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8例患者在胸腔镜电视系统监测下经第4肋间前外侧小切口采集乳内动脉。并经此小切口直视下切开心包,显露左前降支,进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结果 第2肋间至第6肋间节段的乳内动脉可顺利游离,时间平均为38min,吻合完成后检测旁路血管流量满意,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及手术死亡。患者均于术后9~12d出院。随访3~2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绞痛症状。结论 胸腔镜电视系统监视提供了良好的视野,明显降低了经第4肋间小切口游离第2、6肋间乳内动脉的难度,可以获取足够长度的血管,通过小切口即可完成旁路移植。手术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外科治疗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1年2月期间,外科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二尖瓣中度反流46例,重度反流13例,二尖瓣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单纯瓣环扩大、瓣叶脱垂或二尖瓣腱索断裂,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二尖瓣成形49例;二尖瓣置换10例。结果院内死亡3例(5.08%),50例患者随访3~72个月,二尖瓣中度反流3例,重度反流1例,余均为轻微或轻度反流,均无再次手术。结论冠心病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应积极处理,其中以二尖瓣成形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32例婴幼儿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手术治疗婴幼儿主动脉缩窄(CoA)32例。单纯主动脉缩窄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17例,合并心内畸形的25例,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1例。采用正中胸骨切口或左侧切口,手术方法包括缩窄段切除主动脉端端或端侧吻合24例;纵行切开缩窄段,心包片加宽成形7例;1例应用锁骨下动脉片翻转法。结果死亡3例,29例患儿顺利出院,上下肢压力差消失,其中25例随诊3个月~3年,2例出现主动脉轻度狭窄。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婴幼儿主动脉缩窄的外科治疗可获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合并心内畸形的患儿大部分可采取正中切口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38例心脏粘液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2年4月至2008年8月,38例心脏粘液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左房粘液瘤27例,右房粘液瘤11例, 38例均经过B超确诊,36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三尖瓣成形术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结果 2例未手术,36例手术全部成攻,脑梗塞1例,随访6~24月,未见瘤体复发和远处种植转移,心功能恢复到I~II级(NYHA)。结论 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心脏粘液瘤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的关键是保持瘤体完整,将瘤体连同蒂部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切除,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分流术治疗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7年5月,56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Glenn分流术,术后采用电话和信件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肺动脉压较术前增高(16.3±3.2mm Hg vs.12.4±2.1mm Hg,P〈0.05);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较术前提高(91%±5% vs.74%±10%,P〈0.05)。随访39例,随访时间3个月~6年.失访14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其中1例出院后即死于心力衰竭,1例于3年后死于肺气肿。37例生存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5%(37/39),32例紫绀有所减轻,21例患者于术后3~6个月行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均通畅,肺动脉压为17.3±1.8mm Hg。2例患者于术后2年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二期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手术安全、可靠,是一种治疗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6.
患儿 ,男 ,6岁。发现心脏杂音 2 2d入院。无心悸、气促 ,发育尚可。体查 :胸骨左缘和 3、4肋间可闻及SM2 / 6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示 :室间隔中上段巨大肿瘤 ,约 4cm× 4cm× 4 .5cm大小 ,突向左室为主 ,边清 ,规整 ,内回声欠均。2 0 0 1年 12月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行右房切口 ,自右室面显露肿瘤 ,肿瘤位于室间隔中上段 ,边界清 ,小心剥离 (避免损伤传导束 )并完整摘除肿块 ,肿块质硬 ,色淡黄 ,约 4cm× 4cm× 4 .5cm大小 ,重 10 2g,肿块摘除后出现室间隔缺损 ,取相应大小绦纶片修补。术后心脏自动复跳 ,但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采用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CPB)技术应用于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和某些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右股动脉插供血管,右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CPB,在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A SD)修补术46例,室间隔缺损(V SD)修补术58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加小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29例,心脏不停跳下直视肺动脉瓣狭窄矫治术5例。结果所有患者无死亡,灌注流量1.6~2.4L/m in.m2,平均1.9L/m in.m2;灌注压50~80mmHg(1 kPa=7.5mmHg),平均56mmHg;CPB时间8~157m 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8~65m in。2例患者于术后出现右下肢局部麻木、疼痛,均于7d后消失,未发生其它与周围CPB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股动、静脉插管建立CPB技术可应用于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和某些有适应证的心脏手术患者,其风险小、安全、简便、省时,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64例成人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64例18周岁以上成人法乐氏四联症实施根治性手术。所有病例均使用涤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根据体重标准使用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和肺动脉。结果无手术死亡,二次开胸止血6例。残余分流3例,右室流出道残留梗阻2例。结论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根治手术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疗法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呃逆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在一般护理及传统屏气止呃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电针内关和足三里穴位,对照组使用解痉药物甲氧氯普胺,比较2组患者3天内呃逆症状消失率及平均消失时间。结果:心脏直视术后3天内呃逆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呃逆症状消失平均时间观察组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疗法能有效改善心脏直视术后呃逆,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TAPVD27例(心上型15例,心内型12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心上型6例采用传统双心房联合切口,9例采用心上法,后者经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显露左心房与共同静脉干行-一侧吻合:心内型切开房间隔缺损与冠状静脉开口之间的残余房间隔壁,自体心包将肺静脉开口与冠状静脉窦隔入左心房。结果早期死亡2例,其他病人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4年,恢复良好,无吻合口狭窄发生,出院后无因心、肺衰竭死亡病人。结论TAPVD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左心房与肺总静脉吻合口应足够大,避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