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202篇
预防医学   7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1篇
  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扁平胸的临床特点及供受体匹配的研究进展。方法患者女, 40岁, 以"间断咳嗽伴胸闷、气短2年, 加重1个月"入院。38岁时被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 随着病情进展肺活量逐渐下降, 胸廓逐渐扁平、膈肌逐渐上抬。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肺移植"和"扁平胸"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医学网中文文献数据库;以"lung transplantation"及"flat chest""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 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7月。结果 2021年7月26日顺利为患者完成了同种异体序贯式双肺移植, 术后分别于18、38 h成功撤除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和呼吸机, 术后2周顺利出院。移植后患者胸壁扁平情况逐渐改善。目前肺移植术后1年, 随访病情良好。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9篇, 除外1篇综述文章外, 其中5篇患者资料相对完善, 共43例, 男性22例, 女性21例, 年龄范围24~58岁;活体双侧肺叶移植11例, 尸体双肺移植14例, 尸体单肺移植18例。另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垂黄清脉冲剂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患者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 本试验研究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选取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6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试验组加服垂黄清脉冲剂,疗程为3个月。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并采集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NF-κB、IL-6、ICAM-1、VCAM-1、ET-1、NO浓度水平进行对比,用SPSS22.0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ensini积分、血清中TNF-α、NF-κB、IL-6、ICAM-1、VCAM-1、ET-1浓度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NO浓度水平显著升高(P < 0.05,P < 0.01),其中试验组显著程度尤为明显(P < 0.01)。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Gensini积分、血清中TNF-α、NF-κB、IL-6、ICAM-1、VCAM-1、ET-1浓度水平降低,NO浓度水平升高趋势更明显(P < 0.01)。结论 垂黄清脉冲剂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在改善患者症状;改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通过降低炎症标志物TNF-α、NF-κB、IL-6、ICAM-1、VCAM-1的水平,减小ET-1/NO比值,从而对NF-κB信号通路进行部分调控,以有效抑制或截断血管内皮的炎症级联反应过程,清除炎症损伤因素以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优势,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肯定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的 1 例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进行分析,为提高患儿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方法: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得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性腹泻治愈后,通过粪便的排菌周期较长,建议临床医师及时停用抗菌药物,避免恢复期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延长患儿的排菌周期,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引发二重感染。 结果:临床医师采纳药师建议,停用抗菌药物,住院期间未观察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药师应关注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的抗感染治疗疗程,提高患儿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患者中摆位误差对剂量学验证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4例肺癌患者进行SBRT计划设计,并将计划移植到Delta4剂量验证模体中进行剂量计算,在Varian Trilogy加速器上进行照射,通过移动治疗床模拟患者左(+X)、右(-X)、头(+Y)、脚(-Y)、腹(+Z)、背(-Z)方向上1、3、5 mm的摆位误差,对这6个方向γ通过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在γ(3%/3 mm,2%/2 mm)两个标准情况下验证摆位误差对剂量验证通过率的影响。结果:γ(2%/2 mm)参数下仅摆位误差为1 mm时的右方向和脚方向与原计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γ(3%/3 mm)参数下摆位误差为1 mm时所有方向与原计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摆位误差为1 mm时各方向的两个标准的γ通过率均90%;当摆位误差为3 mm时,γ(3%/3 mm)的右、脚、腹和背方向的γ通过率90%,其它方向以及γ(2%/2mm)标准下的γ通过率均90%;当摆位误差为5 mm时,各方向的两个标准的γ通过率均90%,头方向γ(2%/2 mm)通过率降为(35.29±8.40)%。结论:摆位误差对于SBRT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有较大的影响,标准越严格,摆位误差对验证通过率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与血微量元素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25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惊厥和25例单纯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别进行血微量元素测定。观察血清钙、铁、铜、镁、锌含量与惊厥发作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FC组)患儿血清钙含量与对照组(URI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铁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观察组患儿血清铜、镁、锌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C的发作与血清钙、铁含量关系密切,而与血清铜、镁、锌含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赵凯  何莉萍 《临床荟萃》2006,21(12):894-894
患儿,男性,6个月23天。因持续发热3天就诊,以“上呼吸道感染”入住我院儿科呼吸病房。患儿于入院前3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伴咳嗽,无呕吐,无惊厥及意识障碍。查体:意识清,精神佳,前囟平软,颈软,无抵抗,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规整,神经反射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43;血C反应蛋白334.60 mg/L;血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全胸正位片示支气管肺炎。拟“婴儿肺炎、败血症”予积极抗感染等治疗,体温不退反逐渐上升,入院第8天患儿出现呕吐,第9天出现右下肢抽动;体检发现前囟饱满,张力高,颈…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男,28岁。3a前发现右颞部头皮包块,直径约1cm×1.5cm,无明显疼痛,0.5a前包块明显增大并出现颅内杂音。检查:右颞部见一4cm×6cm头皮包块,质软,搏动明显,听诊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周围头皮可见条索状血管隆起,搏动明显,神经系统无明显阳性体征。CT示右顶枕部头皮团块状软组织影。入院后在局麻下行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术,见右侧颞浅动脉、耳后动脉、枕动脉迂曲、增粗,流速较高,右颞部见迂曲的血管团及静脉池;右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未参与供血,左侧颈内和颈外动脉以及椎动脉未见异常;诊断为右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腹肌肌力训练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86例经治疗并取得治愈和显效的腰椎盘间突出症患者按治疗结束的时间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对照组只给予腰部防护知识教育。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率,并分别于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腰椎功能评定。结果:训练组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7.76,P&;lt;0.0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即时的腰椎功能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69,P&;gt;0.05);训练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时腰椎功能评分较治疗后即时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1.92,1.95,P&;lt;0.05),6和12个月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65,P&;gt;0.05);对照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时的腰椎评分与治疗后即时相比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13,1.87。P&;lt;0.05)。6和12个月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t=0.57,P&;gt;0.05);训练组治疗后6和12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83,2.79,P&;lt;0.01)。结论:腰腹肌肌力训练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善腰椎功能、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