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观察化腐清创术治疗皮脂腺囊肿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脂腺囊肿伴感染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采用化腐清创术;对照组31例采用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伤口愈合时间长短及愈合后瘢痕的大小。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有效,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治疗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在伤口的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的大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腐清创术治疗皮脂腺囊肿伴感染具有操作简单、病程短、愈合瘢痕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5.
简版:目的:基于中医传承平台软件分析1990年1月 2017年11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相关文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系统检索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数据库中,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文献55篇,涉及94味中药,药性以寒性为主,其次是温性、平性、凉性;药味以苦味药最多,其次为甘、辛、酸;主要入胃、脾、大肠经;药物频次最多的10味药是黄连、白头翁、木香、黄芩、甘草;药物配伍前五位分别为黄芩~黄连、黄连一白头翁、黄连一木香、秦皮一白头翁、黄连一甘草,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15个,基于熵聚类关联分析得到3个新方。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并阐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证的组方用药规律,初步揭示了湿热内蕴证的治疗原则为清热燥湿,同时辅以理气活血、健脾益气等药物,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动物模型并评价,分析痛泻要方对炎性反应因子IL-17、IFN-γ、IL-4、IL-10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痛泻要方干预组和柳氮磺胺吡啶干预组,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其余各组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法+饮食失节法建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建立后采用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进行评价。药物干预组分别采用痛泻要方和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剂量分别为20.25g/kg和0.54g/kg,治疗一周后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结肠黏膜IL-4、IL-10、IL-17、INF-γ等指标的表达量。结果采用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法+饮食失节法能够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UC动物模型,大鼠表现为精神萎靡、毛发凌乱、喜欢蜷伏角落,挑逗大鼠表现为明显烦躁、易于被激怒、防御姿态明显,大便稀溏等;旷场实验中大鼠运动的总距离、中央区进入次数明显减少(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运动的总距离、双侧开放臂进入的次数、双侧开放臂的停留时间、中央区进入的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发现模型组大鼠的进食时间较长(P0.05)。ELISA和mRNA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IL-4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而IL-17和IFN-γ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痛泻要方干预组和柳氮磺胺吡啶干预组IL-17和IFN-γ降低趋势明显(P0.01),而IL-4升高趋势明显(P0.01),IL-10呈现升高趋势(P0.05)。结论 TNBS/乙醇溶液灌肠+束缚法+饮食失节法能够成功建立肝郁脾虚型UC动物模型,痛泻要方能够通过调节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量而参与对UC的治疗作用,从而发挥对T细胞介导的炎性平衡的调节作用,进而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发挥相应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防己茯苓汤不同剂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防己茯苓汤配方颗粒口服,对照组同时给予防己茯苓汤传统煎剂口服,均1剂/d,分早晚温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Villalta评分、肢围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illalta评分、肢围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T、APTT、FIB及DOPPLER超声检查管腔内径、管壁内膜、血管压缩性及管腔内回声均有明显好转(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己茯苓汤可以明显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凝血功能指标,且配方颗粒与传统煎剂具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防己茯苓汤配方颗粒对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患者临床表现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PTS患者,按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不行球囊扩张等手术介入治疗,仅服用阿司匹林抗凝药及穿戴医用弹力袜。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防己茯苓汤配方颗粒,每日1剂,bid,分早晚温服;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口服脉络疏通丸12 g,ti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分级评分及静脉血AGEs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病情分级判定标准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病情分级判定标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Villalta评分及血清AGEs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同时间段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血清AGEs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出现呕吐症状2例,发生率6.67%,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腹胀,发生率13.33%。结论 防己茯苓汤可以改善PTS患者临床表现,减少AGEs的生成,延缓PT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文献资料,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的文献数据,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内置程序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使用频次、组方配伍规律及潜在的新方组合。【结果】筛选得到文献197篇,涉及药物228味,药性以温、寒、平为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主要归脾、胃、肺、肝经。使用药物频次最多的5味药物是白术、甘草、白芍、茯苓和党参,居前5位的药物配伍组合为"白术,甘草""白术,茯苓""党参,白术""甘草,白芍"和"白术,白芍",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8个,新方4首。【结论】从文献数据挖掘得到的用药规律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疏肝理气药物为主,并常配伍温阳补虚、养血活血类中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