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共22例26个受累椎体,其中胸椎11例,腰椎8例,胸腰椎两个椎体受累共有2例,胸腰椎3个椎体受累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较重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疼痛,2例有轻度神经根症状.对治疗后1周,3月,6月,12月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s,VAS)进行评估,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及病椎的形态学变化和骨密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6个椎体全部穿刺成功,骨水泥渗透4例,椎间盘及椎体前缘渗漏3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根症状.患者PVP手术后1周,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VAS评分疼痛缓解率均大于80%,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内生存患者有19例,胸腰椎疼痛未见加重,病椎高度未见明显压缩,亦未见肿瘤浸润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未见加重,5例由OP好转为骨量减少.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具有对患者机体干扰小,止痛效果显著,手术简单,相对安全,可以预防病椎的进一步骨折和塌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疗效满意,是综合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间盘信号改变与间盘组织TNF-α表达的关系,分析研究HIZ在椎间盘内破裂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8例经椎间盘造影诊断为IDD的患者,行腰椎MRI检查和Pfirrmann分级及VAS评分,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A组、中度疼痛B组及重度疼痛C组;根据Pfirrmann分级标准将Ⅲ级归入轻度退变D组,Ⅳ级为中重度退变F组。取手术切除的HIZ及非HIZ间盘组织行TNF-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和TNF-α含量检测,同时以5例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时取出的间盘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间盘信号与年龄间的直线相关系数R值0.6111,信号与年龄呈负相关;信号与间盘内TNF-α表达量呈负相关,R值为-0.8710。(2)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间盘信号逐渐减弱,A、B、C组间盘信号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间盘退变程度与间盘信号改变及TNF-α表达量相关,D组、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IDD患者HIZ间盘组织局部炎性反应明显,TNF-α免疫组化染色阳性;HIZ组TNF-α表达量明显强于非HIZ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1)间盘信号与年龄、TNF-α表达量及VAS评分负相关。(2)IDD患者HIZ中TNF-α阳性表达明显,表明HIZ可作为IDD诊断的一个特异性影像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去卵巢结合蔗糖铁诱导家兔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模型,以期为有关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将30只5月龄的新西兰雌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和铁蓄积组;每组分别于术前1天检测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1NP),1型胶原羟基末端肽(CTX)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行腰椎骨密度测量;去势组和铁蓄积组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对照组仅切开卵巢周围部分脂肪;1周后铁蓄积组耳缘静脉注射蔗糖铁,剂量为15 mg/kg,每周1次,共12周;对照组和去势组以同样方式和频次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所有组分别于术后4、8、12、16、20、24周检测血清P1NP,CTX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并行腰椎骨密度测量。结果 (1)所有家兔注射蔗糖铁后均未出现昏迷、抽搐、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不良反应或致死的情况;(2)铁蓄积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在造模后8、12、16、20及24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铁蓄积组与去势组血清P1NP,CTX水平在造模后12周、16周、20周及24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铁蓄积组血清P1NP,CTX水平在造模后20周及24周均明显高于去势组(P0.05);(4)铁蓄积组与去势组腰椎骨密度丢失百分率均在造模后第24周超过25%(33.72%、25.92%)。结论去卵巢结合蔗糖铁可成功建立家兔铁蓄积状态骨质疏松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4—2015-06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撑开复位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比较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及椎管矢状径侵占比值。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3.6(14~32)个月。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伤椎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及椎管矢状径侵占比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压缩比值较术后1周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椎管矢状径侵占比值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及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术后疗效至关重要,在遵循正确适应证的基础上,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撑开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所纳入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为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后路开放式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腰椎功能脊髓功能(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与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好,有效的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及恢复时间、缓解了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患者腰椎功能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6.
背景: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常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但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也各说不一。目的:筛选分析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21例股骨髁部复杂骨折患治疗后6及12个月回访信息,依Merchan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情况、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类型、固定方式、手术时机、内固定后石膏固定情况、切口愈合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等12项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总结出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以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作为因变量 Y,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X,选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性别(X1)、是否合并伤(X3)和软组织损伤情况(X4)及手术时机(X6)共4个因素不能引入模型,说明上述4个因素与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无显著相关。其他8个因素则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表明患者内固定前致伤原因(X2)、内固定前骨折类型(X5)、内固定方式的选择(X7)和植骨与否(X8)、内固定后石膏固定与否(X9)、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锻炼与否(X10)及伤口愈合情况(X11)、骨愈合程度(X12)等8个危险因素与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背景:椎体成形注射骨水泥可在复位骨折的同时,达到矫正后凸畸形、增强椎体强度、消除椎体病变的效果。 目的:分析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疗法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变椎体T6-L4,其中男37例,女47例,年龄58-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研究组进行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对照组进行卧床休息、定期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和椎体高度。 结果与结论:两组治疗前的椎体高度、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椎体高度为(1.653±0.168) c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21±0.200) cm(P < 0.05);研究组随访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对照组治疗后,2例发生压疮,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发生肺炎,2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研究组4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未引发明显的临床症状。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再骨折,研究组有4例发生再骨折,两组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椎体注射骨水泥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能迅速镇痛,短期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能较好恢复脊椎高度。  相似文献   
8.
背景: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后常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但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也各说不一。 目的:筛选分析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总结121例股骨髁部复杂骨折患治疗后6及12个月回访信息,依Merchan标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情况、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骨折类型、固定方式、手术时机、内固定后石膏固定情况、切口愈合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等12项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总结出影响因素。 结果与结论:以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作为因变量Y,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X,选择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性别(X1)、是否合并伤(X3)和软组织损伤情况(X4)及手术时机(X6)共4个因素不能引入模型,说明上述4个因素与内固定后是否发生膝关节功能受限无显著相关。其他8个因素则进入多因素分析模型,表明患者内固定前致伤原因(X2)、内固定前骨折类型(X5)、内固定方式的选择(X7)和植骨与否(X8)、内固定后石膏固定与否(X9)、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锻炼与否(X10)及伤口愈合情况(X11)、骨愈合程度(X12)等8个危险因素与股骨髁部复杂骨折内固定后膝关节功能受限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应用Ph ilos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到2010年12月,采用Ph ilos系统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23例。N eer分型,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6例。其中植骨19例(自体骨13例,异体骨6例),肩袖损伤者给与修复。术前术后均行抗骨质疏松及促进骨折愈合治疗,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X线显示钢板螺钉位置良好,骨折复位满意,无腋神经血管损伤,4例出现脂肪液化。随访6~24个月(平均9.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病例,2例发生异位骨化,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伤口感染等发生。根据Constan t评分,本组优11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82.6%。6个月后与治疗前骨密度值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 ilos系统具有协助复位、置钉角度科学、固定可靠、便于恢复局部软组织结构、可早期行功能锻炼等优点,较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接骨板与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锁定接骨板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5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上,锁定接骨板与交锁髓内钉均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锁定接骨板的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再手术率低,治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