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脉图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以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为原发性痛经组,健康者为对照组.在痛经典型发作时予以电针治疗,形成4个观测时点(T0:经前7~10 d,T1:经期痛经典型发作时,T2:针刺镇痛治疗30 min结束即刻,T3:针刺镇痛治疗结束后30 min).运用道生DS01-C型脉象仪采集脉图参数,包括幅度(h)、时值(t)、宽度(w)、幅度比、时值比、宽度与时值比、心率(HR)等,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疼痛程度.统计方法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及均值、标准差等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结果 原发性痛经组纳入35例,对照组纳入32例.在疼痛程度的变化上,痛经发作前后,即4个时点的VAS比较结果,T1、T2、T3与T0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T2、T3与T1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在脉图参数的变化上,痛经发作前后,即4个时点的脉图参数变化为:T1与T0比较,h2、h4、t1均显著升高(P<0.05);T2与T1比较,t5显著升高(P<0.05),h3/h1、w1/t、t1/t、t1、HR均显著降低(P<0.05);T3与T2比较,h3/h1、w1/t、t1/t、t1均显著升高(P<0.05).同一时点与对照组比较:T0时点,原发性痛经组h2、h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时点,h3/h1、w1/t、t1、t1/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时点,t1、t1/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脉图参数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上,与VAS呈显著正相关的脉图参数是:h2、h3、h4、h3/h1、h4/h1、w1(P<0.05);与VAS呈显著负相关的脉图参数是:h5、h5/h1(P<0.05).结论 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的脉图参数在痛经发作时较痛经发作前、缓解后及健康人群有一定程度改变,且其脉图参数的变化与疼痛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用穴规律。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10月20日的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的相关文献,将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选择,建立Excel工作表对将最终纳入文献的年份、文题、文章类型、辨证分型、各证型针刺选穴等信息进行提取,同时对文献中证型名称、腧穴名称进行规范化管理,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1)共检索到1656篇文献,纳入46篇,共涉及64个穴位,11种证型。(2)11种证型分为实证、虚证2类,其中实证用穴59个、虚证用穴46个。实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虚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次髎、肾俞。对所有实证、虚证选穴的所属经脉分别进行统计,实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虚证前5条经脉依次是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3)11种证型根据出现频次高低依次为气滞血瘀证、寒湿阻滞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湿热瘀阻证、肝郁湿热证、肾气亏虚证、寒凝证、胞宫虚寒证;以上证型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同时各证型具体选穴又有所不同,其中前5个证型其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穴位分别如下,气滞血瘀证:太冲、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寒湿阻滞证:三阴交、关元、地机、次髎、中极;气血两虚证: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次髎;肝肾亏虚证:肾俞、三阴交、关元、肝俞、足三里;寒凝血瘀证:关元、三阴交、次髎、中极、肾俞。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总体选穴以阴经穴位为主,多选用足太阴脾经、任脉腧穴。辨证分型以气滞血瘀证最为多见,各证型间、实证和虚证间具体选穴有所不同,均体现了辨证选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免疫指标及血清sB7-H3的影响,从共刺激分子对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面,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解毒方。两组均以21天为1个治疗周期,疗程为2个周期;观察中医证候评分、体力状况评分(ECOGPS),以及免疫指标(CD3~+、CD4~+、CD8~+、IL-2)、血清可溶性协同共刺激分子sB7-H3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咳嗽、咯痰、胸闷、口干等积分及证候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痛、乏力、纳呆、失眠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ECOGP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COGP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ECOGP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IL-2及sB7-H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D4~+、IL-2、sB7-H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益气养阴解毒方能改善肺癌患者气阴两虚证候,提高机体CD4~+细胞的比例及IL-2的水平,降低血清sB7-H3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急性期、缓解期血液和痰中白细胞介素8(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4—06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患者50例(急性期),男32例,女18例,年龄55~76岁。纳入患者均确诊为急性加重期肺心病,均居住在海拔2260~3300m地区,并同意参加实验。另选2003—03/05同海拔本院健康查体自愿者20人作对照组,男13人,女7人,年龄54~74岁。入院当天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采取静脉血4mL制备血清,收集痰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检测痰上清液和外周血浆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然后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其中住院期间死亡4例,其余46例病情缓解后3周重复上述检查。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期和治疗3周病情缓解后(46例)作血常规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测定。结果:最终进入结果分析急性期和缓解期肺心病患者分别为50和46例,健康人20人。①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浆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286.55&;#177;52.14),(45.67&;#177;7.34)ng/L,(133.39&;#177;35.13),(31.58&;#177;5.23)ng/L,t=10.53,8.97,P&;lt;0.01];而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明显低于缓解期[(35.98&;#177;6.22)%,(44.66&;#177;5.34)%,t=5.43,P&;lt;0.01]。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外周血浆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9.12~25.14,P&;lt;0.0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t=29.08,18.76,P&;lt;0.01)。②急性期患者痰液中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40.52&;#177;7.36),(19.42&;#177;3.25)ng/L]明显高于缓解期[(16.42&;#177;2.16),(9.30&;#177;2.64)ng/L,t=19.06,14.53,P&;lt;0.01]。③血液中白介素8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633,P&;lt;0.01);痰液中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r=-0.588,-0.607,-0.531,P&;lt;0.01)。结论: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缓解期血液和痰液中自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血液和痰液中白介素8水平及痰液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越高,肺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时血氧饱和度降低的发生、预测及机制。方法:对32 例高原肺心病患者白天肺功能、动脉血气及夜间血氧水平与16名正常对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高原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时血氧水平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1),尤以快动眼睡眠(REM)期显著。夜间睡眠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睡眠平均最低血氧饱和度(MmSaO2)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高原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时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85%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85)、SaO2<80%的时间占睡眠时间百分比(T80)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白天SaO2、1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跨膈压(Pdimax)与夜间睡眠MsaO2 呈显著正相关(r值依次为0.926,0.8400.837,p<0.01)。建立了夜间睡眠SaO2 的预测公式:MsaO2 (%)=1.258×SaO2 (%)+0.044×FEV1%(%)+1.203×Pdimax(cmH2O) 37.975。结论: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患者夜间睡眠时低氧血症加重,其MsaO2水平可通过白天SaO2、FEV1%Pdimax进行预测,夜间氧疗是治疗高原肺心病患者的必须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采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70例,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与四君子汤联合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可溶性CD44v6含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法)测定75例NSCLC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CD44v6(sCD44v6)的含量。结果:NSCLC患者血清sCD44v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腺癌、鳞癌、鳞腺混合癌3组之间sCD44v6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肺癌分期相关,Ⅲ、Ⅳ期患者血清sCD44v6的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01,P<0.01)。结论:血清sCD44v6与肺癌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缓解期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为开展慢性肺心病的饮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0-01/2003-12在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60例。对60例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采用24h膳食回忆法,计算连续5d膳食的摄入。进行身高、体质量、实际体质量占理想体质量百分比(percentageofidealbodyweight,IBW%)、上臂中部周径(mid-upperarmcircumference,MAC、上臂中部肌围)(mid-armmusclecircumference,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skinfoldthickness,TSF)测量和血清白蛋白、肺功能测定,分析营养指标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营养不良患者热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营养素摄入明显不足。48%的患者IBW%低于90%(体质量降低患者。体质量降低患者MAC,MAMC,TSF,血清白蛋白,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expiratoryvolumein1second,FEV)占预计值百分比1(FEV%、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FEV/FVC犤()()22.111±2.0)cm,(18.5±1.9)cm,(10.1±4.5)mm,(36.2±2.6)g/L,(40.4±6.5)%,(0.8±0.3)L,(42.5±7.1)%犦均显著低于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定量分析对评价干燥综合征唾液腺功能的价值。方法将78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和32例非干燥综合征患者分别进行^99Tc^mO4^-唾液腺动态显像,根据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功能参数并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分别将干燥综合征各组(SS)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唾液腺功能轻度受损组中MAR、UR、S/T、Tmax、Tmin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SR、Vmin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唾液腺功能中度、重度受损组中MAR、UR、S/T、MSR、Vmin等参数均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min则明显大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只有Tmax这一参数SS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AR、UR、S/T、MSR、Vmin等参数是评价SS唾液腺功能的重要的灵敏指标。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结合时间-放射性曲线及功能参数定量分析能够无创、方便、客观地评价SS患者唾液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高原地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缓解期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营养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为开展慢性肺心病的饮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0—01/2003—12在解放军第四医院兰州军区呼吸内科中心住院的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1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60例。对60例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采用24h膳食回忆法,计算连续5d膳食的摄入。进行身高、体质量、实际体质量占理想体质量百分比(percentage of ideal body weight,IBW%)、上臂中部周径(mid—upper arm circumference,MAC)、上臂中部肌围(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MAM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ufold thickness,TSF)测量和血清白蛋白、肺功能测定,分析营养指标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高原地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营养不良患者热能、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营养素摄入明显不足。48%的患者IBW%低于90%(体质量降低患者)。体质量降低患者MAC,MAMC,TSF,血清白蛋白,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22.1&;#177;2.0)cm,(18.5&;#177;1.9)cm,(10.1&;#177;4.5)mm.(36.2&;#177;2.6)g/L,(40.4&;#177;6.5)%,(0.8&;#177;0.3)L,(42.5&;#177;7.1)%]均显著低于体质量正常患者[(29.3&;#177;3.2)cm.(22.8&;#177;2.9)cm.(22.9&;#177;6.4)mm.(41.7&;#177;3.5)g/L,(44.7&;#177;6.3)%,(1.2&;#177;0.4)L,(47.8&;#177;7.2)%](t=2.81—9.56,P&;lt;0.01)。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IBW%,血清白蛋白,MAC,MAMC,TSF与FEV1%,FVC,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r=0.278—0.545,P&;lt;0.05~0.01)。结论:能量消耗增加和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是导致高原慢性肺心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可影响肺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