数17例(3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期化疗后,实验组ABCG2、OCT-4、HIF-2á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NA:P0.01,蛋白质:P0.01)。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FOL-FOX4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胃癌组织中ABCG2、OCT-4、HIF-2á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介导HIF-2á-ABCG2和HIF-2á-OCT-4信号通路改善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化疗抵抗和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5.
王圣敏  邵翠  宋艳芳 《全科护理》2021,19(19):2631-2634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中药注射剂静脉治疗不良反应主要以全身性及皮肤损害为主;总结静脉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有药物因素、病人本身的因素和护理安全管理等相关因素;探讨护理相关干预措施的进展情况,指出护理人员应增强与病人沟通,严格控制药液配制,加强对药物使用过程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邵翠  吴智兵  杨德福 《新中医》2015,47(7):300-301
<正>桑菊饮,方源于《温病条辨》,方药组成:杏仁二钱、薄荷八分、连翘一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梗二钱、苇根二钱、桑叶二钱五分、甘草八分。常用于治疗风热病邪侵袭肺卫出现以咳嗽为主症的外感热病。临床上桑菊饮加减也可用于高热惊厥及水肿病,现记录导师吴智兵教授临床应用验案3则,以飨同道。1外感咳嗽陈某,女,42岁,初诊时间:1991年2月20日。病史摘要:春节期间休息不足,加上饮食不注意,进食油炸煎炒之  相似文献   
7.
发热与汗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中医问诊的重要内容。张景岳《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把这两大症状放在病史采集的首要地位。在临床中,将因感受温热邪气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急性外感热病称之为温病。发热几乎贯穿于温病的整个过程。外感温热病又以其病程中汗液变化之著而有“汗病”之称。辨别汗出的异常,对于了解温病病邪的深浅、病情的轻重以及机体正气津液的盛衰有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由此看出,发热与汗出两大症状对于温病的诊断尤为重要。历代医家关于温病发热与汗出的机理研究颇多,涉及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较少。探讨二者的关系对于把握温病病邪的性质及机体阴阳盛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发热与汗出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展开讨论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研究温病在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与规律,更好的利用温病学理论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