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32篇
预防医学   5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7篇
  2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构建列线图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骨转移的发生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医院确诊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是否发生骨转移、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吸烟状况、PS评分、TN分期、骨转移前是否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癌胚抗原(CEA)水平、甲胎蛋白(AFP)水平、血清钙浓度(Ca2+)、血清磷浓度(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法(DCA)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及临床获益度,使用列线图进行模型可视化。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在建模组(n=138)及验证组(n=92)中,联合指标(年龄、性别、病理类型、CEA、ALP)预测的AUC值(建模组=0.792,验证组=0.629)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值。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筛选NSCLC骨转移的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毕婧  张璇  谢军  申光富 《江苏中医药》2019,51(12):32-34
目的:探讨防纤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风湿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防纤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吸容积(FEV1)、用力呼吸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呼吸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防纤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风湿性肺炎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炎症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疾病感知特点。方法利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IPQ-R)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疾病感知评价,同时结合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IPQ-R各因子之间Pearson偏相关分析显示病程(急慢性)因子与疾病一致性因子、个人控制因子、治疗控制因子、后果因子和情绪陈述因子显著相关(r为0.768、-0.605、-0.714、0.731、0.790,P均0.05),情绪陈述因子与个人控制因子、治疗控制因子和后果因子显著相关(r为-0.708、-0.725、0.719,P均0.05)。胱抑素C与病程(急慢性)因子、周期因子、后果因子、情绪陈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为0.552、0.393、0.456、0.442,P均0.05),与治疗控制因子、个人控制因子呈负相关(r为-0.285、-0.293,P均0.05);社区综合管理患者在病程(急慢性)、周期因子、后果因子、疾病一致性因子和情绪陈述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非社区综合管理患者[(2.48±0.47)分,(3.02±0.45)分;(2.78±0.39)分,(3.02±0.26)分;(3.08±0.41)分,(3.32±0.30)分;(3.30±0.55)分,(3.57±0.41)分;(2.42±0.42)分,2.68±0.36)分; P均0.05];在治疗控制因子高于非社区综合管理患者[(3.69±0.29)分,(3.53±0.24)分,P均0.05]。社区综合管理患者检测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明显低于非社区综合管理患者[(0.94±0.15)分,(1.39±0.48)分;(10.40±2.07)分,(17.52±6.89)分,P均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疾病感知,血清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可间接反映其程度。  相似文献   
4.
田利华  薛亚男  谢军 《天津医药》2019,47(5):525-528
摘要: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联抗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48周后再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纳 入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79例,经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阳性者108例,予以患者四联抗HP治疗2周, 停药后4周复查HP阴性者97例继续随访,48周时再次复查HP;根据48周复测结果分为HP再感染阳性(HP阳性)组 与HP再感染阴性(HP阴性)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糖尿病(DM)病程、是否 使用胰岛素、月收入≥3 000元、吸烟史及饮酒史等指标的差异;探讨各个变量对HP再感染的影响。结果 T2DM患 者中HP感染率为60.3%(108/179);4周时HP根除率为89.8%(97/108),48周时HP再感染率为23.7%(23/97);HP阳 性组的DM病程、HbA1c均高于HP阴性组,HP阴性组的月收入≥3 000元患者比例高于HP阳性组(P<0.05);余指标 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M 病程较长(OR=1.195,95%CI:1.049~ 1.136)、HbA1c升高(OR=1.293,95%CI 1.011~1.518)是HP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T2DM人群中存在HP再感 染,DM病程越长及HbA1c越高者HP再感染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人才评价改革和中医药发展面临新形势的双重背景下,研究探索适合中医药发展的人才评价机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商和人才访谈等方式,梳理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发展脉络,剖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和方案。[结果]随着国家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进,中医药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健全,自主权逐步落实,特色化不断彰显,但仍存在评价导向简单化、标准单一化、方式趋同化、管理滞后化等问题。分析发现,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健全特色评价标准、完善分类评价方法、创新多元化评价模式及构建评价诚信体系,是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的有效方法和路径。[结论]人才评价机制是引导中医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高等中医药院校应从评价导向、标准、方法、模式及保障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构建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的评价机制,使其更加符合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和特色,从而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检测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 探讨其在IT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TP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ITP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绝对值、CD3+、CD4+、CD8+、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分别为(0.83±0.16)vs(1.74±0.36)、(71.71±1.07)% vs(72.69±1.35)%、(41.78±0.71)% vs(42.46±1.20)%、(29.67±0.97)% vs(28.56±1.75)%、(8.76±0.56)% vs(9.39±1.26)%、(1.42±0.07)vs(1.49±0.13), CD8+T淋巴细胞比例治疗后显著降低, 其余均显著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改变, 破坏自身免疫, 与病情相关, 可指导临床治疗, 并作为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乳腺癌易感基因PALB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乳腺癌及其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288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对照组。以Mass ARRAY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多态性位点rs447529、rs249954和rs120963在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与乳腺癌易感性及其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rs447529位点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20963位点的突变基因型TC(OR=2.46,95%CI=1.70~3.56,P0.01)、CC(OR=3.78,95%CI=1.58~9.01,P0.05)及TC/CC(OR=2.61,95%CI=1.82~3.72,P0.01)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rs249954位点的突变基因型CT(OR=1.99,95%CI=1.37~2.88,P0.01)、TT(OR=3.22,95%CI=1.75~5.92,P0.01)及CT/TT(OR=2.16,95%CI=1.51~3.09,P0.01)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按照月经状态和初潮年龄进行分层分析,这2个多态性位点的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中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rs120963和rs249954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PALB2基因rs120963和rs249954位点基因多态性是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与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参数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不同临床分型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阜阳地区5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胸部CT影像学资料。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年龄、初诊时间、发热、咳嗽等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CT特征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普通型最常见CT影像学表现为双肺(25/41,60.98%)、多发(26/41,63.41%)、磨玻璃影(23/41,56.10%),直径大于3 cm者24例(58.54%),空气支气管征4例(9.76%)、支气管扩张2例(4.88%);重型CT影像学表现为双肺(13/13,100.00%)、多发(13/13,100.00%)、混合密度影(11/13,84.62%),直径大于3 cm者12例(92.31%),空气支气管征7例(53.85%)、支气管扩张5例(38.46%);普通型与重型CT影像学在病灶分布、数目、直径、密度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4例患者均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为核酸检测确诊病例,1次检测阳性43例(79.63%)、2次检测阳性8例(14.81%)、3次及以上检测阳性3例(5.56%),提示1次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结论 COVID-19核酸检测存在假阴性可能,CT特异性影像学改变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识别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