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水地处甘肃东南部,历史悠久,医疗卫生源远流长,名家辈出,由于古时兵乱灾疫较多,加之造纸术,印刷术落后,使得众多珍贵文献难以保存至今,本文就笔者研习所得做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动静脉内瘘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来说就是一条"生命线",是肾功能衰竭(肾衰)晚期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首选血管通路[1] .而动静脉内瘘最常见并发症是血管狭窄和假性血管瘤的形成[2].  相似文献   
3.
探索“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途径和方法,《内经选读》是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理论提高课。以该课程为例,探讨课程专业知识内容和课程思政知识的联接点,深入挖掘的关键思政素材,探索实施途径,助力坚定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践行医道,同时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4.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思想与方法的集中体现,《弟子规·余力学文》篇是其智育修养观的专篇,蕴含着古圣先贤卓越的智育教育观,中医学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如何搞好中医教育,答案可能就在传统文化之中,今就《弟子规·余力学文》篇之教与学的方法,概括为五方面:其一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其二读书诀窍,得法惜时;其三环境清静,心态平正;其四精选书目,启迪智慧;其五正视得失,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5.
中医逆其证而治的特点决定了治法往往是相反成对的,基于治法而言的药性也可以相反而分的。现将相反药性配伍由"相反相成法"更名为"相反药性并用法",论述了此法的内涵及6种代表形式:补泻并用、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散收并用、动静并用、燥润并用。分析经方、时方及古今医案发现,除药味数极少的方剂外,"相反药性并用法"是普遍存在的,相反药性药物的药效并不互相抵消,而是互相制约,并行不悖,各奏其效,方剂中体现此法的形式越多,临证中运用的范围越广,且此法涵盖12种基本治法而尤显重要。因此,临证中应当主动运用此规律审查处方配伍,一般而言,至少需要兼顾6种形式之一而避免单一药性组方,且需根据病证协调相反药性在处方中的整体用药比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强化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内容的理念下,以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就如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作了初步的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观念需转变,应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技能实训,继而才能培养出大量合格的实用型中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7.
石淋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尿系结石,应用经方治疗此病疗效可靠,在排石通淋之际,莫可一味地使用苦寒通利之药,应当重视气化之理,酌情选用温通补肾之药,兼护脾胃,扶正祛邪,以获全功。  相似文献   
8.
辛小红  姚蓝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098-2099
五积散乃一首千古名方,其组方用药相对较多,不少医家嫌其杂而不精,故可查之案并不多见,然五积散组方精妙,诸药合用,能消寒、食、气、血、痰五积,共奏散寒除湿,气血同治,痰食并消之功,临证可用之证甚广,今就应用五积散治疗夹食伤寒案、闭经肥胖案、双肩痹痛案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张仲景肺系疾病的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方法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条文.按照肺系统所涉及的疾病依次归类,统计肺系用药的功效、四气、五味、归经和前15味药物。结果功效用药依次为补虚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里药、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等;四气用药依次为温、寒、平、热、凉;五味用药依次为甘、辛、苦、酸、咸;归经用药依次为:肺经、脾经、心经、肝经、胃经、肾经等;前15味药物依次为甘草、大枣、干姜、生姜、桂枝、半夏、人参、五味子、芍药、茯苓、麻黄、细辛、桔梗、石膏、杏仁、附子、蜂蜜。结论张仲景用药灵活严谨,就肺系用药规律概括为“表里同治,上下兼医,调节宣肃,匡正治节,注重肺胃,权衡攻补。辛温化饮,苦寒泄肺,治从五脏,兼顾肠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老年性痴呆的古代中医文献与现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文献研究,将老年性痴呆和常见的伴随症状、体征组成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结果:调查显示临床症状出现率最高的是健忘、神情呆滞、头懵头晕,其次视物模糊、腰酸膝软、行为古怪等,出现频率低的临床症状有肢体浮肿、小腹坠痛、肌肤甲错、两颧潮红等。舌象是以舌淡红、薄白苔为主,舌体及舌质多正常。脉象共有20种,单一的脉象有8种,两种组合的脉象有10种,3种组合的脉象有2种,弦脉和细脉在单相脉中最常见,弦细脉和细涩脉在复合脉象中出现率较高,还有一种沉细弱脉3者组合的脉象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此次分析归纳老年性痴呆的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将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老年性痴呆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