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林世翼  贾景明  王安华 《中草药》2020,51(1):256-264
狼毒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或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的干燥根,是一种广泛应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中药材。狼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二萜类化合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包括松香烷型、巴豆烷型、海松烷型、玫瑰烷型、西松烷型、巨大戟烷型、贝壳杉烷型、阿替斯烷型8种类型,此外还有少量二萜二聚体及其他类型的二萜类化合物。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对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狼毒资源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2-氨基磷酸茚(2-aminoindan-2-phosphate,AIP)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对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生长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培养10 d的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分别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的AIP和MJ的固体培养基中,每两天取样一次,测定愈伤组织生物量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 AIP和MJ最佳浓度分别为10μmol.L-1和200μmol.L-1时红景天苷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52 mg.g-1和5.98 mg.g-1,是空白对照组的1.43和1.32倍;愈伤组织中红景天苷的含量均高于野生药材中的含量。结论 AIP和MJ可显著提高红景天苷含量,高浓度的MJ和AIP对高山红景天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茯苓发酵菌丝体中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动态积累变化.方法:建立茯苓菌的液体培养方法,采用RP-HPLC测定茯苓发酵菌丝体中去氢土莫酸(DTA),3-表去氢土莫酸(eDTA)和猪苓酸C(PAC)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如下:PLATISIL 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5%磷酸水(80:2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2 nm.结果:在培养后的第8天,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但是3种主要三萜酸类成分(DTA,eDTA,PAC)的含量在培养周期内呈持续上升趋势,第17天测得3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2% (DTA),0.4% (eDTA),1.0% (PAC),均显著高于栽培茯苓中对应成分[0.2%(DTA),0.12% (eDTA),0.16% (PAC)].另外,3种成分含量比例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TA与eDTA和PAC的含量比例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58 7,0.971 7.该结果表明DTA为茯苓中三萜酸类成分生合成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结论:发酵培养17 d的茯苓菌丝体中DTA,eDTA,PAC含量之和为栽培茯苓中含量的5.55倍,说明在本发酵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生产茯苓中三萜酸类有效成分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评估了从苦参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11个化合物对人乳腺鳞状癌HCC1806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宫颈癌HeLa细胞,肺癌A549、H1299和H460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从苦参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3,3-dimethylallyl)isorhamnetin(1)、6-lavandulyl-7,4-dimethoxy-5,2-dihydroxylflavanone(2)、sophoraflavanoneB(3)、5-methyl-sophoraflavanone B(4)、苦参酮(5)、苦参醇U(6)、去甲脱水淫羊藿黄素(7)、槐果碱(8)、9α-羟基槐果碱(9)、槐胺碱(10)、臭豆碱(11)、胡椒酸(12)、1-(4-ethylphenyl)-1,2-ethanediol(13)、丁香酸(14)、1,2,4-苯...  相似文献   
5.
刘静平  王永春  李勇  贾景明 《中国药房》2011,(47):4483-4484
目的:建立测定北虫草发酵培养物中虫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醇(5∶90∶5),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59nm。结果:虫草素检测浓度在2.56~51.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2.71%(n=6)。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适用于北虫草发酵培养物中虫草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前体饲喂对高山红景天细胞生长和红景天苷含量的影响。 方法: 在细胞培养起始期分别添加苯丙氨酸、肉桂酸和酪氨酸3种前体,在细胞生长的稳定期第14 d收获细胞,测定细胞干重、红景天苷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 结果: 苯丙氨酸的最佳添加质量浓度为20 mg ·L-1,肉桂酸和酪氨酸的最佳添加质量浓度均为10 mg ·L-1,此时红景天苷含量分别为2.65,3.50,3.21 mg ·g-1。但高浓度的酪氨酸对细胞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结论: 3种前体在合适的浓度下均能促进细胞中红景天苷的生物合成,并提高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裂解酶(PAL)的活性,其中肉桂酸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前体饲喂和真菌诱导子对肉苁蓉悬浮培养细胞生长、苯乙醇总苷(PeGs)和松果菊苷(Echin)含量的影响.方法:悬浮培养联合加入前体和真菌诱导子.结果:前体化合物L-苯丙氨酸+L-酪氨酸与番茄霉菌联合作用,肉苁蓉悬浮细胞干重、PeGs及Echin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69 g DW/L、50.55 mg/g和23.86 mg/g,是对照的1.81、4.18和3.99倍.结论:前体和诱导子联合作用能显著提高肉苁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天山雪莲愈伤组织培养与次生代谢物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天山雪莲愈伤组织生长及总黄酮产生的影响,探讨组织培养生产总黄酮的可能性。方法:通过脱分化培养获得天山雪莲愈伤组织,并对该组织含有的总黄酮进行测定。结果:在MS+NAA+6-BA培养基上培养10~15d,能获得紫红色愈伤组织,且总黄酮含量较高;温度梯度、NH4NO3浓度、培养基和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和总黄酮产生均有显著影响。结果:天山雪莲愈伤组织培养条件对总黄酮产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江春  王安华  贾景明 《中草药》2019,50(8):1915-1920
目的研究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e全植株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聚酰胺,正、反相硅胶柱,MCI及半制备型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分别采用Griess法和酶联法检测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筒鞘蛇菰全植株75%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1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5′-hydroxypinoresinol(2)、异落叶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3)、(+)-异落叶松脂素(4)、burselignan(5)、(+)-9-acetoxyisolariciresinol(6)、yunnanensin A(7)、(-)-开环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二氢荜澄茄素(10)、secoisolariciresinol-9′-acetate(11)。结论化合物1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5、7、8、10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0.
李冰  胡高升  胡玲玲  李赫宇  贾景明 《中草药》2014,45(17):2552-2555
目的分离纯化银杏Ginkgo biloba叶中的双黄酮类成分,考察银杏叶变黄前后黄酮类成分质量分数的变化。方法从自然脱落的银杏叶中提取分离双黄酮类成分,对其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部位进行了分离,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方法对目标成分进行制备,采用HPLC法对银杏叶中的双黄酮进行了测定。结果分离的4个化合物分别为去甲银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和金松双黄酮。对变黄前后银杏叶中4种双黄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然黄叶前3周内,银杏叶中双黄酮量逐渐降低,质量分数差别达30%左右。结论 HPLC法可用作银杏叶中双黄酮的测定,方法简便、可靠,能用于银杏叶的质量控制。同时,制备条件可对快速制备双黄酮对照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