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郁热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并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仲景在《伤寒论》中以六经为主线,由于六经的气血阴阳寒热各有不同,因此郁热在各经的具体表现也不同,仲景根据各经变化,灵活运用宣、清、下等法进行治疗。太阳卫表为寒闭不得开,治以发汗解表;阳明里热炙盛,治以清下里热;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和解少阳;少阴为三阴之枢,治以透达郁阳;厥阴失于疏泄,气郁化火,治以发越郁阳,清肺温脾。文章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郁热的病机、治法、方药,以期为当今临床治疗郁热类疾病提供思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是张锡纯论治厥阴病的特色学术思想。他认为厥阴病的论治可从阳明考虑,即通过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使肝胆疏泄正常;在治疗上他发展了厥阴中尚有温病的理论,认为其用药宜寒凉忌温热。试通过探讨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厥阴病的论述,结合病案浅析张锡纯论治厥阴病的特点,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分析总结《金匮要略》中川芎的运用情况。认为仲景运用含川芎的9首方剂治疗风疾、虚劳及妇人之疾。其特点主要为疗风疾行堵截之法;治虚劳行通阳达阴之法;治妇人之病取其引阳入阴之法。并举验案3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下利条文,总结仲景治疗下利方药及证治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下利有30个方,《金匮要略》有11个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的7个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下利共34方。根据治则治法对34方进行归纳、分类,并对方中所用的56味药进行频数统计和功效分类,总结出张仲景治疗下利首重顾护脾胃正气,灵活运用清泄里热,寒热平调,通因通用,疏肝健脾,温肾暖脾,燥湿运脾治法。  相似文献   
5.
<正>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邪踞少阳,出现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等症,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1])。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2]),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组成,多用于治疗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大便不调等症,善治一切食积,属消食导滞之方。临床跟师过程中,见韩老师不为经方拘泥,以小柴胡汤合保和丸治疗小儿反复鼻渊、低热、咳嗽等病多获良效,为临床治疗小儿常见疾病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伤寒杂病论》中仲景对沉脉的描述十分丰富,原文中虽以沉脉为主,但在主症及辨证论治上却又有所不同。沉脉有生理病理之分,生理性沉脉见于肥胖之人,病理性沉脉主里亦主表;主阳虚,少阴多见;主水饮。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沉脉的条文进行浅析,以便探究平脉辨证之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黄芪建中汤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黄芪建中汤相关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自建库至2022年3月31日收录的有关黄芪建中汤文献,采用NoteExpress 3.4.0去除相同文献,采用Excel 2019软件对发文量、来源期刊、作者、文献类型、疾病类型等信息进行提取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 5.8.R1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采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黄芪建中汤-疾病-靶点”网络。结果:纳入文献1 556篇,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载文量最多的期刊为《内蒙古中医药》(54篇),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包素珍,共17篇;文献类型分布中,临床应用类文献占比最高,76.22%(1 186/1 556),治疗疾病以内科疾病居多,其中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药理实验多集中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疾病的研究,作用机制涉及改善炎症反应、修护黏膜损伤、平衡氧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10个聚类标签,研究主要集中在黄芪建中汤对胃溃疡、慢性胃炎等...  相似文献   
8.
张锡纯在温病治疗方面,独重阳明,善用白虎,临床中注重实效,述温病之治法详于《伤寒论》.他认为温病之初,应以透邪为要;阳明温病,应以凉补为主;热邪久伏,则应清滋并用.通过对张氏《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几则治温医案,从辨证、治法、方药进行分析,反映了张氏"寒温统一,以寒统温"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汉唐时期尚存医书文献进行查阅与整理,结合本草典籍,探析汉唐医家应用赤石脂治疗不同疾病的功效及特点。赤石脂治下痢,取其收涩固脱之功;治诸风,取其重镇、补髓之功;治经带,取其补髓、祛瘀之功;补诸虚,取其填精益髓之功;治其他,取其补养心气、镇摄痰涎、敛疮生肌之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