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在银屑病血热证药物选优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计算四元联系数疗效面积与全偏联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排序。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系统比对法分析两种方法排序的可信度,将排序号为同(可信度高)的药物按照疗效面积的排序进行再次排序,确定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清热凉血药中的优选药物。结果:在所筛选出的前14种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中排序号为同的为蛇莓、荆芥、地肤子,其中蛇莓、荆芥的疗效面积排序靠前,为优选药物,这与中医临床经验相符。结论:可于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用药选优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对其他疾病临证用药选优时也可参考应用此种算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李斌教授对慢性皮肤溃疡病因病机的分析及其用药经验。认为诊治本病应衷中参西,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提出瘀、虚为两大关键病理因素,治以生肌化瘀、清利湿热、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3.
介绍沈小珩教授治疗肿瘤的用药思路及常见并发症的经验药物,如全蝎、九香虫、虫笋、陈葫芦等。其诊治时重视中西诊法合参,辨证辨病相结合,基础方随症加减,常用益气扶正、顾护脾胃、理气解郁、养血升白、解毒散结等法,重视药食两用之品的应用;并对疼痛、胸腹水等肿瘤常见并发症的用药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痛风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高尿酸逐渐成为继"三高"之后威胁人体健康的"第四高"。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的治疗日趋成熟和有效,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西药药品多具一定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不能耐受。中医药辨治痛风病不仅能够在急性期有效控制病情,并且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特点,可有效地延缓痛风病向肾病的终末期发展。笔者通过近十年中医文献的回顾,发现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在了解和学习了痛风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后,笔者试图从临床和实验中总结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文章就痛风性关节炎近十年中医药治疗的机制研究近况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前期研究清热凉血方与益气活血方辨治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血瘀证良好临床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分析两种治法的异同并优选药物。方法:将血热组内服清热凉血方视作集合A;血瘀组内服益气活血方视作集合B。集合A与集合B组成集对H(A,B),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计算联系数势值比较两种治法的异同,并优选药物。结果:定性角度shiμ(A,B)=0. 75 1;定量角度shiμ(A,B)=0. 667 1。凉血法和活血法的侧重点难以在系统意义上作趋同看待,优选药物为丹参、菝葜。结论:借助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分析,从定性描述及定量计算分析不同治法的同一度及对立度,并得出优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对分析在银屑病代表方剂用药规律研究中的应用,以求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对文献中报导的治疗银屑病的9个代表方剂所获得的疗效用4元联系数表示;再对疗效4元联系数中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分别取值为1,0.666(-0.333),0.333(-0.666),0(-1),据此计算9个代表方剂的总有效率以及与理想完美疗效的距离,综合有效率大的优于综合有效率小的,与完美疗效距离短的优于距离大的,从而确定9个代表方剂的综合优劣排序;讨论排在前3位的代表方剂之药理作用,找出治疗银屑病的中药应用规律。结果:综合疗效排在第1、2、3位的依次是土槐菝葜汤,清凉解毒汤,凉血活血汤,3个汤剂中无共用药,任意两个方剂的共用药有生地、土茯苓、白鲜皮、赤芍、板蓝根、当归、紫草、茜草、槐花、丹皮,最优方剂的综合疗效与理想的完美疗效之间仍有一半距离,建议在综合疗效排序第一的方剂土槐菝葜汤的基础上增加鸡血藤、雷公藤、蜈蚣、羚羊角、大黄,以获得更高的疗效。结论:可以在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多个方案疗效综合评价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的加权疗效曲线和总有效率计算,提高银屑病中医中药治疗效果的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集对分析五元联系数对260首中医内服方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组方规律作二次分析。方法针对徐张杰与覃永健统计260首中医内服方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组方资料,按照用药频次分为"高频次(f100),偏高频次(75f≤100),中频次(50f≤75),偏低频次(25f≤75),低频次(1f≤25)"五个层次,将其中"高频次"用药看作是"常规用药",用A表示常规用药的种数;把"偏高频次"用药看作是"偏常规用药",用B表示偏常规用药的种数;把"中频次"用药看作是"处在常规和反常规之间的中间状态用药",用C表示中间状态用药的种数;把"偏低频次"用药看作是"偏反常规用药",用D表示偏反常规用药的种数;把"低频次"用药看作是"反常规用药",用E表示反常规用药的种数;构建五元联系数μ=a+bi+cj+dk+el并分析其态势。结果偏低频次和低频次的共用药169种,是前三类药共14种的12倍。u=0.0385+0.0055i+0.0330j+0.1099k+0.8132l,其属于反势19级(总态势153级),提示组方趋势向偏反常规用药或反常规用药方向发展。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用药种类数的把握有较大难度,可能善于"反常规加减用药"得当,才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分析李斌教授采用凉血潜阳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2月9日至2017年2月9日李斌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初诊医案100例,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关联规则和提取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常见的相关临床症状为少汗、冬重夏轻、舌质红等。100份处方中涉及91味中药,以外科六号方(由珍珠母、生牡蛎、灵磁石等12味中药组成)、桂枝、生地黄、菝葜、茜草等,产生中药药对12组,新处方8张。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处方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为总结名中医经验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欣  蒯仂  许逊哲  徐蓉  李斌  赵克勤 《新中医》2017,49(10):107-111
目的:探索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疗效曲线在银屑病血热证药物选优中的应用,以求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再根据四元联系数在疗效数量测度与疗效性质测度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疗效曲线。通过把疗效曲线映射到四维疗效空间中,计算各疗效曲线与完美疗效曲线的欧氏距离,根据欧氏距离的从小到大排序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的优劣,把此优劣排序与按痊愈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比较,确定出最优药物、次优药物。结果:在所筛选出的前14种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中,蛇莓(Shemei)排序第1,苦参(Kushen)排序第2,重楼(Chonglou)排序第3,这与中医临床经验相符。结论:可以在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用药选优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对其他疾病临证用药选优时也可参考应用此疗效曲线及其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依据阴阳学说开展皮肤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一种决策支持用数学模型,以期促进中医皮肤病辨证论治理论的现代化。方法:把集对分析理论中的八元联系数对应于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以及任督二脉,根据“阴阳平衡”机体正常运行原理,设定八元联系数各联系分量值各在1/8,建立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结果:从临床案例发现,患者皮疹疾患主要归于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应用阴阳平衡方程得出失衡还处在“量变”的“+++”阶段,若辨证用药得当,可在短期内获得显著效果,和实际情况一致。结论:集对分析的阴阳平衡方程可作为辨证论治皮肤病的辅助模型,其他疾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亦可借鉴应用该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